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 下章
第八十四章 连环套(上)
 “总司令算无遗策,实在让人佩服;承泰只是觉得还有一人值得提防”陈重现时已是一身戎装,不再作文人打扮了,现在他的身份是南方军区司令部军情处副参谋长;实际上就是谭笑的近身参谋。(顶点小说手打小说)由于谭笑自己对很多事情是早有把握的,所以陈重也很少有机会献策,现在,他觉得谭笑的考虑欠了周到,少考虑了一个人:汪卫!

 “承泰以为,如果委员长在广东过早表明了态度,汪院长一定会表个反态;所以最好是先汪院长在南京先表态”

 陈重一言惊醒梦中人:汪卫这个人物,虽然成事不足但却败事有余!看他一路以来就和蒋介石唱对台戏,甚至在一二八时间初期,他居然成了最强硬的主战派!按谭笑的设计,这次的强硬派是由他自己来演的;要是一不留神蒋介石的温和态度先发了出去,搞不好汪卫倒是先成了抗先锋!看来还得把原先的一些步骤调整一下,谭笑就在车里继续思考起来。

 因为谭笑是住在东山飞机厂一带的司令部,离省政府比较远,所以他赶到会议室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到齐了,就缺他一个,谭笑连忙告罪。

 “风生你就不必怪自己了,我们都住在隔壁呢!”蒋介石心情很不错。就在谭笑来省政府的途中,蒋介石已经不断收到列强各国的各种祝贺和赞誉;他自从上了委员长的位置以来恐怕今天是在列强面前最有面子的一天了。

 “来,说说你的看法,原来你可是一力主张强硬的,现在各军可是真的强硬了啊!”蒋介石的语气虽然没直接表出意思,但是从其一向对日本的退让态度甚至会对一些强硬派将领的弹看,现在如此兴奋,心里明显已经是偏向了强硬。

 谭笑倒是很沉得住气,并不像以前蒋介石一问就答,而是看看杨永泰和其他人有没有话说,直到大家都静静等他发言,才慢条斯理地道:“学生的强硬态度不变不过,对于如何强硬,倒是有些自己的看法如今列强看到这一幕,肯定开心死了;但是也说不定就此把给我们的援助卡住了。哼,这些个外国佬谁会真心帮我们,东西还在他们手上,什么时候运到我们做不了主依学生看,不如咱们就学学老对手日本人九一八玩的那一手!”

 谭笑的意思是,中国就完全翻版九一八日本人的做派,外上就宣称这是一次完全由军人擅自采取的行动造成的后果;当然,为了强硬同时还要对军擅自冲出租界进攻联军俘虏营一事提出严正抗议。反正就是不宣战,什么都留有余地。

 谭笑认为这样一来可以维持着目前平衡的局面,促使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军援承诺的兑现力度;二来给日本人一些面子,别把日本人得太急而被迫与中国直接宣战;三来可以在同时与列强和日本的谈判中左右逢源取得最大的好处。

 他的想法其实是最得蒋介石认同的,不光是因为蒋介石被日本人的太久有点怕;关键是蒋介石早就对列强那套恭维免疫了,虽然有些窃喜,但是他还不会被人捧两句就自己跳到火堆上被人烤。他明白中国目前的状况,虽然看着好像有突然爆发的发展可能,但是实际上自己能完全把握的并不多;中国还是个穷人,没必要被富人夸两句就去争着买单。但是,他现在真正顾虑的是全国目前被煽动得熊熊燃烧的反情绪;如果政府表现太软弱,似乎很难被大众理解,更容易被政敌攻击。

 “我看有个人可以利用”谭笑道:“如果我们给南京发过去电文,要汪院长召开个记者招待会,强调我们的强硬立场”

 蒋介石猛然一醒:对啊!汪卫最喜欢的就是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话,尤其喜欢表达与蒋介石意见相左的看法;如果这封电报一发,估计汪卫就要对大家大谈谨慎处理中关系、冷静应对时局等等;这时,他自己不出面,由谭笑代表军方作个强硬表态,就能把目前的平衡维持住了。如果时局发展需要软,那么汪卫的发言就代表了政府;如果情况需要中国强硬,那么委员长现在在广州,自然是谭笑的态度代表了国民政府的态度!

