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官家 下章
第318章 里程碑
 夹山区又恢复丁半静。

 所谓恢复了平静,是因为两个美女都走了。小美女好歹在夹山区住了几天,大伙儿一眼福。大美女则只在夹山区了个面,惊鸿一瞥,就鸿飞冥冥了。

 这两个美女,很久之后,都是夹山区的谈资。当然,她们与刘书记之间冉底是何种关系,始终是最热门的话题,大家都在猜测着,到底哪一个,才是刘书记的“爱人”

 猜归猜,但没有人敢真的去问刘书记本人。

 刘伟鸿在夹山区的威望,已经完全建立起来,随着夹山区的高速发展,刘书记的威望也是曾几何倍数递增,几乎再无人能记得刘书记的年龄。只说刘书记是夹山区从未有过的最好的书记。

 自古有志不在年高!

 “当事人”刘书记倒是很“淡定“似乎丝毫也不知道自己成了议论的中心。他现在没闲功夫理会这些事情,忙着呢。

 饲料厂已经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很快就可以开始正式投产了。这在夹山区历史上,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从此之后,夹山区算是有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工厂。刘伟鸿对这个事情抓得很紧,专门召见了饲料厂厂长凌和支部书记柳齐。

 两位拟任的饲料厂主要领导,都很年轻,不到三十岁。根据刘伟鸿的要求,饲料厂和机械制造厂的厂长,要在全区干部里面进行公开选拔。这在夹山区也是头一遭。搁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自来干部不都是上级任命的吗?怎么要搞什么选拔了?

 这位新书记的古怪念头,还真是不少。

 但熊光荣支持、薛志民等区委主要领导都支持,这个事情自然也就毫无阻力地落实了下去。要说刘伟鸿的威望,之所以能这么快就建立起来,除了他在夹山区大搞经济建设,大搞棉花种植这些动作之外,熊光荣、芽志民对他的“臣服“亦是主要原因。

 熊光荣不用说了,老资格的区长,黄克俭在的时候,都是说话算数的,夹山区事实上的当家人,他对刘伟鸿心悦诚服,对其他干部的“震慑力”可想而知。你们再牛,能牛过熊区长?熊丹长都服了,其他人凭什么不服?

 薛志民就更加了。这位排名第三的群副书记,一贯以来都有“离心“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他不争权夺利,一门心思只想调走,工作上得过且过。但自从刘书记来了之后,却对他委以重任,将两个工厂的筹建工作和一百万巨款,全都到了他的手里。当初大家是有点不服的,觉得刘书记看人的眼光也忒的差劲,怎么就将这么重的担子,到一个老想着走的干部肩上去呢?

 这不是对工作不负击任的搞法吗?

 但事实证明,刘书记看人的眼光就是比大伙强。薛志民还真将这付担子挑了起来,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干得像模像样。尤其是跑兵工厂“挖人“更是一绝。一挖一个准,短短一段时间内,竟然就将机械制造厂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挖到了好几个,勉强够用了。

 而薛志民对刘伟鸿,也是十分敬几

 刘书记小小年纪,一举“收服”了夹山区的二把手、三把手,这本事,当真了不起。许多“老干部”都看得眼花练,暗暗佩服。

 于是乎,又有一种传言在夹山区的干部群众中传,说刘书记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而走出身于首都的“老干部家庭“据说刘书记的老子,就是一位退休的中央老干部,以前做过副部长那样的大官。

 至于已经退休的副部长老子和二十三岁不到的年轻区委书记之间,这父子年龄是不是差得有点远,就没人去在意了。老干部嘛,娶个比自己年轻很多岁的老婆,不很正常吗?

 这也已经是夹山区干部群众思维的“极限”了。比副部长更大的官,那是不可想象的。他们的子女,怎么可能到夹山区来工作卿肯定是款款的在首都大衙门里坐着,每天喝喝茶看看报,也就够了。年纪稍微大一点,自然官升一级。

 因为刘书记有那样“牛皮”的家庭,所以从小就被潜移默化,很会做领导。有些本事,就是天生的。

 自然,这样的传言,也没人去“验证“说的是这样说,听的也是这样听,真假如何,有何必计较。

 刘伟鸿自己更加不会去计较。

 不管怎么样,这种传言对他并没有坏处。

 经过公开选拔,原夹山镇委的年轻干郜凌,在笔试和面试两次选拔中均名列第一,刘伟鸿便当场拍板,将凌任命为饲料厂厂长,组织关系还是留在夹山镇,工资关系,调到侗料厂。饲料厂是夹山区的国营企业,不委屈凌。但这个支部书记的任命,却没”过选拔,是刘伟鸿直接指定的。柳齐是夹山区的宣传干事,论经验比较丰富。他和凌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化程度比较高,正经的大专生。凌是学财会专业的,柳齐则是学语言文学专业。

