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会写诗的不如会打仗的
1、找茬儿
赵匡胤虽然改封李煜为江南国主,但并没有改变灭南唐的决心,只是觉得以武力征伐耗资巨大,想用一种更省钱省力的办法来统一江南。经过深思
虑,终于想出了一个“引君入瓮”的计谋。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传诏李煜进京。按他的计划,只要李煜一进京,那他就出不了汴梁城。
李煜其实也不傻,明知这是一个陷阱,怎么会送
上砧板呢?于是,他便上了一份奏章,推
说自己身体不好,不宜远行,婉转地推掉了赵匡胤的传召。
赵匡胤不甘心,又下了一道圣旨,说自己是真心诚意地请江南国主到京城来做客,共商国是。李煜继续以身体不好为由回奏,婉言推掉了赵匡胤的盛情邀请。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在赵匡胤与李煜之间展开,形成了一个不胜不败之局。由于朝廷连续出现了几件事情,才使这个僵局得以打破。
开宝七年(974年)七月,朝中的事情办完了,征伐江南的准备也就绪了,缺少的是开战的一个借口。赵匡胤开始找茬儿了。他先派知制诰李穆到江南去请李煜,说朝廷有柴燎之礼,请他到京师助祭。李煜害怕去了就回不来,仍然推说自己有病,不能远行,没有接受邀请。赵匡胤见请不解决问题,便派合门使梁迥出使江南,这一次不是请,而是命令,即命令李煜来朝。
李煜被
急了,带着哭腔说,寡人一直恭恭敬敬地侍奉天朝,只想守住宗祀而已,上差为何要苦苦相
呢?如果真的要寡人死,寡人就死在上差面前。说罢,竟然真的想撞墙,幸亏被群臣劝止了。
纸竟然被捅破了,梁迥也就不转弯抹角了,冷冷地对李煜说,朝与不朝,叫他自己决定,凭江南这点兵力,想抗拒朝廷,那是螳臂当车,鸡蛋碰石头,给脸不要脸,到时别后悔。
李煜是个十足的书呆子,腐儒到了极点,也傻到了极点,刀已架上脖子,还看不清形势,也没有觉察到危险,仍然死守那种出是不出来、怕是不怕你的痞子战术,口气仍然不改。梁迥知道这个人不开窍,只好扫兴而归,将出使江南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向赵匡胤作了汇报。
赵匡胤听了梁迥的汇报,恼羞成怒地说,江南主屡请不至,显然是抗违朕命,朕出兵征伐,也就师出有名了。
请客不到,就是抗命不遵,这也能作为出兵的借口,古往今来,赵匡胤恐怕是第一人。
2、小人物解决大问题
九月,赵匡胤命曹彬为统兵元帅,潘美为都监,曹翰为先锋,率领十万大军,出征江南。
赵匡胤为众将送行时,郑重地叮嘱曹彬,说王全斌平定西蜀,残杀降卒,引发了川军兵变,教训深刻。这次出兵江南,一定要记住,不得暴掠生民,破城之后,要做好安民工作,不得滥杀无辜。李煜一门,不得加害,要给他们留条活路。接着,当众取下
中佩剑授予曹彬,厉声说道:“自副将以下,如有不遵军令者,准你先斩后奏。”
潘美等众将领闻听此言,一个个心惊胆战,相顾失
。
赵匡胤刚送走出征的将士,有个江南人来献长江沿岸图和《平南策》,赵匡胤立即召见了这个人。
这人名叫樊若水,江南池州人,是个落第秀才。由于科场屡次失意,便对江南那个皇帝,那个小朝廷,那个朝廷的科举制度失去了信心,有了改换门庭,投奔宋朝的想法。他看出大宋和南唐必有一战,南唐依仗的是长江天险。于是,他在最适宜于渡江的采石矶,佯装钓鱼,实地勘测,绘制了一份详细的长江地形图,当做换取富贵的敲门砖,跑到汴梁,当面向赵匡胤献上《平南策》,在长江上造浮桥渡江的计策。
正是有了这个浮桥,才打了南唐一个出其不意,看来小人物照样能影响历史。
赵匡胤看罢长江图,大喜道:“朕得到这份长江详图,似乎就看到敌俘站在面前了。”
他当即任命樊若水为右参赞大夫,赶赴江陵的曹彬大营参战。再派人到荆、湖,根据樊若水的设计,赶造黄、黑龙船数千艘,以备征南之用。
十月下旬,宋军沿江东下,水陆并进。曹彬率领水兵,乘数千艘大舰船和黄龙船、黑龙船,载运着大批楠竹、绳索,由江陵出发,沿长江北岸顺
而下。潘美率领陆军,沿江岸倍道而行。
黄龙船、黑龙船是按照樊若水的设计打造的,楠竹、绳索是用来架扎浮桥的应用之物。
长江南岸的南唐驻军见到宋军船队,以为是江上的巡逻兵,毫不在意,更没有询问,任其行驶,为了表示友好,还派小船送来酒
