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下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思想与教育
 readx; 袁本初的战争潜力是巨大的,就算是在他死了之后,三个儿子依旧共计三十余万大军,打来打去了好多年。

 然而高远得出现,打了历史的进程。

 袁绍多次败给高远后,总结出了经验。制定了先取中原,后剿高远的策略。这三十万大军在官渡-小沛-下邳一线。刘备的两座孤城已经风烛残年,而曹心惊跳,叹息,不该去攻打高远。

 不过对于高远来说,渡过最艰难时期的他,难得进入到了平静期。

 在河内的科举‮试考‬成功开考。

 放榜那天,河内郡城内人山人海,都是看中举的。

 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那都是去给中举的报喜。鞭炮齐鸣,自然是高中者庆祝。

 中举的披红挂绿骑马游街,更是不在话下。最后来到高远的府邸里,见面就是三叩九拜,直如同见皇帝一般。这来自于高远为寒门士子带来了出仕之道,此法赢得了寒门士子的心,寒门士子感激涕零,发誓效忠不在话下。

 三后,州牧府,议事厅。

 高远堂上就座,左手司马懿、徐庶带队,右手张辽、赵云挂帅。

 徐庶作出了工作汇报“主公,三百二十八名各级官员,已经开始赴任,最远的五内也能够到达任上。”

 高远颇为欣慰“相信这些有能力之人到达地方后。地方建设就能够步入正轨,并上一个新台阶。”他这几有所想,道:“我准备重建治下的御史台。监察各级官员,严厉打击以权谋私,玩忽职守,贪污*等行为。这件事情,就叫给辛毗来负责。”

 高远的治下经过改革后,士族没有了,收入那是暴增。

 然而高远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明白。没有奔头就没有劳动积极。因此他并没有断了人们致富发家的路,还开科取士给与所有人当官掌权的路。相信还会有良田万顷的富豪出现。但是这些富豪就不会有士族特色了。反而有后世特色,税是要足额缴纳的。并且,官方将会根据情况,制定类似最低工资、地租等。这些人也就不会成为万恶的地主,而只会是开明绅士。

 高远富有后世特色的执政理念,令司马懿等人十分钦佩。比如耕者有其田,比如高薪养廉。一方面百姓富裕,府库收入增加,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官员的待遇,体现出了主上的关怀。

 高远重建御史机构,意图在与清明吏治,自然得到手下的支持。

 随后陈琳提到了一个问题。“主公,三百余人中举,而还有四千余人没有考中。许多人难免有些怨言。属下想,这些人也是能够识文断字的,若是能够安置,一定十分有利。”

 高远闻言微微点头,来到这个时代久了,他当然知道九成九的人都是文盲。目不识丁。人民目不识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简直就是毁灭的灾难。为什么后世百年,科技发展迅速,那都是普及教育的功劳。

 为什么后世华夏几十年就追上了世界的脚步,因为扫盲成功了。

 虽然高远只有一州半的地盘,但普及文化知识,也是重中之重。

 高远说道:“孔璋说的不错,既然这些士子来了,就要留下。这些人的知识汇聚起来,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你们看,如何安置这些人?”

 这可是四千多人,那里有地方安置这么多人?似司马懿、徐庶,也是紧皱眉头。

 议事厅中,因此沉寂下来。

 司马懿等人的思想受到时代局限,想不出来。

 但高远思想却很奔放,在一千八百年前就普及教育,这令人十分激动和期待,哪怕最后没有完成霸业,就靠这政策,也能在历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全民教育的启蒙者,这头衔绝对够硬。

 因此,高远的思路更加开阔,他首先看向赵云等将领,道:“文远、子龙,你们说,若是士兵们识文断字,战斗力是否能够得到提高呢?”

 张辽等人对视一眼,张辽急忙起身,行礼道:“主公,若是士兵皆能识字,自然就能够研习兵书兵法。为将者,之所以能够为将,武勇之外,懂得兵法才是最关键的。我军将士是不缺武勇的,那岂不是…。”

 众人大惊失,岂不是全都是将才了!

 当然,这将才多是小将,但小将也了不得呀。

 这边呜呜呀呀杀出去数万小将,个个会排兵布阵,战斗力绝对爆表。

 赵云昂起身,一礼道:“士兵们认识字后,紧跟着就能够一起学习兵法。对于行军布阵就更加有深刻的认识,军队的战斗力,绝对会上升一个新台阶。”

 高远笑道:“咱们有五万主力军队,一人教导五十个人,这就能够安置一千人了!”

