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华人(上)
赵旉的办法也是给汉人之上再设定一个上层的大民族,不过不叫中华民族,而叫“华人”而且他借鉴了孙中山先生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一事上的经验教训,给“华人”这个“新概念”设定了明确的界定标准,不但是赵旉记忆中那个“中华民族”所无法比拟的,也比历史上的那个“华人”的定义更加明确。 看 。
历史上也有华人这个概念,但界定其实是模糊的,相对来说最精确的论述是中国公民(不说是中国人,是因为“中国人”这个概念一样有些模糊,往往被当作华人的同义词来用,并不仅限于其本意中国公民。)、或是入籍他国的原中国公民及其后裔,可实际上却未必十分准确。举例来说,如果是汉族,哪怕与其他民族通婚,只要父亲都是汉族,而且外貌特征看上去依然是东方人的模样,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东北亚人的模样的话,那么不管他们在海外定居了多少年,依然会被视为是华人,他们自己是否这么认为不好说,也许是群“香蕉人”可别人肯定这么认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会这么看他,要不然为什么某个连汉语都不会说的华裔科学家拿了诺贝尔奖,国内也会大肆宣传呢?毕竟一个人的民族界定,并不是看他自己如何认为,而是要看其所处社会环境中主
人群的看法,所以即使是连汉语都不会说的“顶级香蕉人”也必然是华人。
但问题是,中国不仅仅有汉族这一个民族,即使是历史上那个因为旧中国丢失大片领土二令在民族数目少了一些的新中国,也有五十六个民族之多,虽然其中有一些民族是建国初期错误地从汉族或者其他大民族中行政
地分割出去的,但实打实的也怎么得有三四十个,而且其中也并不全是黄
人种,比如说俄罗斯族,除了生活在中国,文化风俗受到一点影响之外,外观上与他们北方的同胞并没什么不同。也正因为这样,如果是中国籍的俄罗斯族在海外某国入籍,是否会像海外的汉族人那样被称为华人就很难说了,就算第一代被当成华人,两三代后也会被当成西方白人来看待,特别是入籍地为欧美诸国的时候。但是不是中国少数民族到了国外就一定不会被称为华人呢?这倒也未必,不说汉化程度较深的壮族人、满族人,即使是汉化不深、甚至大部分人都不会说汉语的鄂伦
等族跑到海外,一样会被归入华人的圈子,那“华人”这个人群判定的准确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赵旉一直都是一个求知
很强的人,早在上辈子他就对此作过归纳分析,当时就发现了一个规律。移民海外以后最容易失去对中国的归属感、而不再自认为、或者是被认为是华人的民族,除了人数其实极其有限的俄罗斯族之外,就数朝鲜族、京族(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也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值得一提的是,越南是东南亚最典型的民族国家,虽然与朝鲜、日本、德国这种更加纯粹的单一民族国家相比还有所不及,但因为京汉两族长期对立,所以当事情与汉人有关的时候,越南人往往异常团结,不亚于真正的民族国家,这一点在历史上被多次证明。)、蒙古族和几个穆斯林民族较为突出了(注1)。这些民族虽然汉化程度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那便是世界上存在着以该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单一民族国家(必须是“单一民族”国家,西南的那些少数民族就是因为这一点不
足,才没什么分离倾向,很多人都知道,东南亚几乎全是多民族国家,而且大部分国家内部的民族矛盾都颇为尖锐。),而且必须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像锡金不丹那种又小又穷的国家就算存在,也没什么用处…
其中蒙古族是个比较特殊的例子,虽然有自己的民族国家,但该民族居住在中国的人数却远远多于外蒙古,何况外蒙古也是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虽然蒙元时期蒙古族曾经盛极一时,但时间太过短暂,其后的历史上从未出现真正统一的政权,连外蒙古也是在外力的介入下**出来的。因此其中来自于中国的蒙古族公民即使到了海外,大部分人还是会自认为是华人,而外界对此也觉得理所当然。
注1:其中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几个民族情况和朝鲜族这三个民族还有些不同,必须专门说明一下。由于穆斯林超强的抱团
,这些民族的中国人在海外长久居留后虽然也很可能失去华人的身份,但却不是作为国内划定的某个民族,而是统一当作穆斯林来看待。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穆斯林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回族虽然正因信仰伊斯兰教而得名,却因为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黄种人(至少外观上更像是黄种人,这一点与维吾尔等白种民族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在国外的穆斯林社会中,黄种人是被歧视的,地位甚至比不上黑种人,所以他们想要融入那个圈子十分困难,因此回族人就算信仰再怎么虔诚,到了海外长久定居下来以后,外国人也首先认为其是华人,其次才是穆斯林,何况现在的回族人执行教规没有解放前那样严酷(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穆斯林是不准和异教徒结婚的,子女也必须无条件地信教,另外还有不准吃猪
等诸多
忌,否则会遭受
石砸死、砍手等酷刑,但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虽然有些过分优待,可毕竟不像解放前那样允许教法**于国法之外,而且想要当官就不能信教,因此现在的回族人与包括**员这种无神论者在内的异教徒通婚的不在少数,吃猪
的就更是见怪不怪了…),国内不信教的回族人已经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