劳师。宋军在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的情况下,顺
而下,破峡口寨,直抵池州。
池州守将见势不妙,弃城而逃。曹彬不费一兵一卒,顺利地占领了池州。曹彬占领池州之后,挥得胜之师连克当涂、芜湖,驻军采石矶。决定在这里架设一座浮桥,让陆路军过江作战。
在浩瀚的长江上架设浮桥,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消息传到金陵,南唐那个小朝廷的君臣们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如同儿戏,根本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樊若水带领兵士,将预先排定的黄、黑龙船,依次在江面上排列,搭上扎好的竹排,再用绳索捆扎好,仅用三天时间,一座跨江浮桥,像变戏法一样架设好了。
曹彬命令潘美率领步兵渡江,众将士在浮桥上过江,恰如在平地上行走一般。
3、进军金陵
宋军经浮桥跨越长江天险的消息传到金陵,李煜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勉强升朝,命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郑彦华,率军万人,从水路
击宋军,都虞侯杜真率步兵万人,从陆路
击宋军。送走御敌的将士后,他觉得万事大吉了,便将军国大事交给大臣们处理,安心地回后宫与小周后
风咏月去了。
郑彦华率领水军从金陵出发,溯江而上,打算以强大的战舰群,冲断宋军架在江面上的浮桥。船队还没有到达采石矶,便同
面而来的宋军水师相遇,一场恶战便在江面展开。
宋军水师是顺风顺水而下,南唐水师是逆风逆
而上,对于南唐军来说,是一场遭遇战,而宋军则是有备而来。宋军从气势上就占了上风,一阵混战,南唐军先
了阵脚,调转船头逃跑,跑得慢的,便做了宋军的俘虏。
杜真率领的步军赶到之时,南唐水军已溃败而逃,只好孤军与宋军作战。潘美也不待敌兵列阵,率领宋军冲杀过去,又将杜真的步军杀得个七零八落,向南溃退。
李煜得知水、陆两路大军全都败北,下令全线戒严,招募百姓从军御敌。
江南百姓过惯了平安的日子,突然听到官府要招兵打仗,吓得胆战心惊,想那战场上,轻则缺膀子少腿,重则命丧黄泉,一个个都做了缩头乌
,哪有那种保家卫国的气概。
宋军攻克白鹭洲,进泊新村港,分军攻打溧水。曹彬率大军进驻秦淮河。秦淮河在金陵城南,从水道可直达城中。江南水军十万之众,扼守秦淮河,列阵金陵城下。
潘美率领陆军抵达秦淮河,因船只还没有准备好,部队都在河边等候船只过河。潘美大声说道:“我统兵数万,自汴梁到此,战必胜,攻必克,这区区秦淮河,一衣带水,难道阻得住大军的脚步吗?”说罢,扬鞭策马,跃入水中,向河对岸泅渡过去。
众将士见主将渡河,谁敢站在河边不动?骑马的,纷纷跟着跳进河中,没骑马的,也跳进水中,凫水过河。待到江南兵清醒过来前来抵挡时,宋军已纷纷凫渡过了河。江南兵被气势正旺的宋兵杀得大败而归。
宋都虞侯李汉琼,驱使数百艘装满芦苇、干柴等引火之物的巨舰进入秦淮河,命兵士顺风纵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举烧毁了城南水寨,寨子内的守兵不是被活活烧死,就是落水淹死,有那保得命的,弃船登岸,逃命去了。
这时江南的军国大事,完全由枢密副使陈乔和清辉殿学士张洎等人主持。
李煜则成天在后苑召集僧、道诵经念咒,祈祷上天保佑,对于外面的战事,一概不问,皇宫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一概不知道。江南国主对于李煜来说,好像是一个摆设,任何事情他都拿不了主意,既然
出了军权,皇甫继勋也懒得去向他请示,按既定的作战计划固守城池,同宋军耗下去。宋军虽然兵临城下,面对坚固的城墙,一时也奈何不得。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件最怪的怪事出现了:金陵城被围数月,身为南唐后主的李煜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煜突然听到金鼓齐鸣、炮声震天,才登城瞭望,意外地看到城外驻扎的尽是宋军,奇怪地问守城军卒:“宋军已攻到城下,为何没有人向朕报告?”
