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单干
和丰臣家实力受到严重削弱不同的德川家,他们虽然总动员的兵力大概十五万大军,比当初大阪冬之阵的时候要少一万大军。但这次出动的大军,凝聚力要比之前更加强,德川家康指挥起来也更加轻松,最少不用方方面面的妥协。
同样这次德川家康准备的也更加充分,之前德川家康之所以愿意议和,很大的愿意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粮食。如无意外,到了二月,他的军粮就会耗尽。而这个消息也是战后才打听出来的,唐继光知道了后,更是后悔得几乎想在地上打滚。
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德川家康
取了经验,粮食方面准备得非常充足。从仙台、甲斐等地调集了大量的粮食,通过海运送到距离大阪城大概三百里路程的伏见城。
同时日本最大的粮食产地近江国,也被收集大量粮食,放井伊直孝的居城彦
城当中,这两处作为幕府军的粮仓。
唐继光觉得一定要主动出击,如果能够夺下近江国的彦
城更加好。一来彦
城存储大量的粮食,虽然并非是幕府军中占据主要粮食的地方,但也应该占据二到三成左右。可以想象一个人当月的收入,忽然缩小二到三成,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而且历来军队在军粮这事情上,从来都不会宽裕到那里去。少了这些粮食后,幕府军的日子已经不能够容紧巴巴来形容了,而是用艰苦来形容了。
二来彦
城地理位置颇为重要,往南就是通往京都所在地,山城国的要道。毫无疑问攻打大阪,粮食走山城国是最好的。如果走大和国,那可是得走山路,路途没有变近不说,消耗的人力物力也变多了,对于本来艰苦的幕府军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而走近江、山城国可是平原地带,可以想象会轻松多少倍。
三来,彦
城还可以牵制幕府军一定的兵力。因为如果幕府军不理会彦
城,彦
城完全可以突袭尾张国,断了幕府军陆路上的粮道。甚至速度够快,还可以一路突袭到兵力空虚的骏府城、江户城等地。
甚至可以将主战场放在彦
城那里,将战争对大阪城的破坏,减少到最低。
可以说彦
城意义重大。
但其中危险也颇大,因为彦
城距离大阪超过三百里远按照日本士兵寻常行军的速度,要走五天左右。这还是因为路途上基本是平原的缘故,要不然恐怕要更长时间。而足足五天的时间,实在叫人担忧。
如果急行军,唐继光联合的人当中,哪怕是真田幸村,手下士兵也并非完全都是精锐的。如此一来,急行军很可能导致不少士兵
离战斗序列。等到彦
城后,还不知道有多少士兵还保持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急行军也需要四天的时间,而德川家康却是非常重视忍者的人。当初织田信长下令攻打忍者所在的村庄,德川家康不惜冒着得罪织田信长的危险,暗中收拢失去家园的忍者。而当时德川家康可是依赖织田信长而活的,可以说织田信长打个
嚏,德川家康的心都得跳到嗓子眼那里。
正所谓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风险如此大,收益自然不少了。
后忍者也给德川家康立下不少功劳,其中包括本能寺之变的时候,忍者护送着只有数十名武士的德川家康回到三河。而当时日本可不安全的,有不少村民都当着杀
武士的活儿。其中明智光秀就是死在这些村民手中的。也因为这次
离,使得德川家康占据了信浓,实力一下子扩大了一倍有余。
唐继光思量三番后,还是决定在军议上说出自己的计策,争取获得茶茶和小胖子的支持。只是可惜这条计策太过冒险了,再加上大野治长大力反对,茶茶和小胖子也顺着台阶反对了。后藤基次对此更是表示反对,真田幸村虽然没有反对,但也没有支持。
唐继光决定单干了,唐继光再次秘密邀请真田幸村来,只是这次不再是七人了,只是有真田幸村、后藤基次、
利胜永三人,本来应该还有大野治房的,这是德川家康开战后,大野治房被派去纪伊,联络当地的豪强、山贼,以图夺取纪伊。
“义殿下,虽然知道你为什么邀请在下来,但还不得不告诉你一个遗憾的消息。刚才主公找了我去,命令我出兵汇合(大野)治房大人,一同出兵大和郡山城。”后藤基次一进来,就对唐继光一鞠躬,深表歉意。
“是吗!那么幸村大人和胜永大人也准备拒绝我吗?”唐继光心中
不住有些苦涩。想不到才过去一天,他们这个结盟就已经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
“我明白义殿下的苦心,只是此举实在太过冒险了,想偷袭彦
城并不容易。而且彦
城悬于大阪城三百里外,还是一座平城(注),实在不值得如此冒险。我认为应该攻下伏见城更加好!希望义殿下谅解。”
利胜永也低头,婉转的拒绝了唐继光的邀请。
(注:平城也就是在平原上修建的城池,这种城池毫无疑问防御力相对比较脆弱了。)
“义殿下,如果你一定要做的。幸村多蒙义殿下帮助,幸村无法拒绝义殿下,只是幸村还是希望义殿下三思!”真田幸村犹豫了半响,还是开口劝说。
“难道你们都不看好我这个计划吗?”唐继光有些不满了,他这个计划可不是随口说出来的。
“太过冒险了!”后藤基次谨慎用词。其实在他们看来,这事情太难办了,四五天的路程,而且沿途人口密集,想隐蔽行军根本没有可能。同时德川家康在开战之前,已经在近畿等地,广布忍者,用于打探情报,大军经过,很难瞒过他们。
须知这可不是几百人,而是上万人的大军。正所谓兵将过万,无边无际。虽然带上些许夸张,但已经可以得知万人大军是如何的明目张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