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下章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虎骨(中)
 一目杆卜康熙驾崩,蒋坚的婚礼延迟到今年兰这天,就到了娶的正

 他入曹家为幕,已经六、七年,同曹府众人相处甚好。跟着曹颐在户部当差,也有几个关系亲近些的同僚。

 加上江西会馆那边的老乡,山西会馆那边的旧友,到他成亲之际,正经派了不少帖子出去。

 曹缅早早就从衙门回来,参加蒋坚的婚礼。

 他身居高位,又是蒋坚的东主,不好喧宾夺主,在吉时之前,就到了位于曹府后街的新房,亲自道贺,一会儿在宾客盈门前,他就要先回曹府。

 曹府这边,除了曹颇,曹颂休沐,带着魏黑、郑虎、张义、曹元等人也过去吃酒。曹帕在衙门被绊住,已经先打人送了贺礼过来,说晚一些过来吃酒。

 曹缅送蒋坚的新婚贺礼,都是初瑜预备的,除了金银绸缎这些,还有一坛子虎鞭酒。

 蒋坚年过四旬,还是在室男,曹颗对他只有佩服的。

 在婚礼前几,郑虎与张义两个,闹着要带蒋坚去开荤,被蒋坚婉拒。他茹素又不近女,大家嬉笑间都叫他“蒋和尚”私下里少不得怀疑他是否有隐疾。

 众人之中,带着江湖气的魏黑与郑虎向来同他情最好,两人就使人去前门红粉之地戈拉了不少宫图与助兴之药,准备送给蒋坚。省的他房之夜怯,冷落了新娘子。

 曹颊听说,也跟着凑趣、除了先前已经预备好的贺礼,又送过去一坛子虎鞭酒。

 蒋坚还以为是虎骨酒,只说自己身子壮用不着这强身的东西。

 魏黑他们则是打趣他,新娘子正是如花的年纪,他这个四十多的老童子,真要留心身子骨才好。

 他平素言辞机变,今做新郎,却带了几分腼腆。

 只有曹颂,听曹颗说了、晓得这酒里泡的不是虎骨,而是半截虎鞭。便“嘿嘿”笑着,着蒋坚应下,今晚房里用这酒做杯酒。

 蒋坚晓得,曹家酒窖里的酒,都是昌平庄子那边烧制出来的,比外头买的酒好。因此,听曹颂这么说,他也没想旁的,点头应下。

 少一时,就有客人陆续上门。见到曹颊知晓他身份。不是腆着脸上前巴结。就是拘谨得不行。

 曹颊见状,便同蒋坚打个了招呼,先回曹府。

 蒋坚也晓得他不自在,亲自送出来,道:“代我谢谢老太太与太太的礼,明儿我带她过去给两位请安。”

 曹缅想起那坛子虎鞭酒,忍了笑“咳”了一声,道:“**苦短,非磷不用着急起得太早,明赶上过来用晚饭就好。”

 蒋坚见他有打趣之意,也不接话,只道:“一个月的假,是不是太长了?实用不着,忙过这三、五,我就能上衙门了。”

 曹颊摆摆手,道:“急什么?衙门里这些日子也没什么要紧事。一辈子结这一次婚,休息一个月的应当的。嫂子千里迢迢、离乡背井地进京待嫁,又赶上国丧,耽搁这许久,很是不容易。趁着这暮时节,不冷不热的,非磷带嫂子好好逛逛京城也好。”

 蒋坚想起即将进门的小子,眼中也多了分温柔,道:“既是如此,这些日子,我就偷懒,使大人受累了。”

 曹颗笑笑,打他回去待客,自己则溜达着回府。

 经过兰院,就见几个婆子提着大食盒进去。看着那食盒,不像是府里常见的,倒像是外头的样式,每只足有三层,两尺多高。

 曹颗好奇,移步跟了进去。

 走到廊下,就听到屋子里传出李氏的声音:“实是太破费了,又不是旁人。倒是借着他的光,今儿咱们也热闹热闹。”

 这会儿功夫。已经有丫鬟看到曹腼。少不得曲膝见过,扬声通禀。

 曹颇桃帘子进去,就见堂上摆了一溜的食盒,进了里屋,李氏正拿着个单子,与初瑜同看。

 见曹颗见来,李氏笑着说道:“今儿咱们跟着吃喜酒呢。”