 众将大喜过望,谁不想手下有文化,谁不想带有文化的兵。

 高远又道:“另外,我准备设立随军教导员职位,以百人队为单位,这些教导员负责士兵的思想教育,思想安抚等工作。而像你们这样的主将、主官,只管作战,就不用在为后勤、士气等事情分心了。”

 众将更加欣喜,这激励士气,安抚士兵也是要务。许多时候,主官多考虑军略,这专门有人去教导,就再好不过了。

 “主公,还有三千人呢?”陈琳提醒道。

 高远又笑道:“这个好安排,各地劳改所,是需要人去思想教育工作的。各地可以成立学堂,我想,作为父母,他们一定会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并且,那些有志向的成年人。也会充实自己。此乃全民教育!”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国大计。教育为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众人彻底失在了高远后世的著名词汇之中,并傻眼了。

 有文化知识的好处,谁都知道。众将十分高昂,而司马懿这些人,就想的更多了。这全民教育下来。就算是彻底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然而人才辈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一项政策。必定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

 得民心者的天下,高远能够屡次击败袁绍、曹,归结底,是因为治下的百姓。全部支持他,因此士兵作战勇猛,以少胜多。

 司马懿又担忧道:“主公,就怕这些士子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

 高远点头道:“自然不能让人平白无故去做,这样就算做,也会消极怠工。今后,但凡是接受并进入这些岗位的士子,统称为公务员,也就是官方招募的公事劳务人员。每一年会进行考核。当又一次科举‮试考‬之时,这部分人将得到加分,将会优先录用为官。”

 司马懿等人不断点头。十分钦佩高远能够想出这一整套完善合理的政策。

 于是,高远开始在自己的治下的民间推行全民教育的政策,军队内推行教导员制的思想教育工作。犯人劳改所也推行思想教育工作,以便让这些失足的人,能够重新回归社会。

 消息传出,治下百姓一片沸腾。以前。士族控制权柄,他们可不想让百姓学有所成。在这个识文断字都是上等人的社会里。百姓谁不想学习学习,就算自己不学习,也要让子孙学习,将来好出人头地。

 因此,高远的威望在民间暴涨,人们纷纷唱诵“他是百姓的大救星!”

 有司马懿这些贤才之士,高远制定的方针政策,顺利的开始在他的治下施行。

 高远提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国大计,教育为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为国为民的话语,被写在了雨后笋般出现的学堂墙上。

 九月的第一天,寒门士子李墨,在河内郡李家庄学堂,来了他第一批学生。

 这学堂原本是一家士族大户的,正好拿来用。

 一群稚的小学生们,第一次走进学堂。就见正堂挂着两个画像,一个是和蔼可亲的老头子,胡子特别长,特别白那种,不过,小学生们不认识。

 而另一个画像上,一人骑在大红马上,手拿画戟。

 “哇,这是高将军!”小学生们兴奋叫道。

 高远的画像怎么和孔圣人并列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百姓纷纷要求,要为高远画像,摆在孔子画像旁边,要让子子孙孙记住,是因为高将军,才有机会上学。又有寓意,虽然孔圣人传下了知识,但是,是高将军真正将这些知识传给了万民。

 在李墨的带领下,小学生们拜在高远画像前,稚的声音,却是昂中大声念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国大计,教育为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念完三拜,随后,才拜孔子。

 这只是一角,高远治下都是类似这样的情景。高远的形象,因此深入到全民心中。就算是小孩子,也是知道,没有高将军,就没有现在的生活。很多人的想法,皆是学成文武艺,保护高将军。

 另一方面,九月的第一天,河内郡,大牢。

 几十个犯人,在狱卒的押解下,带着手铐脚镣,走出了昏暗无光的地牢。由于在地牢太长时间,一见太阳,竟然还不习惯,眼睛都睁不开。

 这些犯人里面,有三人受到了重点照顾。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被俘的许褚、李典、乐进。

 当他们的眼睛适应阳光后,便就发现,已经出城来到了郊外。

 十围大的许褚,这段时间由于得到了强迫减肥,围也少了一围,脸也没以前白了,左右看了看后,冷哼一声“这是要处决咱们吗?也好,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汉子!”

 ps:感谢:氵回嗳投出月票。

 。。。
上章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