 于是,大家很快就定好了方案:第一是让汪卫先在南京以行政院长名义开记者招待会,发表看法;第二是在下午,等南京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广州召开记者招待会,就由刚刚飞到的何应钦和谭笑代表军方表示强硬;第三是抓紧时间和列强各国以及日本沟通,在外上取得更多的好处。方案一定,原先气氛紧张热烈的会议室里,立时变得轻松起来,大家也都不急了。

 谭笑慢条斯理地道:“校长,学生最近在两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列强国家的商人都纷纷把战争物资运进中国储存,学生一查,发现有百分之八十是没完税的走私货品,物资的总量除了军火外其他东西比这些国家承诺给我们的援助要多得多”他的话还没讲完,就看到宋子文和孔祥熙二人对望了一下;他接着道:“这些商人学生查过,都没什么来头,只是冲着战争想捞一票学生认为可以借着列强现在有求于我,干脆把这些物资全部查扣了”

 “哦?两广居然有这样的大规模走私?这对我们的税收财政影响实在太大了!”接话的是孔祥熙,他看看宋子文:“我觉得海关应该尽快把这些货品查扣”

 鱼上钩了,谭笑要得就是孔祥熙垂涎那些物资。但是,表面上他还是装出对孔祥熙横一腿很不满:“孔财长,那些走私贩子都有的我看,这些事还是交给军方去办稳妥”

 “不不不,这查走私自然应该由海关来办!”宋子文马上帮着孔祥熙:“难道海关自己的武装对付几个走私贩子都不行?那看来就要重新建立税警团了!”宋子文比较直,说话也比较冲,他是明确向蒋介石表了态:这次查扣物资的大油水,不能再给谭笑了!

 蒋介石一看,宋孔和谭笑又争了起来,而且是关乎如此巨大的利益;一时也不好定夺。正在犹豫,谭笑却似乎是看到他为难,主动退让了:“这样吧,我看呢,谁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法制尊严,谁动手都合理。不如就由海关先动手查扣,然后清点完毕,所有的军火和其他作战物资就由南方军区处理,其他的建筑材料、粮食、纺织品等等就由财政部处理,不知大家觉得如何?”

 为了避免矛盾化,这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了;最终大家妥协,就按此办理。谭笑倒是很配合,直接就拿出一份各地暗查到的走私物品和货主情况清单交给孔祥熙:“孔财长,这里是我军情处做好的调查,现在就全部拜托你了”看似就是把这缉私权全部放弃,实际上就是明告孔祥熙:别想耍小动作捞过界,里头的一分一毫老子清楚!

 在看似分毫必争的纯利益斗争中,谭笑顺利地给宋孔二人设了套,并且二人已经上套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套中的一环,大到可以一举把宋孔集团结束的大套!

 好像还心有不忿的谭笑,接下来没再议这件事了,因为会议决定的事情都有了定论而午饭时间还没到,所以剩下的时间就成了大家分开叙旧说笑的悠闲茶话会。

 谭笑的叙旧对象就是刚从北平赶来的何应钦。他要通过何应钦再下一个套,这个套的对象是蒋介石!

 谭笑把那个中国战略投资基金公司的成立事宜和何应钦做了沟通,很显然,这家以战争得利作为经营红利的公司,在没取得政府首肯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推行得了的。这就需要蒋介石的点头,确认这家公司能够在战争得利中占据的比例。

 “风生希望叔叔能把这份计划呈上去给委员长叔叔知道,现在我自己递上去不合适;目前各地军阀都通过他们本地的报章天天攻击小侄是危险的战争狂了”

 “这个计划,委座很难通过啊”何应钦听完谭笑的计划后,觉得颇为难办:虽说这份计划看着是纯粹为官兵们的战争抚恤等考虑,但是,中国又能从哪里得到什么战争红利呢?除了内战!内战的所得,其实就在蒋介石自己的擭取计划中,这不就是和委员长抢饭吃?

 “小侄的初衷除了为将士们考虑之外,此举还是为了鼓舞将士们要有开疆辟土的雄心,我所盯着的不是内战所得,是日本人、苏联人甚至是列强各国侵占我们的而我们有机会拿回来的领土”谭笑费尽口舌,终于说服何应钦代为呈这份方案。

 何应钦主要是面子上推却不了,在他自己看来这份方案可以通过的机会太小了,甚至是不可能通过!其实,他的想法和谭笑的是一模一样的;但,有时候提一份方案并不是为了通过,恰恰相反,就是为了被否决或是为了被某人否决!谭笑就是要蒋介石否决这份全**人翘首以盼的方案!