一位守卒胆怯地回答,是皇甫统帅,不准报告。看来,南唐对外的保密做得差劲,对内的保密绝对是一
的。
李煜听罢大怒,即刻召见皇甫继勋,问他为何隐瞒实情。皇甫继勋回答:“宋军来势汹汹,过于强大,无人能敌,臣就是将军情报进宫,不过是徒增陛下的恐慌,陛下也没有什么办法退敌。为了不让陛下
心,故此没有进宫汇报。”
李煜认为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一怒之下,命令将皇甫继勋就地正法,再飞诏都虞侯朱令赟,火速率水军支援金陵城。
4、妙计败水师
朱令赟驻师湖口,大军十万,号称十五万。接到李煜的诏令,率军顺
而下,直
宋军的采石矶浮桥。
曹彬得到探子的报告,立即找来将佐王明,授他密计,命他赶往采石矶抵挡南唐援军。
朱令赟率领十五万大军,数千艘战舰,顺
而下,连夜直奔金陵。当舰队快到采石矶的时候,远远看见江面上帆樯林立,不计其数,不由心中起疑,当即命令舰队停航,停泊于皖口,派人到前方打探敌情。半夜时分,忽然听战鼓雷鸣,水陆呼应。岸上无数的宋兵,拥着一员宋将,帅旗上写的是一个“刘”字;江中来了许多战舰。火炬通明处,宋军主舰的帅旗上,是一个斗大的“王”字。
夜黑风高,摸不清敌人的路数,朱令赟不敢分兵应战,只好命令军士纵火,先将水路的来船堵住。谁知当天晚上刮的是北风,南唐军的战舰正好停泊在南面,那火势借着大风,不但没有烧向宋军的船只,反将自家的船烧着了。朱令赟大惊,连忙下令拔锚起航,向上游原路返回,由于船身庞大,数千艘战船全都挤在一起,根本就动不了。正在惊慌之际,宋军的船只冲了过来,已有宋兵跃上大船。吓得朱令赟魂飞天外,正
跳水逃生,一员宋将抢上一步,大喝一声,将朱令赟掀翻在船板上,上来许多宋军,将他捆得个结结实实,似扛猪一般扛走了。
这场水战,以江南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
天亮以后,再看那宋军无数的帆樯,原来是浮桥上下竖立的无数长木,长木上悬着旗、挂着灯,不近看,谁能说这不是帆樯。再加上步军在岸上摇旗呐喊,犹如千军万马一般。如此疑兵,鬼神莫测,朱令赟岂能不中计?宋军的真正人数,水军五千,步军五千,总共不过一万兵马而已。
金陵城中,李煜还在眼巴巴地等着朱令赟的水师来救命,突然听说水军全军覆没,朱令赟被擒做了俘虏,吓得魂飞魄散,万般无奈,只好一面招呼宋军,请他们休兵,一面派学士徐铉,带上自己的亲笔乞缓师表到汴梁,乞求宋皇帝赵匡胤退兵。
5、会写诗的不如会打仗的
江南使臣徐铉,飞骑驰往汴梁,谒见赵宋皇帝,哀求宋国休兵。
赵匡胤质问道:“朕数次召李煜来朝,他为何抗命不遵?拒不来朝?”
徐铉小心翼翼地问道:“自古以来,有道之君兴师讨伐,都得师出有名。我江南国主无罪,陛下却兴师讨伐,不知所为何来?”
徐铉是江南辩士,舌如利箭,说话看似低声下气,实则却充满了火药味。
赵匡胤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书生,一言不发。徐铉
了口唾沫,继续说道:“我主侍奉陛下,谦恭而又谨慎,以小事大,如儿子孝顺父亲一般,并没有什么过失。陛下征召没有来,那是因为我主身体有病的缘故。父母爱护儿子,是无微不至,无怨无悔的。难道不来见驾,就要加罪吗?请陛下格外体贴,赐诏罢兵吧!”
赵匡胤哈哈大笑,顺着徐铉的话说:“你主既然事朕如父,朕待他如子,父子应出一家,哪有南北对峙之理?朕屡次召见,竟然拒而不至,这不是有违常理吗?”
徐铉听赵匡胤如此说,一时倒回答不上来,踌躇半天,只得跪下哀求说:“陛下即使不念李煜,请顾及江南无数生灵,这个仗如果继续打下去,将会生灵涂炭,百姓无家可归。陛下是仁慈之君,绝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吧?”
赵匡胤大声说:“朕已命宋军统帅,不得妄杀一人,李煜如果爱惜子民,为何不投降?”
