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二十—
五月里,麦子黄时下起了暴雨。
我们那地方树少草少,山上存不住水,只要二十分钟大暴雨,山洪就下来。那地方的雨也来得快,刚才还是明晃晃的烈
,什么时候天边藏了几块发亮的云彩,忽然响了雷,那云彩立刻黑
爬上来,在山里拦羊、拦牛的人常常跑不回村,雨就下来。
那天我们正在山上锄谷,一抬头忽然觉得远山一片模糊,像是罩在雾中,老乡们就喊:“下得来啦!”队长捏着下巴看一会儿,说:“回!”每天上山来就盼着这一个“回”字,扛起锄赶紧往回村跑。跑一阵回头望,近处的山野也变得朦胧,天变得低矮,地显得苍白,齐刷刷一道雨线几十里拉开,横着在身后追来,看看跑不
了,就钻进半崖上的小土窑。山里常见这样的小土窑,半人高,是人们打了专为避雨用的。蹲在小土窑里再往外看,群山都隐没在大雨中。
那天亏得我们跑回了村。我们先是躲在大南沟口的小窑里,感谢老天爷的照顾,心想可以美美地歇上一后晌了。那时我们盼下雨如同小学生盼星期天。若是早晨还在梦中先就听见雨声,准有一位怪声地高呼万岁,然后打响一连串喜不自
的哈欠,把别人也吵醒。被吵醒的人都从窗口看看雨势大小,浑身上下挠一阵再躺下,骂第一个人多事,吵了大家的好觉。下雨就是我们的星期天,可以歇着,不用天不亮就滚起来去干活,也不用为不出工而在心里谴责自己没有好好接受再教育,心安理得地躺在窑里看会儿书,打会儿牌,直着脖子唱一阵。最窝心的是唱着唱着雨过天晴,又听见队长站在谁家的窑顶上喊“出里走。”那天的雨真下得大,栓儿看看天,云层越来越厚,栓儿说:“不敢盛了,
心一程儿山水下来把咱拦在河这头。”
河水已经涨了,好不容易扭扭歪歪地越过去。村里一片“叮叮噹噹”的敲盆敲罐声。人们站在窑檐下,用木
、石块把盆盆罐罐敲响。“老天爷爷,可不敢下冷子!”婆姨们一边念叨,神情严峻。仿佛老天爷下雹子专门是为了把盆盆罐罐敲响,人替天敲,天就可以省了这份麻烦。雨紧一阵,叮叮噹噹的声音也紧一阵。男人们仰面凝神望着天。我想,锣鼓的由来是否与冰雹有关。
山洪下来了。几里远先听见了隆隆的喧响,转眼,墙一样高出水面的洪峰就过来,挟裹着山间的泥土砂砾、枯草败叶,呼啸呐喊着奔过清平湾。清平河再不是那么清平舒缓,骤然间变成几十丈宽的急
,惊涛汹涌,浊
拍天,似乎生怕辱没了它黄河子孙的声名。
我们披了雨衣跑向河边。雷声雨声水声,响成一片,面对面说话也要喊。天色灰黑,水
昏黄,乌云紧贴着山头翻滚,滔滔黄水如与天相连。闪电在云水之间划开,竟显出火一样的红色。村庄如一座蚁
,弱小、飘摇。我们站在岸上惊叹着,光看见对方张着大嘴喊,听不清喊什么。清平河只是黄河上一条无名的支流,由此能想见黄河的气势了。
平时可以游泳的那个水潭不见了,急
在那儿形成一个大游涡,掀起两三丈高的大
。
峰上有时托起一块上百斤重的大树根,然后又把它重重地摔进河底,一会儿又见它在远处的急
里翻滚上来。一百多斤的好柴被洪水抢走。
栓儿头一个跑来捞河柴,身上披一块破麻袋片,拿了木叉、镰刀和一
很长的木竿。那儿的规矩,不管什么东西,放在山里绝没人偷,但只要被洪水推走,谁把它从急
中捞上来,谁就是它的新主人。多是些碎柴。偶尔也有一两
圆木被推下来。一
圆木上百块,谁捞了也高兴,但又想起它的旧主人,真心叹道:“
这洪水的妈。不晓得又把谁做过了。”然后把圆木拾回窑去。
女生们也站在河边,又嚷又笑,似乎还唱。
“笑咧!一程冷子下来全不要笑!”栓儿在我耳边喊。他正把镰力往那
长木竿上绑。
“冷子一打,一年的苦顶喂了狗!”他又在我耳边喊。
“什么?”
“麦子全落在地里,水一推,球
搁不下一
!”
我楞一下。
“哄你?玉米、桃黍也敢球势。”
“会下吗?”
栓儿再看看天:“敢哩!”
我们都安静下来,感到了一点恐怖,想到明年不能再吃国库粮,往后的日子与收成的好坏有联系。不觉中都仰脸凝神望着天。
“怎么办,那?”
“弄上
绳。”
“绳?”
“把脖颈扎起!”栓儿说,像在说一个平常的玩笑,却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