首页 盛唐烟云 下章
第一章 长生殿 (一 上)
 第一章 长生殿 (一 上)

 三样蔬菜,一盘干,小半篮刚刚摘下來不知名的野果子。虽然比不上皇宫里边挑细琢出來的御宴,却也不失乡野之新鲜。只是大唐天子李隆基现在明显沒什么胃口,每样东西只是随便点了点,便叹息着放下了筷子。

 “万岁还是再用些吧,这都是贵妃娘娘亲手做的!”负责伺候皇帝饮食的老太监朱全在旁边看得心疼,凑上前,低声劝谏。

 “朕知道这是贵妃亲手做的!真难为她了!”李隆基勉强笑了笑,脸上出了几分凄楚。在今天之前,自己从沒像民间那些凡夫俗子一样,享受过任何一名妾亲手烹制的饭食。这是平生第一次,却未品出多少幸福。

 老太监朱全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只好默默地上前收拾碗筷。这些活原本也轮不到他亲自來做,可出发时太匆忙,几个嫡传弟子都沒來得及带上。而外边那些手笨脚的家伙,用他们干活还不如不用。一旦不小心打坏了桌子上这仅有的几样餐具,下一顿,陛下就只能和大臣们一样,用手捧着吃了。

 “你吃过了么?”看到朱全已经不再矫健的身子骨,李隆基心里愈发觉得仓惶。此人很多很多年以前,就已经跟着自己了。虽然不像高力士那样好用,但胜在忠诚。“沒吃的话,就也凑合着吃一点儿吧。这样就倒掉,太可惜了!”

 “老奴不敢!”朱全吓了一哆嗦,赶紧出言谢绝。“陛下赐宴,老奴本不该辞。但老奴刚才已经在外边跟大伙一起吃过了,所以只好辜负圣恩,请陛下勿怪老奴失礼。”

 “怪什么怪!”李隆基大度的摆手“那就撤下去赏给随行的军士吧。路上还仰仗着他们出力,朕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

 “老奴替将士们叩谢陛下厚恩!”朱全赶紧又跪下磕了个头,然后笑着解释:“弟兄们应该也都吃过了,老奴刚才到外边替陛下催茶时,正好看到他们在路边拿石块支灶台!”

 闻听此言,李隆基先是一喜,然后眉头紧皱“支灶台?有粮食了?哪來的粮食?不是说,沿途的百姓都跑光了么?”

 “是陈仓县令带领民壮专程运來的粮食,好像有五十几大车。所以将士们的军粮暂时就不用愁了。老奴本以为高大将军已经向陛下报过喜讯了,所以刚才就沒敢多嘴!”

 “哦?!”李隆基轻轻点头,并不以自己后知后觉而恼怒。联络中外的事情,很久以前,他就已经完全交给了高力士來负责。而朱全为人向來懂得进退,此刻不敢与高力士争功,也是应有之举,沒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只是自己刚刚离开长安八十余里,远在几百里外的陈仓县令却能及时送來粮食,就有些太先知先觉了。

 想到这儿,他忍不住低声询问:“陈仓县令是哪个?你打听过他的名字么?”

 “听说叫薛景仙,是个进士出身。早年还做过一任弘农县令。”朱全仔细想了想,斟酌着回应。

 李隆基闻听,眉头皱得更深“薛景仙?他去年不是因为收受贿赂,被人弹劾了么。怎么这么快就起复了,居然还做了上县的县令?”(注1)

 “好像是后來又有人提起他当年出使安西时,曾经立下的战功。然后功过相折了一下。但具体是怎么回事情,老奴就不太清楚了。”朱全果然很守本分,小心翼翼地将薛景仙出任陈仓县令的缘由解释一下。既沒添油加醋,也沒曲意遮掩。

 但李隆基还是从这几句简单的话中,听出了问題所在。“出使安西时立下的战功?他一介书生,能立下什么战功?还不是有人替他从前线将士头上挪过來的?谁这么大胆,连朕的国法都不放在眼里了么?”

 朱全不敢回应,低下头,看着自己的靴子尖儿。李隆基愤怒地在屋子里踱了几步,长长出了口气,低声道:“这事儿应该跟杨国忠沒什么关系。恐怕,是太子保下的他吧!呵呵?朕的儿子,对手下人还真照顾!陈仓县令,陈仓县令!好几百里路,押着粮车,路上少说也得走五天吧。原來五天之前,就有人猜到朕准备放弃长安了!好聪明,好聪明!未卜先知!这岐州刺史,好像也是太子保荐的吧,还有汾州、陇州,恐怕也出自太子的门下吧!”

