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子风流 下章
第七百六十一章:危机
 只是当一份公文传到了桂林府时,这位刘知府却是惊呆了。====

 好日子到头了。

 有鉴于桂林府以及沿途各府县越发不太平,贼寇滋生,更何况朝廷有意绝商贸,谅山遵从朝廷旨意,未雨绸缪,决心暂停收购广西各府县的一切木材、矿物,转而增加苏门答腊、柔佛等地的配额。

 不收了…

 这犹如当头一,震撼的刘知府说不出话来,当年的时候,谅山的需求量极大,因而到处收购各种矿产,许多人眼看有利可图,他们万万想不到,许多山里不值钱的石头,原来可换来银子,因此许多人像疯了一样四处找矿开山,四处组织人伐木毁林,经过这四五年的发展,不说别的地方,单说是桂林,在这里,几乎许多人都靠着这个吃饭。

 刘雄刘知府,也是靠这个吃饭的,本来他感觉事态有些不妙,迟早这个油水要断掉,只是不曾想,这一次,竟是来的这样的快,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准备的时间。

 而桂林府的许多大族,几乎多是依托于矿山而生,从前他们也租出土地给佃户去种,只是收益太低,不得已之下,许多人把土地都荒废了,随即便开始买矿、挖矿,收益是从前的数倍,而现在…一下子,完蛋了。

 没有错,就是完蛋。几乎所有人完蛋了。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无数人的身家性命,都维系在这个利益链上。

 单说刘雄。刘雄是知府,前几年光景好,他为了巴结上官。每年冰敬碳敬,送出去的纹银就有上千两,他的手笔不小,也开始逐渐受到上官的青睐,本来这一次,刘雄打算再加一把力气,这两年多孝敬一些。争取在调任的时候,还能得到一个肥差。

 可是现在,这一切成了泡影。他的财源断了,这就意味着,明年的孝敬,怕是五百两都凑不齐。除非拿出自己的老本出来。对他来说,孝敬就是投资,而资金链一断,此前的投资就打了水漂,毕竟上头的人都晓得,有一味姓刘的知府很是懂事,平时孝敬也很得力,因此才青睐一些。可是到了明年,你的孝敬没有追加。反而减少,这是什么意思?无论你再如何解释,这也是解释不同的,人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你倒是好,一年不如一年,怎么,当本官是叫花子打发么?又或者你攀上了哪个高枝,抱住了哪个佛脚,所以看轻了本官不成?

 所以,一旦资金链一断,刘雄的如意算盘非但要落空,甚至还可能,从此被打入冷宫,一辈子碌碌无为,这一次是桂林,下一任怕是要去琼州了。

 …………

 其实对于刘雄来说,还算是好的,毕竟他只是官,旱涝保收,大不了换个偏远的地方,可还是官家。而对于桂林府里的许多大贾和世家来说,那可就是真正的灭顶之灾,他们为了挖矿,首先得买下整座矿山,此后,又要大肆招募青壮,可是单凭这些,却还是不够的,你总不能把所有的铁矿石运到谅山去,这一车的铁矿石,也练不出多少铁来,运了去,又能换多少银子?所以他们要将这铁矿石先进行糙的提炼,炼成生铁,再送去谅山,谅山的工坊,再将其打制成钢。

 这里头每一个环节都是银子,矿山的成本越来越高,招募的人力越来越贵,而且必须要壮的劳力,你出不起大价钱,人家便跑去谅山谋生了,此外还要建个小高炉,要招募一批铁匠,还要购置一些大车,招募一些人手负责运输。

 这一来二去,想要做这等买卖,没有个几千上万两银子,那是断然成不了事的。

 可是桂林终究庙小,也不会有这样一掷千金的豪族,那么这买卖怎么做呢?大家自然有办法,那便是告贷,反正只要这买卖能做成,便能进斗金,谅山那儿的铁价又是节节攀高,不愁销路,咱们王家满打满算,只能拿出纹银三千,可是不怕,王家终究是在地方上影响力巨大的人家,终究世代在此,诗书传家,祖父修桥铺路,父亲办过善堂,影响力自是响当当的,而且世代盘踞于此,姻亲无数,亲朋好友,遍布桂林,于是王家出来,大家一起搭伙吧,你出一点,我出一点,或者你借一点,算你一分的利,大家一起发财。

 和便是最浅的办矿形式,既分担了风险,又可大家一起从采矿中分一杯羹。

 桂林府内七十多家矿场,绝大多数,都是以这样的形式组成的。

 本来他们每年都有进项,然后再分红或者还账,只要年成和往年一样,十年八年,便要万贯,可是现在,这么一个消息传出,所有人懵了。

 人家不要铁矿石,就意味着你采出来的矿成了无用的石头,石头是换不了银子的,没有银子,怎么去还账,前期投入了这么多银子,帐还没有还清,这可真正要家破人亡了。

 几十个矿主当天便遇到了许多麻烦,因为债主和亲戚们上门了,大家不是傻子,这消息一经传出,大家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银子,既然这采矿无利可图,这帐,你总得还上吧。

 不还?虽说大家是亲朋故旧,可是亲兄弟却还是要明算帐不成,你便是把你的矿山卖了,也得把银子筹措了来。

 偏偏…这矿如今是一钱不值,谁会去买一钱不值的矿山呢,所以即便是矿主们变卖了家业,那些帐,怕也难以抵消。

 他们一方面安抚债主,另外一方面,纷纷跑去府城,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看看官府的意思。
上章 公子风流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