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隔阂
皇室的死士下手向来快速,且极为遵守上面人的命令。既然二殿下吩咐了是明天,那他们就决不会让上面的人活到当天的二十四点。
于是这一天,整个帝都的世家,稍微有点人脉关系的都变得风声鹤唳,一个个都噤若寒蝉。
一直到这场血腥屠杀结束以后的第二天,才终于有世家脸色苍白的走出家门。
无数家族都有意无意的探查这次事件的起因,也不知是不是顾祁墨故意的,总之很快这些被屠杀的家族所做过的事情都被捅了出来。
知道具体原因之后,无数世家将已经伸出去的爪子都悄悄的收了回来。
虽然这些利益很让人眼红,但是今天浮在帝都上空的血腥味却是给了他们一个实实在在的前车之鉴。
纳兰王族,纳兰当代家主的书房里,年过六旬却保养得像个中年人一样的纳兰浩博阴冷着一张脸,将书桌上的东西都扫在了地上。
他的面前站着一个年轻男子,这人的相貌有几分像纳兰家的惯有的精致,也有几分陶阮阮的温和。
这就是纳兰浩博与他的第二任
子陶阮阮的儿子,纳兰家的少主纳兰龙武。
光听名字,就可以听出纳兰浩博这个当爹的,对儿子和女儿不同的期待了。
龙武这两个字,可比什么颜色来得要贵重得多了。
“爸,到底什么事让您发这么大火?”纳兰龙武刚从外面回来,就看到纳兰浩博大发雷霆的这一幕,不由得有些好奇。
“你看看上面的内容。”纳兰浩博示意他看一旁的文件。
这份文件只有薄薄的一张纸,所以纳兰龙武很快就看完了,他眼里惊讶的意味越来越浓“爸,到底是什么人居然敢对依附我纳兰王族的家族动手?”
一提到这个,纳兰浩博就忍不住动怒“除了皇族之外,还有哪个家族敢不通知我一声,就动手除掉我的人。”
纳兰龙武嘴角突然划过一抹深意,他凑到纳兰浩博旁边说道“爸,你说皇室的人是不是太过分了,不管什么事情都是他们拿大头,却连口汤都不给我们喝。”
纳兰浩博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不过他倒也没有动怒,说实在现在的形式,他其实也不满很久了。
现任皇帝陛下顾恒的父亲和他是同一代人,所以他
在自己头上,纳兰浩博还是服气的。
但是顾恒那小子上位之后,纳兰浩博心里就有些不满了。
眼看着,再过几年,说不定顾恒的儿子就再次名正言顺的
在他的头上,纳兰浩博对皇族的不满自然越来越深。
他向来自视甚高,将顾家老爷子当做对手。
可接二连三的,老对手的儿子,甚至孙子都要
在自己头上,这种抓狂的感觉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了解的。
纳兰龙武从小在他身边长大,对他的这个心结可谓是知之甚深,但他并没有说什么。
实际上,对这样的格局,纳兰龙武心里对他的父亲也是很不满的。
眼看着其他同龄继承人都已经接管家族了,可他家老爷子却还死死的抓住家族权利不放手,纳兰龙武每次一出门参加交流酒会之类的聚会时,总感觉别人看着自己的眼神都带着轻蔑的。
他年龄也不小了,儿子女儿都十几岁了,身份却还只是一个继承人。
纳兰浩博完全没有注意到纳兰龙武的表情,就算是注意到了也不会多想。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做为一家之主,纳兰龙武又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对方都应该对他恭恭敬敬,绝无二心。
纳兰龙武摒去心里的不满,恭恭敬敬的说道“爸,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纳兰浩博思考了一会,最后还是无奈的“现在还不是和皇族对上的时候。”
纳兰龙武不可思议的看向他“这么大的事情就这样算了?爸,这件事情如果我们不向皇族讨个说法,那以后还有什么家族肯来投奔我们。”
纳兰浩博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这样息事宁人的做法会让下面的人心寒,跟了他那么多年的几个家族被皇族灭了,他却连个
都不敢放一个。
可是他现在能有什么办法,这件事一旦闹大了,那他们纳兰家族的脸面可就直接被皇族按在地上摩擦了。
虽然他觉得这些家族的做法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他也知道外面绝大多数都是那些多管闲事的人。
一旦这些事
出去,纳兰家会遭受到多少批判,那都是显而易见的。
“你警告一下下面的那些人,这段时间让他们都安分一些,皇族的人在盯着呢。”纳兰浩博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出去了。
纳兰龙武见他心意已决,也只得退出门外。一转身,他就来到了他母亲陶阮阮的房间。
陶阮阮今天的打扮依旧是那种典雅中带着一丝雍容华贵的气息,她正坐在沙发上,面前桌子上零散摆放着一些花卉。
陶阮阮一手持着剪刀,另一手拿着一株花,正在修剪上面的花枝,然后将修剪完毕的花
到了花篮里。
她连头都没抬,只听脚步声就可以判断出来人是谁“心情不好,谁给你气受了?”
纳兰龙武本来满身的郁气一到陶阮阮面前就慢慢收敛了起来,他一
股坐到陶阮阮身边,张口就把刚才在书房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
陶阮阮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但还是不动声
的说道“既然你爸叫你这么去做了,那你就照他的吩咐去做不就行了。”
纳兰龙武郁闷的挠了挠后脑勺,愤愤不平的说道“接受那些家族效忠的时候是他在场,可是现在出事了,他就让我独自去面对那些失望的家族,也真不怕我这个继承人在众人眼里形象不好。”
“啧,好事他去做,坏事我来担。”纳兰龙武伸手捂住自己的眼睛,用嘲讽的语气说道。
“噤声。”陶阮阮淡淡的瞥了一眼儿子,不置可否的说道“隔墙有耳的这个道理,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