 朱全吓得连都快出來了,耷拉着脑袋,浑身是汗。今天这些话,随便传出一句去,都可能让他粉身碎骨。可他偏偏不能掩住耳朵,也沒胆子提醒皇帝陛下小心隔墙有耳。

 好在李隆基发作的时间并不长,沒多会儿,便自己将情绪稳定了下來。抿了口枣树叶子熬的茶汤,叹息着道:“也不怪他。是朕,把本该到他手上的江山,硬生生给丢了一半儿。是朕,活得太长了,让太子等得好生辛苦。呵呵,朕如果在开元年间就突然死去,恐怕这大唐,这大唐就是另外一番光景,哈哈,哈哈…”“陛下,陛下千万不要这么说!”朱全普通一声跪倒,连连叩首“眼下困境,不过是一时之厄。想当年,陛下对付韦后、太平公主等人之时,情况比这危急得多。可最后,还不是陛下大获全胜?!陛下只要安下心來,从容布置,早晚有重还长安的那一天!”

 “是么?”李隆基咧了下嘴,轻轻摇头。老太监朱全还是像早年一样,盲目信任着自己。可是自己,却不是当年那个李三郎了。当年自己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甚至不到一个时辰,依旧上马抡刀。可现在,坐在御辇中,却怎么休息都缓不过精神來。

 “陛下不要妄自菲薄!”朱全从地上抬起头,满脸是泪“陛下亲手结束了大唐持续不断的内,重现了太平盛世。这份功业,任谁都无法抹杀。至于眼前困境,是臣李林甫弄权,贼子安禄山负恩所至,并非,并非陛下,陛下之过…!”

 “不是朕之过,还是谁之过?”李隆基摇头长叹,然后慢慢俯下身,亲手拉起朱全“起來,你起來说话,朕今天不要你跪!咱们君臣这么多年,朕知道你的忠心。你说得对,咱们当年,多少大风大都过來了,断然不会在这个小沟翻了船!”

 “陛下保重龙体!”朱全点点头,哽咽着站起。李隆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别哭,哭是沒有用的。你且來给朕说说,于今之际,朕该怎么才能摆眼前的困局?!”

 “老奴不敢!”朱全快速擦干眼睛,然后小心翼翼地四下观看“老奴不通政务。如果陛下需要找人商量,老奴这就去把高大将军叫进來。他刚才与陈玄礼大将军一道,去安抚士卒了。估计马上就能折返回來!”

 “不必了。元一还有别的事情忙。”李隆基摆手制止“朕叫你说,你就说。只要朕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就沒人敢治你干政之罪!”

 老太监朱全被得沒办法,只好躬下身子,以极低的声音提议:“陛下如果再往前走一段路的话,就进入山南西道了。老奴听人说,那边几个州郡刺史,都是论年头熬上來的,与,与朝中,与朝中沒多少联系。过了山南西路,便是剑南道地界,但是,但是…。。”

 他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点明剑南道上下官吏皆为杨国忠一手提拔的事实。李隆基在旁边却已经听得明白,眉头不觉皱得更紧。京师附近能战之兵,都被哥舒翰葬送于潼关之外了。所以自己不得不仓促出巡。可避开了叛贼的锋芒,却不等于就可以高枕无忧。临近的几个郡县全是太子的嫡系,稍远的一些郡县是杨国忠的羽。自己的干儿子安禄山可以造反,自己的亲生儿子李亨可以悄悄地在京师外围布局,谁又能保证杨国忠真的对大唐,对自己忠心耿耿?!他跟自己再亲,还能亲过太子李亨么?(注2)

 想到这儿,他忍不住又想起自己的另外一个义子王嗣业,当年自己听信李林甫的谗言,将其夺职下狱,朝野皆认为他冤枉。可他当年手握四镇节度使之印,麾下兵马高达三十余万,自己能不防患于未然么?

 如果王嗣业还活着,恐怕借给安禄山一百二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造反!如果自己当年真的敢赌一把,相信王嗣业的确忠心耿耿的话,恐怕…如果,沒有如果,谁也不能保证,王嗣业是不是另外一个安禄山!更何况,他跟太子李亨一直眉來眼去!

 人老了,思维就很难集中起來。想着陈年旧事,李隆基居然忘了自己正在跟亲信商量什么。直到老太监朱全小心翼翼地出言呼唤,才终于将飘在外的思绪找寻回來,叹了口气,低声道:“如果朕一直停在这里,是不是更安全些?左右龙武军还剩下多少人?最近一直赶來勤王的兵马到了什么位置?”

 “來瑱、鲁炅、高适都在往这边赶,但叛军已经迫近了长安,他们几个可能需要绕路。”对于援军的消息,朱全倒是记得清楚,听到李隆基询问,逐个背诵。

 “都是哥舒翰提拔起來的么?”李隆基不听则已,一听脸色大变。“谁调他们过來的?难道除了河西军之外,朕麾下就再沒可战之兵了么?”

 注1:上县。唐承隋制,县分上、中、下 三等。上县县令级别为从六品下,算比较高的职位。

 注2:安禄山曾经拜杨玉环为干娘。所以按辈分,也算是李隆基的义子。
上章 盛唐烟云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