徐铉又说:“李煜岁岁朝贡,对赵宋并未失礼,请陛下开恩,放江南百姓一条生路。”
徐铉一再申辩南唐无罪,大宋师出无名,赵匡胤听了,似乎是理屈词穷,猛然拔出
上佩剑,啪的一声放在御案上,大声呵斥道:“不必多说!”
赵匡胤虽然很霸道,但说明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强者为尊,弱国无外
,落后就得挨打。
徐铉吓得瞠目结舌,再也不敢出声,他知道江南战事,不是凭一份乞求表,低声下气地哀求几句就能解决问题。他只好灰溜溜返回江南,向李煜复命去了。
李煜得知赵宋不肯罢兵,更是惊慌。忽然常州又传来急报,吴越王钱俶奉赵宋皇帝之命,率兵攻打常州。
金陵已被宋军围得如铁桶一般,李煜根本就派不出兵去支援常州,只好写了一封信,派人给吴越王钱俶,信中的意思是:赵宋今天灭了南唐,明天就轮到吴越,金陵的今天,就是吴越的明天。
吴越王钱俶并不回信,率兵连下江
、宜兴、常州。江南的州郡,已经所存无几。金陵几乎成了一座孤城。
曹彬派人进城告诉李煜,金陵只是一座孤城,叫他不要继续顽抗,并限他三
之内开城投降,如若不降,将大举攻城,破城之
,将玉石俱焚。
李煜仍然是犹豫不决。
曹彬决定攻城,但又担心破城之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使平民百姓的性命不保,虽然有
令,恐怕也不能制止,左思右想,终于想得一法。
这天早上,曹彬的卫兵告知众将,说曹大帅卧病在
,不能理事。众将听说主帅病了,纷纷进帐请安。询问曹彬得的是什么病,请郎中看过了没有。曹彬躺在
上对众将说:“我得的是心病,非药石可治,唯有大家诚心起誓,破城之
,不
杀一人,则我的病不治而愈。”
众将听了曹彬之言,知道主帅的良苦用心,当即便焚香立誓,破城之
,一定约束自己的部下,不得滥杀无辜。
第二天,曹彬的病稍愈,第三天,指挥宋军水陆并进,一举攻进金陵城。众将果然约束各自部下,除反抗者格杀勿论外,对平民百姓是秋毫无犯。江南百姓,称宋军是仁义之师。
破城之
,江南侍郎陈乔哀恸地回到家中,悬梁自尽。勤政殿学士钟茜,朝冠朝服,在自家的堂屋里,将全家召集到一起,集体服毒而死。
张洎和陈乔自始至终是主战派,当初曾有个约定,同死于社稷,如果金陵被宋军攻破,就以身殉国。金陵城被攻破,陈乔悬梁自尽以后,张洎并没马上就死,他要陪他的主子李煜一同到汴梁,替主子承担罪责。
金陵城被宋军攻克以后,往日攻城的炮声突然停止了,城中也没有出现
烈的巷战,无辜的百姓也没有遭到屠杀,一切似乎都很平静。更为奇怪的是,宋军只是围住李煜的皇宫,并不进来,好像是为李煜站岗一般。
李煜虽然昏庸,却不傻,他感觉得到,宋军没有杀进来,是在给他最后的投降机会。如果这个最后的机会再不把握的话,那真的就死有余辜了。万般无奈之下,李煜只得带领张洎等四十五名臣僚走出宫,前往宋军中军帐请罪。曹彬盛情接待,好言抚慰,并请他回宫整理行装,随大军前往汴梁。
李煜应诺回宫去后,曹彬只带领数骑在宫门外等候。左右对曹彬说:“大帅就这样放心地放李煜回宫吗?假如他要寻死,那该怎么办?”