 听了这话,曹颗才知道是蒋坚从饭庄里订了席面送过来。

 他接过菜单子瞧了,是鲁丰堂里出来的上等燕翅席,几个大菜,是芙蓉燕菜、扒燕脯、三丝鱼翅、黄月鱼翅、葱烧海参、凤凰鱼肚、蛤蟆炮鱼、红烧熊掌、金钱驼峰等。

 就是曹家这样的人家,这些山珍海味,也不是经常吃的。

 “倒是叫非磷破费了,这样的席面,一席怎么也得二十两银子。”曹颊常在外头应酬,知道行情,随口道。

 李氏听了,笑道:“这个蒋坚,实是外道了。看来,明儿新娘子过来,咱们得准备大封,要不然可好不意思拿出手。”

 曹缅道:“只是老太太喜欢就好,不过是尝个新鲜。这个鲁丰堂,就在海子边上,是吃鲁菜的好地界。他们家不比寻常堂子,掌勺的师傅,是曲卓孔府里出来的,鲁菜做得最是地道。而且还洁净,我与同僚也去过两遭。”

 李氏使人去接了集府兆佳氏婆媳与孩子们,又接了高氏,热热闹闹地用了席面。

 一时之间,李氏情绪颇高,似乎李家待罪的霾已经不在。

 曹缅与初瑜见状,不觉轻松,更添忧虑。

 席间,李氏多吃了几盅酒,等到众人散去时,她已经带着些许醉意。

 曹缅与初瑜服侍她躺下,她长吁了口气,对曹颐道:“园子那边收拾得如何?进了四月,我就带着你外祖母过去住。八福晋来了两次帖子,下回怕就要直接上门了。”

 李家正月里问罪。现下已经过了两个多月,用不了不久,案子就该查得差不多,李家众人,就要落。

 到时候,纷纷扰扰的,怕就要瞒不住。

 李氏月初就让曹颗收拾海淀园子,要带高氏过去避一避。

 “母亲,还是等圣驾移驻畅园再说吧。到时候,儿子也过去,咱们都在那边过夏,省的京城暑热。”曹颇道。

 李氏摇摇头,道:“早些过去好,那边比城里清静,你外祖母也是爱在那边待的”说到这里。她转向初瑜,有些迟疑,道:“你若是舍不得孩子,我就将天宝留下”

 ,曰

 初瑜见婆婆语气中带着不舍,道:“在老太太身边,有什么舍不得的?只是四月里天宝要“抓周”是在园子里办,还是在府里办。还请老太太示下?”

 “自是在府里办。国子离城市又不远。想要回来,也不过一两”小水的功是长生,现下正晏淘寺的年纪留在刚边址曰兀读书,得你们这做哥哥嫂嫂多心了。”李氏道:“我屋子里的绣鹦年岁不大,却是个老实稳重的,就让她去长生院子里侍候。”

 长生如今有了自己的院子,就在李氏的院子旁边。

 曹颊与初瑜应了,李氏说了几句话,醉意上头,昏昏沉沉睡去。

 曹颊俯身。给她抚平被角,又同初瑜两个放下幔帐,才放轻了脚步,出了兰院。

 天上圆月当空,撒下满地清辉。

 曹颊与初瑜两个没有提灯笼,在月下,并肩回了梧桐苑。

 梳洗完毕,夫两个都没有睡意。

 “李家,会如何呢?”初瑜轻声问道:“老太太虽没说什么,心里定不好受…”

 她也走出嫁的女儿,想到自己对娘家那边的牵挂,多少能体会到婆母的无奈与辛酸。

 “有些眉目了,还是从织造府亏空这边查起。名面上,不会太重的罪名。李翼虽不在织造府名册上,但是这些年李煦老迈,他这做儿子的少不得要帮着打理织造府事,怕是难罪。几位头面上的管事,身上都有些不干不净,也会问罪。家眷儿女,少不得被牵连。具体如何,还要等等看,若是亏空额度太大,惹恼了皇上,就不是抄没家产那么简单曹颗想了想。道。

 “八婶正四处请托。只是如今,九叔去了西宁,十叔去了蒙古,十四叔在景山,除了咱们家,她也寻不到旁人。”初瑜说道。

 “既是来了两次帖子,你就代老太太过去瞧瞧吧。告诉她,不要让她再四处折腾,刺皇上的眼,这样闹腾,只会让皇上更厌恶李家。还是等南边审查完了再说”曹腼道。

 “嗯,我明儿就过去走一遭。八婶心疼养女,固然可悯,只是这般大张旗鼓地为李家关说,倒显得咱们冷清,使得老太太与额驸的立场尴尬。”初瑜道。

 “八福晋是真情的人,我不如也。”曹颐道。

 与他相比,敢爱敢恨,不惧皇权的八福晋,更像是三百年的后的人。

 “是啊,八婶虽口碑不好,行事却重情义。八叔虽不在了,八婶还不忘在惠妃娘娘处进孝。听说其他王府都上折子请太妃们就府荣养,八婶也叫弘旺阿哥上了折子。就说这一点,也当称赞的。”初瑜叹道。

