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末之雄霸天下 下章
第107章 女权解放运动
 冬日的苏州并不像江北的那般寒冷,阳光直下暖融融的反倒十分的清怡人。

 晏玉婷和潘巧玉此时就是苏州时尚界的风向标,城内刚刚解开束缚的女子无不向她二人看齐,她们今有什么新的服装穿出来,明大街上的女子便都是这般的装束,如此这般还多亏了晏玉婷。

 晏玉婷的那个妇女主席的位子可没有空闲过,她不但早已把妇女组织发展到了整个苏州府的各个角落,而且还有向清字军所占城市蔓延的趋势。

 为了提高妇女的权利,晏玉婷可是绞尽脑汁。先是让乔志清劝说梁桂芬在华兴书院招收女学员,但因为梁桂芬对此事一直不十分热心,老头子虽然开明,但毕竟是接受男尊女卑思想长大的,所以华兴书院前后只招收了不到一百名的女学员。

 晏玉婷一气之下,整着乔志清,最终让他专门从军费中下拨了十万两的款项,按照华兴书院的规模,在城南新建了一所专门进行女子教育的学府,取名为“华兴女子书院”

 和乔志清一样,晏玉婷也只是女子书院的名誉院长,院长由一位和冯桂芬齐名的人物担任。

 那便是响彻江南的传奇人物,容闳。

 他是汉族广州府人士,贫农家庭。少年时入美国教会主办的香港马礼逊学校读书。道光年间随校长布朗赴美留学。咸丰四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留学生。其后回到中国,正赶上轰轰烈烈的天平天国起义运动,他出于对太平天国的同情,还亲自到南京面见过洪仁玕,并向洪仁玕提出组织现代化军队、设立武备学校及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建议七条,并表示如被采纳,愿为太平天国效力。洪仁玕赞成其建议,但碍于形势,无法实行。

 容闳失望所归后,便弃政从商,任职于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潘记洋行入驻苏州后,宝顺洋行也适时在苏州设立办事处,容闳也时常往来于苏州和上海之间。

 乔志清在苏州的新政容闳看的清清楚楚,那些新政有的甚至比他心中的政治理念还要进。但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海归学子,出于谨慎的考虑,对乔志清一直处在观望状态。

 乔志清邀请了容闳好几次,准备委以重任。他也只是礼貌的应付,每次总是婉言拒绝。

 后来苏州女子书院成立,乔志清便把容闳推荐给了晏玉婷。不住晏玉婷的再三恳求,容闳终于在宝顺洋行辞职,出任华兴女子书院的第一任院长。

 晏玉婷可不像乔志清一样拉不下面子,容闳一不同意,她便****邀请一。任容闳再是铁石心肠,也架不住一个绝代佳人的再三恳求,而且出任女子书院的院长也没有什么政治风险,即使乔志清倒台,他也不会受到牵连。

 因为容闳的关系,华兴女子书院一时名声大震,其招纳的女子学员第一期便有数千人之多,让整个江南都为之一震。

 苏州也在此时掀起了一股女权解放的运动,被压抑了数千年的女子猛然去掉脖颈上的枷锁时,那种对自由的追求和珍惜比男人还来的猛烈,苏州城乃至大清朝的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报刊,就由华兴女子书院的学员创办,那学员出身书香世家,姓魏名子悠,祖父正是被后人称作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

 魏子悠从小跟着父亲在上海生活,华兴女子书院创办后,她的父亲魏国栋便在容闳的极力邀请下作了书院的讲习先生,她也就跟着父亲来到苏州生活,并成为华兴女子书院的第一批学员。

 魏子悠在上海的十里洋场长大,自然对洋人的新鲜事物了如指掌,在书院里的思想也最为活跃。她创办报刊的想法,就是由洋人在上海创办的《六合丛谈》而来。这个想法由她父亲转告给容闳后,到得了容闳的鼎力支持,提供给她一千两白银做为启动资金,并为报纸提名为“华兴女子新报”,简称“华兴女报”

 华兴女报的初刊就由容闳亲自执笔,正反两面洋洋洒洒近千字,把中西方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做了一番对比,论述了女子求学的重要,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教育思想驳斥的完无体肤,强调了西学的实用和传统儒学的,主张教育的“全盘西化”