 在得到何应钦的允诺后,谭笑就告辞了,连饭也不吃,因为他要去见霍尔。蒋介石当然同意他先告辞去外,现在就是要抓紧时机勒索一下列强。

 霍尔是准备在沙面租界的领事馆里见谭笑的,现在,谭笑还没到;但是会客厅里已经在谈论关于中关系前途的事情了。除了霍尔和他的高级顾问小胖子谢特外,还有两个客人:詹姆斯。邦德和容慧。

 “这么说,中国政府依然不会对日本宣战?”霍尔狐疑地看着容慧,虽然后者是法国盟友的代表,但她和谭笑的关系大家很清楚;而且,戴高乐如果不是顾忌着得罪谭笑的话,早就要换掉这个几乎把越南和广州湾法军仓库偷光的女人了。

 “是的,中国政府不会宣战,谭刚刚开完会就通知我了”容慧道:“所以他非常担心,需要和外大臣先生进一步详谈他的意思是,他会尽最大力量去促成宣战”

 “中国不宣战,我们照样会赢得战争”霍尔道,他也和“M”或者戴高乐一样,被谭笑的竹杠敲得牙的,他不想再被看成肥猪了。

 “当然,我毫不怀疑这点,包括我的谭也一样但是,当大家轻松取胜后,按照国际惯例,宣战国会得到很大的好处;如果中国不宣战的话,将会被排挤在圈子之外,无论它在暗地里给盟军提供了多少帮助谭的意思是,这些宣战国里有一个他很讨厌的家伙叫苏联”容慧的话挑明了:苏联如果在瓜分战利品的时候要的代价很高呢?

 事实上,这就是列强一致强迫中国宣战的原因之一:苏联除了那几艘微不足道的战舰外,它还承担了单独对抗日本陆军的全部责任,所以,毫无疑问他应该获得最多的战争红利。但日本很穷,基本上没什么可以赔偿的,如果中国不宣战,这笔苏联人要的红利就极可能被苏联人蛮横地加到中国头上苏联一旦拥有东北,那将是怎样的局面呢?苏联再不用依靠那条漫长的远东大铁路来向远东输血,并且在远东有了现成的工业基地和出海口!

 当这个丑陋贪婪的红色巨人第二条腿站稳,他就会站起来,会非常严重地威胁到整个自由世界的安全!

 中国必须宣战!这是列强暗地里的决议,无论如何要迫使中国加入到他们的阵营!但是,中国在和日本人发生了如此大规模战斗的情况下,居然还不肯宣战?!还是,这又是那个卑鄙的谭笑讹诈的新伎俩!?

 这时,秘书进来向霍尔悄悄讲了两句话;霍尔似乎是狠狠地下怒气,但却非常的无奈:“容小姐,你的那位未婚夫已经到了可是他坚持要求整支卫队全副武装进入租界你看这”霍尔很无奈,谭笑进不来,因为他不肯解除武装;虽然守卫的英军都知道他是谁,他和外大臣的约会;但是,谁都不能破坏租界的规矩!

 第三个套,谭笑设的,他故意要在这个时候把他和列强的关系弄得有点僵;只有这样,列强服软的时候,才能要到最好的回报。很快,宋孔等人的行动以及日本人的雷霆一击,列强只能来求自己;时间不远了,连一周都不到。所以,他今天很傲慢。

 “好吧,武官先生,请转告尊敬的外大臣,如果要和我商谈,请移驾我的司令部!”谭笑讲完之后再不理那个领事馆武官,一挥手,全队回家!

 该带到的点明的内容,容慧都办了,他来,其实就是为了这一出,就是为了作秀!他很忙,下午还有一个重要的记者招待会;一个由何应钦和他两人主持的大会,他第一次真正以中**方最高级别将领公开和全世界新闻界接触的大会。而且,他还要赶回司令部,对军情处下达一系列的行动命令;因为还有更多的套,都要下了,这次,他要算计的人太多。

 谭笑回到司令部的时候,得知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威廉。斯坦德利竟然到了他的司令部,不大吃一惊:不是那支舰队的交接有变化吧!?

