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宋 下章
第五百一十一章更好的提议
 再想到自己的子孙之中并无杰出人才,老骥伏枥的乌林答石土黑终于放弃了借势崛起、在关外与大宋的势力分庭抗礼的想法,除非大宋自己放弃女真故地,否则他是决计不敢生出将其窃为己有的念头了。

 不过,单纯的退让又令乌林答石土黑心里有些不踏实,而辛弃疾光芒四的表现则说明其将来必定前途无量,现在又坐拥十余万大军,若将高丽、乌林答等听其调遣的各路盟军也算上,更是多达二三十万,石土黑的小女儿乌林答丽这些天来又与其走得较近,乌林答部的老酋长便很自然地动了与之联姻的念头…

 乌林答丽虽然冰雪聪明,但她深知自己根本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所以对于婚姻的事一直都听任家人安排,不想这些也许反而更快乐一些。但她也早到了少女怀net的年纪,在与辛弃疾这样出类拔萃的少年多次接触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微妙的情愫,虽然民族不同,但与她当初计划中的那个未婚夫相比,年轻英俊(完颜褒现在已经35岁了,而且长相也不算出众,至少比他的前任完颜亮差得远。)而又没有精神问题的辛弃疾吸引力显然大多了。

 然而,两人的关系才拉近了一点,辛弃疾却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乌林答丽,这令自负天生丽质的她有些难以接受。一开始乌林答丽还以为这只是因为自己是女真人,而辛弃疾对于这个一度差点令大宋亡国的民族心怀成见,但很快她就知道不是,因为辛弃疾私蓄的十几个侍妾(注1)都不是汉人,其中女真妇女更是占了多数,虽然以二三十岁的成shu女子为主,却也不乏和自己一样青netv。一向自负美貌的乌林答丽对此十分不忿,因此便愈想方设法地接近辛弃疾,但辛弃疾却反而愈疏远于她,令这个美丽少女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所以乌林答石土黑的联姻提议被辛弃疾当场拒绝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他说得很客气,乌林答丽人间绝,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大队长所能匹配的,但是乌林答石土黑还是一脸铁青。可似乎是为了表明他说的是真心话,辛弃疾又随即表示,他认为普天之下只有他们大宋的摄政王赵旉才能配得上这位佳人,因此他准备将其作为最珍贵的礼物献给自己一向崇慕的摄政王陛下。

 在人家父亲面前说要将他的女儿当礼物送人,辛弃疾这话显然说得很不厚道,但乌林答石土黑却在短暂的惊愕过后却是一阵狂喜。与辛弃疾这个冉冉升起的新星相比,大宋的实际统治者、那位摄政王大人显然是更加值得联姻的对象,而且乌林答丽的姐姐乌林答香也在赵旉的后宫,姐妹俩正好可以彼此声援、方便固宠。至于赵旉看不上乌林答丽的问题,石土黑想都没想过,这个丫头人见人爱,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要不然他也不会比对亲生女儿还疼。不过,想起乌林答丽的身世,乌林答石土黑还是有点犹豫,一旦真相出去,那可是欺君之罪,至于是否作孽,他倒并不怎么在乎,石土黑虽然很喜欢乌林答丽这个小女儿,但家族与部落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若他连这一点都看不透,当初也不配成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劲敌。

 注1:在历史上,辛弃疾是个不得志的英雄与伟大的词人,但人无完人,史书中也记载了他的三个缺陷,即残暴、贪财(其实是指贪污,贪财不算缺点。)和好。所谓残暴,是指辛弃疾处理公务时,只要有理由杀的人他全杀了,与南宋宽仁的统治作风格格不入,这令南宋君臣十分反感,他长期郁郁不得志,与此关系最大,但他这种习惯的产生,很可能因为其在沦陷区出生长大,自然深受胡风影响,就如同明初受蒙俗影响,殉葬一度盛行,未必是他个人的品质问题。

 至于辛弃疾是否贪污,史家一直争执不下,但至少他很有钱这一点是证据确凿的。历史上由于屡屡受到排挤和冷落,辛弃疾有十八年的时间是失业的,其间没有任何合法收入,但在此期间,他却有钱修建连理学宗师朱熹都叹为观止的豪华园林,而且一直过着十分豪奢的生活,被人指斥为“杀人如草芥、使钱如泥沙”虽说宋代官吏俸禄较高,但辛弃疾的官位却一直不高,以辛弃疾任职期间获得的俸禄和他一生的花费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所以很自然会有人认为他当官横征暴敛(虽然大多有法可依,但在辛弃疾一切从严的执政路线下,被其弄破产的豪族与中产之家也的确不少,问题在于这些抄没得来的收入辛弃疾是用到正事上去,还是自己伸手了。)的过程里中私囊了。

 也有为辛弃疾辩解的,理由主要是两条,一是辛弃疾与他的岳父在北方就很有钱,所以完全有能力自己出钱维持豪奢的生活,但辛弃疾南归的过程中显然不可能带出多少财产,所以这个理由不太可信;二是辛弃疾南归后部属被朝廷收编,自己也改任文职,因此朝廷给了他几车黄金(估计是金银的统称,否则也太多了,文言文中常有用“金”来统称金银乃至单单银子的做法,例如“千金”指的不是一千两金子,而是一千两银子。)作为补偿,这倒是很有可能的。在解除大将军权的同时给予经济补偿,是南宋的传统,而且当时仍然掌握实权的太上皇赵构十分喜欢辛弃疾(倒是很像汉文帝对贾谊的态度,欣赏却不重用。),多给一些也算顺理成章。

 但第三个短处好,却是确凿无疑的,光是见于记载的侍妾,辛弃疾就有九个,甚至即使他年迈之后依然食不衰,而且还有将其送人的记录,还不止一次,当然,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我们不可以太过苛责古人
上章 医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