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贝尔蒙多
李明峰刚送走弗兰克,就立刻坐轿子到东郊民巷的法国公使馆去了。李明峰是大清有数的实权派,法国公使也不敢大意,亲自出门
接。
“尊敬的太师阁下,能见到你真的很高兴。”出来的是一个只有三十岁左右的年轻法国人,李明峰知道,这就是法国公使贝尔蒙多。
贝尔蒙多是三年前刚上任的,和李明峰接触不多,只是在两年前观看过常胜军在天津的阅兵,所以他对李明峰十分尊敬。这也证明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先要有强横的实力。
“公使阁下,自从您继任以来,我也没有机会拜访您,今天刚刚得到空闲,正好前来看望。”李明峰对贝尔蒙多也很客气。
任何一个欧洲强国,都是李明峰得罪不起的,老李虽然很自傲,但是法国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既然是来求人的,李明峰使用的也是法语。
两个人寒暄了几句之后,一同到了法国公使的大办公室。办公室内已经有四个人在了,这四个都是法国人,也都穿着军服。
“太师阁下,清国有句古话,叫做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想您今天来,也是有事情要说的吧?”贝尔蒙多既然是做公使的,汉语水准自然差不到哪去。
就在今天早上,李明峰还在嘲笑弗兰克不够爽快,现在老李又被人家嘲笑不够爽快了:“呵呵,这几位将军是否能回避一下?”
贝尔蒙多点了点头道:“好的,罗兹将军,还请您带着几位将军下去暂避一下吧,我和太师阁下有事要谈。”
这几个军官应道:“好的,你们聊。”
李明峰听到罗兹的名字,连忙道:“慢,没想到这位就是罗兹将军,我说的事情也和罗兹将军有关,将军就请留步吧。”
罗兹有些惊讶的道:“哦,太师阁下也有事要和我说?”
“是的,是的!”李明峰连忙道。
这时,剩下的三个军官已经退了出去,李明峰也就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了,直接说了来意。
“我听说,法兰西在朝鲜吃了亏?”李明峰说的很直,让贝尔蒙多和罗兹有些尴尬。
罗兹先说道:“不算吃亏,我们的目的就是教训教训朝鲜土包子们,虽然阵亡了四十几个将士,但是我们也给了他们足够的教训!”
李明峰心中暗骂,你们是要去推翻人家政权,并且扶持傀儡的,战略目的没达到,当然是失败了。罗兹明显是避重就轻,就凭法军的武器装备,无论怎么打损失肯定要小于朝鲜。这根本不能成为法军自豪的理由。
要比这个,英国更应该自豪,英国人在非洲的一次战役上,总兵力只有五十多人,不到两个排。这五十多人被五千多人重重包围,五千多敌军都是悍不畏死之辈,发起疯狂攻击,结果这五十多个英军以零伤亡的代价,歼敌三千多,灭掉了这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国家。
当然,李明峰不能当面嘲笑法国人,老李很感概的道:“法兰西帝国纵横全球,凡是冒犯帝国威严的,都被灭国了。现在朝鲜人这么挑衅法兰西帝国,难道罗兹将军和贝尔蒙多阁下就不想复仇吗?”
罗兹是主战派,一直要求进攻朝鲜,为死去的士兵报仇,也为法兰西帝国洗刷
辱。但是法国在远东地位最高的是贝尔蒙多,这个只有三十岁的公使却认为应当放弃进攻朝鲜。
在罗兹热情的目光注视下,贝尔蒙多摇了摇头道:“打朝鲜,得不偿失。”
李明峰早就知道了法国人的态度,所以很镇静的抛出了自己的
饵:“根据我的情报,朝鲜国库现在有白银不低于五百万两!”
罗兹听了这话,脸上有些
红,很显然他动心了。但是贝尔蒙多脸皮略微一
动之后,立刻,又深深的
了口气,然后道:“五百万两白银确实不少,但是帝国的军队又不是雇佣军,纯粹为了银子作战。”
英法列强海外的军官有很大的权力,因为军队远离本土万里,无法随时接到中央政府的指挥,所以这些军事指挥官有权临时决定战争。也为了刺
这些军官为国家开拓殖民地的积极
,英法都规定,在攻占一个国家之后,军官和士兵都有权取得战利品。
圆明园里的珍宝的大多数就落在了英法的军官和士兵手中,英法政府反倒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所以根据这个规则,罗兹完全可以依靠这一次战争,获取极大的利益。
李明峰看到罗兹和贝尔蒙多都有些动心,不
继续
惑道:“诶,话不能这么说啊,一支军队要想发展壮大,一个国家要想称雄世界,这都离不开银子。如果法兰西帝国能攻破汉城,我认为贵国所能得到的银子绝不少于两千万两。”
听了这话,罗兹眼中都冒了红光,但是他仍然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哦,太师阁下不是说,朝鲜国库只有五百万两白银吗?”
李明峰笑道:“国库是只有五百万两白银,但是朝鲜整个国家所拥有的白银数量就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了。”
贝尔蒙多问道:“整个王国的白银分散在上千万的老百姓手中,怎么能集中起来呢?”
李明峰解释道:“只要法国攻破汉城,让朝鲜王室处于即将亡国的惶恐之中,那就可以肯定,朝鲜王室无论什么条件都会答应法兰西的。有朝鲜王室的全力帮助,两千万两白银不难弄到。”
说到这,贝尔蒙多已经有些信了,但是仍然有些
惑的问道:“朝鲜是大清属国,太师大人为什么鼓动外国去攻击自己的盟友?”
李明峰笑道:“正所谓,无利不起早,法兰西进攻朝鲜,我当然也是有好处的了!”
李明峰要是说,老子就是活雷锋,专干好事,法国人铁定不会听李明峰的建议。老李要是说,法国人进攻朝鲜,我能跟着沾光,法国人对李明峰的建议就会多信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