 斯坦德利到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带过来了一份儿戏般的官方文件:罗斯福同意了美国海军和谭笑的赌约,那艘船台上的约克城号航母!

 天啊!原来国际政治竟然也有这么疯狂的玩笑!谭笑心里直乐:罗斯福要是赌输了,会不会被撵下台呢?他飞快地在那份美其名为可能援助的计划上签了名。

 “对了,将军阁下,请问你们的舰队什么时候能够到达?”谭笑问道:“你知道,那非常重要,政府对和日本人宣战还抱着非常犹豫的态度也许,我们还要多做些工作。”

 “你们的政府还不肯对日本宣战?”斯坦德利感到很吃惊:上海那么大的军事行动居然还是没能让中国或者日本主动宣战?

 “是的,今天早上的会议也许,现在南京的记者招待会上已经出新闻了我是个军人,我爱我的祖国;有时候,在我认为值得的时候,我会不惜代价赌上一票!”谭笑看起来有些激动,大概是被政府中的软弱派给气的:“我需要盟友的帮助!非常大的帮助我想再和日本人来一场,在厦门!所以我迫切需要海军!”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谭笑向美国人提出了他的要求;除了一大批的备战援助外,他要求这次送军舰来的美国海军人员到了后全部换上中国海军服装,对外宣称是外籍教官,实际上,在必要的时候替谭笑打仗!

 疯狂!这个家伙竟然为了达到对宣战的目的,不惜和亚洲最强大的海军打舰队战!斯坦德利内心兴奋异常,虽然他做不了决定,但是他自己是赞成的。如果中双方再来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并且出动如此庞大的舰队,中国或者日本还有不宣战的可能吗?!

 “是的,我已经打算这么干了!”谭笑道:“不能让那些软弱的家伙毁了我的国家!我必须要做点什么对了,那支舰队的实力还不够,我想再租借一批驱逐舰!你们现在有多少驱逐舰?我想再借用三十条甚至是一百条,如果美国有的话”

 “这家伙想干什么!?打台湾?一定是!这样中国政府一定要宣战了!”斯坦德利心里狂叫:“好家伙,真敢干啊!”他压抑着内心的兴奋道:“我会尽力去帮助说服我的同事的,将军,我佩服你的勇气和尊敬你的民族情感”斯坦德利自以为猜到了谭笑的目的,并且给了谭笑一些恭维;但他说的是实话,他会尽力说服舰队把更多的驱逐舰派给谭笑----除了对付潜艇,做一些护航任务,驱逐舰还有的最大的用途就是运载精锐部队进行突击的登陆,难道谭笑还能让驱逐舰去和日本舰队作战?这个狡猾的家伙,但是,他的计划被我猜到了!斯坦德利心里充满了骄傲。

 “本来,舰队今晚就能到达,舰队的意思是等明天早上举行一个隆重的交接仪式我看仪式就算了,就让他们今天晚上到吧。我尽快完成交接手续,然后,我尽早赶回去,尽量促成租借驱逐舰的事情。”斯坦德利想到了最有效率的安排。

 “非常感谢!我盼望着那一天尽快到来我指的是驱逐舰,噢,对了,他们三号能到中国吗?”谭笑看起来真的很焦急。

 看来中国人很快就要行动了!斯坦德利心想,他决定尽量足谭笑的要求,三号以前把驱逐舰队全部开到中国来。

 攻击行动确实很快就要进行,但是,不是中国舰队;谭笑的要求,是为了尽可能地调离美国人的驱逐舰,那些和战列舰相比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蚂蚁;他给美国人下了一个套,足以让美国舰队沉到地狱的套:他要为日本舰队的潜艇开路!

 等送走了斯坦德利后,谭笑就赶去记者招待会的现场了。他拿起那份秘书给他拟好的发言稿开始备稿,但是他刚看了开头,就不摇摇头,把稿件进公文包开始闭目养神。谭笑要在会上发言的东西根本不用那么啰嗦,他就要说一句话:“如果我能做主的话,就对日本宣战!”

 (作者:总是发觉还有些东西没代清楚,所以还是没开战看来要打一仗得准备太多东西了昨晚就写好半章,今天中午才有空补完整,忙,没时间,今晚又要加班了,否则明天得断多给点推荐、收藏鼓励一下吧!)
上章 抗日之英雄莫问出处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