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渗透进来(2)
美术生颤抖的缩在被窝里,在他的面前是他的白色t恤。
先前的摔倒并碰碎了楼下的花瓶,他一直都很疑惑,那时候虽然跑得很快,但还没有到不能控制身体的情况,隐约中感到有人在身后推了自己一把,可转身去看的时候,身后一个人也没有,所以当时和李晴的对话他是有隐瞒的。
直到洗过澡,准备睡觉的时候,他才发现在衣服的背面有一个很淡却能看清楚的手掌印,那么说,当时真的有人在后面推了他。
屋子里很可能还有一个人!也或许不是人。
他如此想着不
害怕起来,灯也不敢关,紧张的看着前方,不住的想着那个警察靠不靠谱。
想到今晚的经历,他再次打了一个寒颤,这世上居然真的有鬼,那个看不见却实实在在推了自己一把的也许就是鬼,所以这屋子根本不保险。
他不住的胡思
想,逐渐否定了关鹏,并同时否定了这栋楼。
“我要离开!”他匆忙的穿上衣服,向门口跑去。
吱吱…窗户在身后缓缓的打开,美术生正前行的身体噶然停了下来,心脏连续
动几下,如同迟暮的老人一般,一点点将脑袋转了过去。
一阵风瞬间打在他的脸上,有些冰冷,有些
寒,还夹杂着说不清楚的味道,几秒钟后他猛然想起那是在写生的时候,临摹过的一具尸体的味道,福尔马林!
他吓得几乎跳了起来,猛地转过身子,匆匆的去开门,门却像是从外面锁上了一样,任凭他捶打、踹踢都没有反应。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他在心里吼叫着,是谁锁的门,那个警察,还是那个资深遇鬼者,也许是他们合伙做的,他们想害他,就因为自己看到了那个鬼么?也许他们都是一伙的,那个鬼根本就是他们养的,恐惧让他的脑袋开始混乱起来,
不住偏执起来。
“不能死,我要揭穿他们。”他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的细汗,忍不住再次回头看了一眼窗外,天空中月亮几乎是圆的,再有两天就是中秋了,那一天是一年中为数不多能和家人团圆的日子,他是极珍惜的,所以他不能死。
通过打开的窗户
隙,一缕缕他看不到的黑气正在向屋子内渗透着,就在他的背后形成一个黑影。
“冷!”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抱着双臂向后退,月光渐渐照
进屋内,他的影子在地上拉的极长。
砰!他的脚后跟撞在板凳腿上,不痛却让他忍不住向下看了一眼,拉长的影子上,在肩膀的位置一棵黑乎乎的东西突兀的伸了出来,由于被拉长,一时间看不出究竟是什么,他忍不住仔细看了一眼,立刻让他跳了起来,那分明是一颗脑袋,在他的影子上,肩膀上长着两颗脑袋!
“啊!”他尖叫着钻进被子里,像是受惊后的鸵鸟,紧紧裹着被子,不住的磕头作揖,求遍所有能想到的神灵。
没有用,那个黑影伸出干瘦的爪子慢慢的、慢慢的扣在他的脖颈上…
此时,阁楼上的李晴感觉到一阵风吹了过来,到她脖子处的时候,猛的停下,‘卡帕’一阵怪响后,一双干枯的手掌出现在她的眼前,同时两双
白的小手握住了那双手。
这多出来的两双小手,正是先前被杀害的两个小鬼的,它们被关鹏封印在李晴的耳朵上的一对耳钉上,原本在这栋楼内它们是不能自由活动的,不过这栋楼的风水已经被破坏,震慑鬼怪的阵眼,就是那对花瓶被打碎了一只,导致整栋楼的正气外
,已经和外界相通而成为了一栋普通的楼房,所以它们才能出现并在关键时候救了李晴一命。
“姐姐快跑,她很厉害,我们只能挡一会。”其中一只小鬼叫道。
李晴此刻看清楚了这道黑影,它的脸开始腐坏变形,看起来极其渗人,摇头道:“不行,我不能让你们受到伤害。”
“我们暂时没事,只要姐姐逃出去,我们随时都能回到你的耳钉上。”较大的男孩说道。
“还有,姐姐,这阁楼是假的,它是一间卧室,就在你前面挂着一把剑,那剑上的气息很强大,我看着就觉得不舒服,它和你先前对付我们的那把剑很像。”最小的鬼接着说,因为小,它的灵魂极其纯净,一下子就看穿了这幻境,急忙提醒李晴。
前面?李晴咕咚咽了一口口水,那分明就是窗口,而此时窗户大开着,走过去岂不是要跳出去么?
在她犹豫间,三个鬼已经打成一团,那道黑影凝实,是一个女子的形象,干瘦的身材,仿佛骨头上包了一层皮,但她的力量极大,每一次都将其中一只小鬼打出去很远。
两个小鬼不知疼痛的继续围着女鬼
斗,李晴心底一酸,将牙一咬,猛的向前冲去,窗外的月亮仿佛就在伸手能碰触到的位置,而李晴真的就摸到了,凉凉的,让她浑身一震,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先前的阁楼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关鹏的卧室,手中的‘月亮’化作一柄剑,正是雕刻着虎纹的‘法剑’。
‘刺棱’…一阵清脆的剑鸣响动,李晴
出了剑,屋子内的黑暗瞬间被驱散,一阵让人浑身舒服的幽光占据了整间屋子,先前还很凶猛的女鬼一顿,被两只小鬼撞出去老远。
两只小鬼大口
着
气,双双化作一道黑影重新回到李晴的耳朵上。
“姐姐,接下来就看你了,这把剑很厉害,能伤害到我们的灵魂,我们不能出来帮你了,加油。”两个小鬼的声音在李晴耳畔响起。
李晴握着剑和女鬼对峙,半晌后叹了一声:“夏雪,该收手了,你害了太多人,灵魂在地狱会不得安生的。”
“哈哈…”女鬼怪笑着:“我从来没想过下地狱,我还能复生,我还要完成我那本书。”
“他在骗你,在利用你,人死不能复生,这是恒古以来不变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