曹彬笑着说:“李煜是个贪图享受、优柔寡断的人,既然已经请求投降,怎么会去死呢?大家不要多虑了。”
时间不长,李煜果然换了一身便装,与宰相汤悦等四十余人出了宫门,跟着曹彬的大队人马,同往汴梁向赵宋天子请降。
曹彬自出兵至凯旋,肃正军纪,兵士没有人敢
来,破城之
,兵不血刃,江南十九州、三军、一百八十县的版图,收归赵宋。
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南唐正式亡国,南唐后主李煜沦为亡国奴,当他踏上宋军专门为他备下的大船,驶离金陵时,再回首这座由他们父子两代经营了几十年的故国京都,心如
翻,双眼温润。一代亡国之君,千古风
才子,站在船头上,随口
了一首名为《渡中江望石城泣下》的诗词: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会写诗的当了亡国奴,会打仗的得了天下。会写诗的到底不如会打仗的。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赵匡胤在明德殿接见李煜,李煜带领南唐旧僚,跪在明德殿下听候宣诏。
宣旨官宣读诏书,先是将李煜责备一通,然后是开恩赦免众人,并授李煜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将军,封违命侯。
封违命侯,是一个带有侮辱
的封号,它发
了赵匡胤对李煜的憎恶和鄙视。
李煜的夫人小周后,封为郑国夫人。
李煜带着家人,住进了赐给他们的宅子,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赵匡胤安排了李煜,突然想起另外两个人,那就是南唐主战派张洎和陈乔,听说陈乔在破城之
悬梁自尽,张洎随李煜来了汴梁,便厉声问道:“谁是张洎?站出来。”
张洎从降臣队中站出来道:“罪臣张洎在此!”
赵匡胤责问道:“由于你极力主战,李煜才有今
之辱,你该当何罪?”
张洎不卑不亢地说:“为臣者,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对于江南国主,臣这是尽忠。如果不是我主
降,臣要陪主子来汴梁领罪,也不会苟且偷生至今
。如果要治抗宋之罪,请降罪于臣,与我主无关。”
“知道这是什么罪吗?”赵匡胤反问道。
“死罪!”张洎
口而出道“陛下若因此赐臣死,臣愿赴死,绝无怨言。”
赵匡胤见张洎说得义正词严,是个忠烈之士,心里颇为欣赏,不但没有再为难他,反而授予太子中允之职。
张洎没有想到自己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还受封,慌忙跪下磕头谢恩。此后,他将一片赤诚之心完全献给了宋朝,官至参知政事,成了一代名相。这是后话。
江南自李升篡吴,自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的后裔,立国号唐,称帝六年;传子李璟(后改名景),袭帝号十七年,被周世宗打败后,去帝号,自称国主有四年;李煜继位,到梦断金陵,有十五年,共经历了三世,三十九年。
6、皇帝的话也不能当真
献俘完毕散朝之后,潘美与曹彬同行。潘美见四下无人,恭维道:“南唐君臣都安顿好了,接下来就该向将军贺喜了!”
“我何喜之有呀?”曹彬反问道。
潘美说道:“当
大军南下之时,皇上亲口许诺,等你消灭了李煜,收复南唐之后,要提拔你做宰相。今天李煜已成阶下囚,收复南唐,将军的功劳最大,接下来便是进入宰相政事堂,今后,你将是出将入相,这不是要祝贺你吗?”
曹彬淡然一笑道:“这次出征,上仗苍天保佑、下仰众将士之力才能凯旋。我虽然身为统帅,侥幸能奏捷,也不敢居功自傲,对于宰相这个位子,想也没有想过。”
潘美笑说:“天子无戏言,既然收复了江南,就该说话算数。”
曹彬又笑了笑说:“太原还没有拿下呢!”
“太原是太原,江南是江南,怎么能将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呢?”潘美不解地说。
曹彬笑了笑,并没有作过多的解释,两人分手,各自回家去了。
第二天,赵匡胤在明德殿大宴群臣,酒至半酣,赵匡胤对曹彬说:“朕本来要提拔你为宰相,但北汉刘继元还盘踞在太原,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君无戏言,是说皇帝是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就得算数。赵匡胤把亲口许诺给曹彬为宰相的话收回去,看来,君无戏言这句话并不是真理。
曹彬听赵匡胤收回了诺言,慌忙离座叩头谢恩,口里还连声说,臣无才无德,不配做宰相,陛下还是把这个指标留着吧!
潘美在一旁偷偷发笑,恰好被赵匡胤看见了,问潘美为何发笑。潘美不敢隐瞒,只得说出了原委,最后说道:“臣见曹将军料事如神,故而发笑,请陛下恕罪!”
赵匡胤听罢,大笑不已,但他还是觉得有些愧对曹彬,于是,赐曹彬二十万钱,用做对曹彬的奖赏。
曹彬拜谢而退,自嘲道:“人生何必要做宰相?当个好官,不过就是多得些钱罢了。”看来,曹彬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有些东西争是争不到的,得了一点实惠,也就知足了。
二月,赵匡胤下诏,曹彬提升为枢密使;潘美提拔为宣徽北院使。
赵匡胤收复南唐,基本上统一了南方,剩下的只有吴越和泉、漳,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也基本完成。宋朝取得了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增强了对抗北方强敌契丹的力量,两强的碰撞只是时间问题,但究竟鹿死谁手还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