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庶 下章
第71章 惺惺相惜
 懿轩见她脸色有些发白,斟茶时,手托着那并不沉重的紫砂壶,却微微有些颤抖,不觉就在心里轻叹了一声。

 “那本王就多谢三小姐的诚意了,只是…”

 他顿了顿,又问:“这茶可有名字?”

 桑梓回道:“就叫君子茶如何?”

 懿轩微一沉,又问:“梅花竹也就罢了,只是荷花也能算的上是君子吗?”

 桑梓将斟好的茶,双手递到他面前,笑道:“世人不都喜欢用‘出污泥而不染’来赞扬君子的品格吗?荷花便是如此,‘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何不能称作君子之花?”

 懿轩将茶送到边,神情陶醉的深深嗅了一口茶香,初闻有竹叶的清淡,虚怀若谷,刚直不阿;细辨又有梅香细细,高风亮节,不畏苦寒;沉了心静品,又有荷香的清幽淡远,圣洁自好…一杯清茶,韵味层层叠叠,清香直达心底,耐人寻味,却又似乎被晨风雨过心灵,让人神清气,心怀高远。

 懿轩笑道:“功夫茶很多人都有许多讲究,三小姐这样巧的心思,倒是第一次见识到,朕…真可以与太后煮的茶相媲美了。

 父皇在世时,最喜欢母后煮的新茶,或用隔年梅花上的雪水,或亲手收集花瓣上的珠,辅以各种香草,不仅生津止渴,还能强身健体。

 那时候,只要得知父皇得闲去了母后那边,我便会紧跟过去请安,御膳房的茶点,比起母后那边,实在是差远了。”

 桑梓噗嗤一笑,品着手里的茶抿说:“久闻太后待人宽慈,如今听王爷这样说,便知王爷与太后的感情至亲,不然,哪里能时常蹭到太后宫里的茶点?”

 在桑梓看来,宫里的嫔妃难得见到皇帝一面,就算是皇后,八成也不喜欢与皇帝独处的时候被人打扰,他能屡次凑在跟前不被嫌弃,可见太后是个有心之人。

 且他口口声声母后,而非太后,可见在他心里,沐太后是极为亲近之人。

 懿轩含笑道:“是啊,太后对皇子们,一向是很宽慈的。”

 不是所有的嫡母,都有容人的心

 暗中瞥了眼她有些苍白的脸颊,懿轩又问:“三小姐在桑家…过的还好吗?不知道那天的事情,结果如何?”

 桑梓勉强勾,那笑容看上去有些辛涩“那天的事,多谢王爷及时伸出援手。至于结果,父亲大概也是想息事宁人吧,深究下去,也不过是像挖烂泥塘一样,挖出一些污秽不堪的事情来,也不是什么有颜面的事情。”

 懿轩点了点头“从桑大人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处置结果,倒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家丑不可外扬,这事深究起来,不管真凶是谁,对桑家的名声都不好,如此便是最好的结果了。”

 桑梓抬头问:“那王爷相信我会杀人吗?”

 懿轩怔了怔,笑道:“人如果真是三小姐杀的,估计你现在就没办法坐在这儿与本王喝茶聊天了。或许早已经抱恙在身,闭门养病了。”

 虽然没有直接说信任她,但他的话,桑梓听得明白。

 如果不牵扯到桑握瑜,而单纯只是她有嫌疑杀了卢嬷嬷的话,以桑桓那样多疑冷血的子,对外大概早已经宣称三小姐“病”了,没准用不了多久,她就会“重病身亡。”

 懿轩自幼见识过太多的明争暗斗,少年老成,看事情那目光似带着毒针般,若观火,什么都看的透透的。

 桑梓重又为他添了茶,感慨道:“王爷说话,真是一针见血,令小女子佩服。”

 懿轩边品着茶,那眼神不觉就深了下去。

 幼时在宫中,他的母亲是皇后,自己又是太子,且深得皇帝的喜爱,那日子尚且过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多少次都差点被那些防不胜防的手段给害的丢了性命。

 现在回头想想,才知道当初太后护着他们,是多么的辛苦。

 沐太后一生行事恪己守规矩,让人挑不出半点过错,一直是天下女子妇德的表率,可唯独在养育子嗣的问题上,却丝毫不肯让步。

 她宁可让人说她恃宠而骄,无视祖宗规矩,冒着被大臣弹劾的风险,也要坚持将他和静菡养在身边。

 可就是这样,在沐太后的严密庇护之下,有好几次,他和静菡公主还是差点死于非命。

 他一直在太后身边长到七岁才搬去了东宫,尽管太后给他的都是身边最得力的宫女内侍,可他还是不敢轻易的随便吃自己宫中的东西。

 大概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使然,就算如今荣登九五,他依然没有吃小零食充饥的习惯。

 那些戒心,说白了,还不就是为了保命吗?

 所以面对眼前这个单弱的小女子,他心中忽然就有了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他很同情她的遭遇和处境,身为男儿,幼时尚觉生存艰难,何况她还是个庶出的,也许这就是他会出手帮她的原因吧。

 不过他相信,桑桓看到那个私印之后,大概以后也不会太为难她了。

 所以懿轩便放下了这个话题,又跟她聊起南边的一些事情。

 可让他意外的是,她对南边的许多事情,比当地官员还要更清楚。

 比如南国有多少田地,旱田多少,水田多少,果园多少,她都能清楚的说出数目。

 南边的商铺,一共有多少家,每年盈利的多少,持平的多少,亏损的有多少,她也能说的**不离十。

 包括河道上,哪些地方是险滩,哪些地方存在隐患,她也都说的头头是道。

 甚至旱路上,哪个地方有山匪,遇到那些人要怎么应付,她都能说的眉飞舞,让人听得津津有味,跟着她紧张不已。

 因着是从百姓的角度去看问题,她对于朝廷政策的利弊,看的更为清楚,分析的头头是道。

 她说商贾因着朝廷政策的掣肘,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她说每年那边的知府,大概收受多少贿赂。

 她说南边百姓普遍比较富庶,但是官府盘剥税赋也重,百姓的富庶,也只是相较于北方而言。
上章 荣庶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