 曹额倒是不担心八福晋会像后世历史上记载的那样,生前休归母家;死后挫骨扬灰。

 八阿哥已病故多年,与雍正结怨有限。就算雍正记恨,也不会含了脸面。太严厉地处置寡居的兄弟媳妇。

 次,曹颗早早起了。

 今,虽不是朝会之,却是轮到户部当值,所以他早早就赶到东华门外,随着户部几位堂官进宫。

 除了户部堂官,御前当值的。还有几位大学士,与三阿哥、十三阿哥两个王大臣。

 雍正的心情大好,手中拿了个折子,是河南巡抚所上。

 河南部分府县去年大旱,然去年冬今年,百姓安定,没有冻死之骨,也没有民。原因无他,就是因这几年推广玉米与番薯,使得百姓手中有积粮。偶尔有地方,百姓缺粮的,也从临近府县调了粮食过去。

 市面上,粮食价格稳定,没有出现往年粮价上扬的现象。

 雍正举着手中的折子,朗声道:“河南地界,山地丘陵多,又挨着黄河。不是早,就是满,十年里,倒是有七年需要朝廷赈济的。如今,却是因推行了这两种农物。使得百姓在天灾之年得以果腹。先皇仁政。惠及万民,社稷幸甚!”说到最后,他已经带了几分激动。

 他是夸着先皇,但是谁都晓得那时候是他执掌户部,掌管民生经济。大家自是乖觉,一边附和雍正的话,一边拍着用雍正的马,说什么皇上圣明。

 这个时候,才不会有不开眼的,说一声。这玉米与番薯在河南的推广,也有九阿哥的功劳。当年,这两种农物网推广时,就是九阿哥去河南府负责的。当然,那是他主要负责的是卷烟,这两种农物的推广是顺便。

 只有曹颗,熟悉这段,想着被前几被强行押送出京的九阿哥。心中多少有些古怪。

 早先他还觉得在康熙诸子中。九阿哥习商贾事。与社稷民生无益。现下看来,总有过些许贡献。

 这个时候,雍正的目光已经落到曹颗身上。

 旁人不晓得,他却是记得清清楚楚,这玉米与苞谷之所以在河南得以推广,还是曹缅丁忧时农耕引起的因果。

 现下,面对这济世之功,曹缅却面色平静,没有半分得

 肯做实事,又不伞功。确实是老实本份人。

 ,万

 雍正本就对曹缅印象好。现下见他如此。反而不想匿下他的功劳,笑着对众人道:“河南百姓,当谢曹缅。若不是曹缅留心,这苞谷与番著也不会上至天听。”

 众人中。只有曹颗与十三阿哥年纪略轻,三阿哥也是中年,其他人都过了半百,几位大学士更是白苍苍。

 见雍正如此盛赞曹颐,没有哪个嫉妒。只是看着曹颐,羡慕曹寅留下这么个当用的好儿子。

 这夸得有些过了,曹颐可不敢应承,要不然回头对景就是错。

 他躬身道:“微臣不敢贪天之功,是先皇与皇上隆恩,才使得河南百姓承受福泽。”

 雍正见他不骄不躁,更是满意,寻思是不是要晋升曹颗。可曹颐而立之年,就跃居二品,已经是显位,再升则尚书了,还是资历有所不足:“曹颐之功,不可抹灭,著给与世袭三等轻车都尉。”

 曹颐听了,忙跪下谢恩。

 三等轻车都尉不算什么,他孩童时就得了这个爵位,难得的是“世袭”二字。

 如此一来,除了嫡长子天估,他的子孙,还有一支能得了世袭爵位。

 雍正最近封赏四方,隆科多加了太保,年羹尧封三等公加太保,年遐龄加尚书衔,十三阿哥的庶长子封了固山贝子,成为皇侄中除弘哲之外。第一个封爵的阿哥。

 所以,曹颗对今的赏赐,面上惶恐感恩,心里很是坦然”

 泪奔,泪奔。月票呢。俺就一张,投给自己了,大家也点点月票吧,好不?
上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