 由于容闳在江南士子中的威望,初刊所印刷的一千份报纸顷刻间便销售一空,上面刊发的内容,瞬间便在江南的文化界掀起一股巨

 第二刊的报纸已经增发为了两份,正反面共四页,每两一刊。报纸的内容上至宫廷秘闻,下至家长里短,无所不包。苏州城中也第一次看见记者在大街小巷中采集新闻,追踪时事。

 因为容闳的提点,报纸的经费问题也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还多有盈利,那秘诀便是广告。

 其中潘记洋行所创办的服装厂,便是华兴女报的重要客户,报纸每一期的头版都有关于潘记新款服装的广告介绍。如果哪家的小姐太太想跟的上时尚,那华兴女报便成为“开门七件事”外又一件必备的东西。

 在华兴女报大获成功之后,华兴书院的士子们自然不甘人后。他们有比女子书院更多的人脉和资金优势,紧随其后的创办了一份名为“华兴时事新闻”的报刊,简称“华兴时报”这份报刊的发起人便是人称“华兴三杰”之一的盛宣怀。

 他已在金匮城主事多,一见到华兴女报便如获至宝,在和两个好兄弟郑观应、伍廷芳合计后,当下筹集了资金,把这份报刊创办了出来。

 首刊当然也是让自己的院长冯桂芬提笔,不过冯桂芬却是恪守中庸之道,言辞也没有容闳那么烈。只是对当今的中西方教育做了具体的阐述,并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教育观点。也就是以传统的儒家学说为根基,以西方的实用科学为富国强兵的辅助。

 若是按历史正常发展,后世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便出于此。也就是主张在维护满清朝廷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自然科学、文化教育等具体方法来挽救满清的统治危机。

 华兴报一经问世便带有强烈的官方色彩,与华兴女报比起来,更多了些严肃的味道。其刊载的文章从来都是中规中矩的时政新闻,并不和华兴女报一样,小道消息飞,连南京洪天王在后宫的私密生活也时常刊文解密,每道消息都成为老百姓们饭后的谈资和笑料。

 值得一提的是镇江一役,由于华兴三杰在军中的特殊关系,华兴报第一次派出了战地记者奔赴前线,把一道道最新的战况时时传回了苏州内。

 苏州的百姓也是第一次以这么近距离的视角参与到这场战役中来,连大字不识一个的出租马车的车夫都人手一张华兴报,见到客人便装模作样的胡乱吹侃了起来“您看华兴报了没?咱大帅的这仗可打的真够漂亮的。捻军在镇江那可是摆下了九九八十一道连环阵法,据说连神仙进去都出不来。可您猜怎么着?咱大帅一到前线,伸伸手指就把那阵法给破了,您说咱乔大帅是不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啊?”

 华兴报也自此名声大噪,销量一举超过华兴女报。镇江一役,华兴报只连载了七天的消息,可仅仅这七天,便有七万份的报纸销售了出去,印刷部的工人也是两班轮换着工作,有的工人甚至因为过于劳累而昏倒在了岗位上。这些报纸甚至远销到了上海,浙江。

 上海李鸿章的淮军和浙江左宗棠的楚军,那将领都是人手一张,整里聚在一处讨论着乔志清的用兵之道。

 李秀成的太平军细作也不用冒险奔波刺探军情,在苏州茶馆里喝着清茶,听着小曲,再买上一份华兴报抄上一段,便是一道情报,给李秀成发回去即可以轻松差。

 乔志清和潘巧玉坐着出租马车到了火柴厂门口,刚下了马车,就有十几个报社的记者手持着速记纸笔凑了上来。除了苏州的两家报社,连上海洋人创办的报刊记者也来凑热闹。乔志清如今已然成了新闻红人,报纸上一旦有关于他的消息都可以大卖。

 “乔大帅,请问您准备时候进攻南京,能方便透一下吗?”

 “乔大帅,听说您这次刚刚由朝廷任命为江苏总兵,请问您有什么任职感言吗?”

 “乔大帅,请问你们清字军的军装是根据什么设计出来的?有什么讲究吗?”

 ”乔大帅,您对目前的局势有什么看法?您认为长贼之什么时候可以平定?”

 记者们满脸期待的紧盯着乔志清的一举一动,都希望从乔志清的嘴里套出有价值的新闻来。

 乔志清对此总是一副微微一笑的表情,耸耸肩膀不做任何的回答,尽量撑起一双有力的臂膀,守护着身边娇弱的潘巧玉。

 身后的亲兵马上在现场布置好安全措施,等围观的人群让开通道后,乔志清才扶着潘巧玉缓缓进了厂中。
上章 清末之雄霸天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