 刘伟鸿坚持认为,企业的掌舵人,还是需要文化程度高一点的。虽然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至少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要比“泥腿子干部”强。如果凌和柳齐是本科生,那就更理想了。但这不现实,现在整个夹山区干部队伍里面,正经的本科毕业生,就是刘书记本人,再找不出第二个来。

 不过柳齐这个支部书记是兼任的,本职工作还是区里的宣传干事。刘伟鸿也明白讲过,侗料厂实行厂长负责制,支部书记只是协助厂长工钱这一点,必须明白规定,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要是两个都说了算,一准会套。企业管理自有企业管理的原则。之所以坚持要在两个工厂都派遣支部书记,也是充分显示委对企业的领导权。

 刘伟鸿召见两名企业负责人谈话,形式是比较随意的。他坐在办公桌后面,凌和柳齐坐在他对面,每人一杯清茶,刘书记将自己的中华烟搁在办公桌中央,大家敞开

 “凌,准备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吧?”

 刘伟鸿笑着问道。

 “刘书记,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三天之后,就能正式开工。嘿嘿,我找人看过日子,三天之后是黄道吉,百事皆宜。”

 凌二十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目清秀,斯斯文文的,一看就知道是个读书人。不过说话做事,条理分明,从不拖泥带水,没有一般知识分子瞻前顾后的毛病,头脑冷静又很有冲劲。这是刘伟鸿看中他的主要原因。

 “哦,你还找人看了日子,这个不错嘛。”

 刘伟鸿笑着表扬了一句。

 凌也笑了,脸上有点意想不到的惊喜,说道:“书记,你也赞成这个?我还以为,你会批评我搞封建迷信呃―”―这下子我放心了。”

 刘伟鸿笑着摆了摆手,说道:“看日子也不见得就是封建迷信。当然,更加不是科学。怎么说呢,应该说是一种传统吧。不是什么坏事,办喜事图个吉庆,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没必要去批评嘛。大家觉得这今日子好,百事顺遂,心里头踏实,有什么不好的呢?”

 “对对对,书记说得太对了―见识就是和我们柔一样。”

 凌笑着拍子一记。

 这也是官场常态,只要不是太骨的奉承,刘书记均能坦然受之。在这样的小问题上,没必要斤斤计较,来表现自己的不同凡响。那样只会让下属干部觉得你不近人情,由此敬而远之。

 刘伟鸿笑骂道:“你这家伙,别急着拍马。我问你,让你搞得工厂规章制度,怎么样了?这个是重点,不能含糊。”

 工厂怎么运作,怎么管理,刘伟鸿不打算过多干涉。他以前也没管过企业,不是啥管理精英。尽管有领先二十年的先知先觉优势,具体到工厂管理上,也只能给点指导的意见。

 因为饲料厂的特殊,属于区办国营企业,刘伟鸿在任夹山的时候,还能保证工厂良好运作,不受权力的侵蚀,离任之后,就不敢保证了。因此管理章程至关重要,刘伟鸿计划,等运作正常之后,还要再想办法,将工厂同区公所刻离―变成国有而不是国营。

 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变更,在刘伟鸿而言,必须有着现实的意义。

 不然他千辛万苦一手创建起来的两个工厂,有可能在今后变成贪污追书的源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倒会害了一些干部。而且,饲料厂如果做好了模式,今后就能“复制“推广应用到一切夹山区办的企业之中去。

 “刘书记,实话实说啊,就是这个妩章制度最难搞,我到现在也还没有弄好,要不你给宽限几天―等工厂正式开张之后,我根据实际的情况,搞一份草稿出来,请您审阅?”

 凌老老实实地答道。

 区里乡里的干部,现在大都知道刘伟鸿的习惯,在他面前,最好是实话实说,不要玩虚的。刘书记最不待见那种光会耍嘴皮子的干部。

 刘伟鸿瞪了他一眼,正要说话,电话却骤然震响起来。飕:感谢肢东阿的万赏,恭喜兄长成为《官家》新舵主!

 感谢荒漠一僧、萧易山曰、、次、加恋依刃、,一逸枫三、素颜一、暝膝、秦国秦城、不看书要死、楚子君、小口袋等等书友的打赏!H

 ┓

 ┗┛
上章 官家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