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记忆与印象 下章
第二部分 珊珊
 那些天珊珊一直在跳舞。那是暑假的末尾,她说一开学就要表演这个节目。

 晌午,院子里很静。各家各户上班的人都走了,不上班的人在屋里伴着自己的鼾声。珊珊换上那件白色的连衣裙“吱呀”一声推开她家屋门,走到老海棠树下,摆一个姿势,然后轻轻起舞。

 “吱呀”一声我也从屋里溜出来。

 “干什么你?”珊珊停下舞步。

 “不干什么。”

 我煞有介事地在院子里看一圈,然后在南房的凉里坐下。

 海棠树下,西蕃莲开得正旺,草茉莉和夜来香无奈地等候着傍晚。蝉声很远,近处是“嗡嗡”的蜂鸣,是盛夏的热,是珊珊的息。她一会儿跳进阳光,白色的衣裙灿烂耀眼,一会跳进树影,纷的图案在她身上漂移、游动;舞步轻盈,丝毫也不惊动海棠树上入睡的蜻蜓。我知道她高兴我看她跳,跳到满意时她瞥我一眼,说:“去!”——既高兴我看她,又说“去”女孩子真是搞不清楚。

 我仰头去看树上的蜻蜓,一只又一只,翅膀微垂,睡态安详。其中一只通体乌黑,是难得的“老膏药”我正想着怎么去捉它,珊珊吁吁地冲我喊:“嘿快,快看哪你,就要到了。”

 她开始旋转,旋转进明亮,又旋转得满身树影纷,闭上眼睛仿佛享受,或者期待,她知道接下来的动作会赢得喝彩。她转得越来越快,连衣裙像降落伞一样张开,飞旋飘舞,紧跟着一蹲,裙裾铺开在海棠树下,圆圆的一大片雪白,一大片闪烁的图案。

 “嘿,芭蕾舞!”我说。

 “笨死你,”她说“这是芭蕾舞呀?”

 无论如何我相信这就是芭蕾舞,而且我听得出珊珊其实喜欢我这样说。在一个九岁的男孩看来,芭蕾并非一个舞种,芭蕾就是这样一种动作——旋转,旋转,不停地旋转,让裙子飞起来。那年我可能九岁。如果我九岁,珊珊就是十岁。

 又是“吱呀”一声,小恒家的屋门开了一条,小恒蹑手蹑脚地钻出来。

 “有蜻蜓吗?”

 “多着呢!”

 小恒也不懂,光知道蜻蜓,他甚至都没注意珊珊在干嘛。

 “都什么呀?”小恒一味地往树上看。

 “至少有一只‘老膏药’!”

 “是吗?”

 小恒又钻回屋里,出来时得意地举着一小团面筋。于是我们就去捉蜻蜓了。一竹杆,顶端放上那团面筋,竹杆慢慢升上去,对准“老膏药”接近它时要快要准,要一下子把它粘住。然而可惜“老膏药”聪明透顶,珊珊跳得如火如荼它且不醒,我的手稍稍一抖它就知道,立刻飞得无影无踪。珊珊幸灾乐祸。珊珊让我们滚开。

 “要不看你就滚一边儿去,到时候我还得上台哪,是正式演出。”

 她说的是“你”不是“你们”这话听来怎么让我飘飘然有些欣慰呢?不过我们不走,这地方又不单是你家的!那天也怪,老海棠树上的蜻蜓特别多。珊珊只好自己走开。珊珊到大门里去跳,把院门关上。我偶尔朝那儿望一眼,门里幽幽暗暗,看不清珊珊高兴还是生气,惟一缕无声的雪白飘上飘下,忽东忽西。

 那个中午出奇地安静。我和小恒全神贯注于树上的蜻蜓。

 忽然,一声尖叫,随即我闻到了一股什么东西烧焦了的味。只见珊珊飞似地往家里跑,然后是她的哭声。我跟进去。上一块黑色的烙铁印,冒着烟。院子里的人都醒了,都跑来看。掀开单,褥子也糊了,揭开褥子,毡子也黑了。有人赶紧舀一碗水泼在上。

 “熨什么呢你呀?”

 “裙子,我的连…连衣裙都绉了,”珊珊咽着说。

 “咳,熨完就忘了把烙铁拿开了,是不是?”

 珊珊点头,眼巴巴地望着众人,期待或可有什么解救的办法。

 “没事儿你可熨它干嘛?你还不会呀!”

 “一开学我…我就得演出了。”

 “不行了,褥子也许还凑合用,这单算是完了。”

 珊珊立刻嚎啕。

 “别哭了,哭也没用了。”

 “不怕,回来跟你阿姨说清楚,先给她认个错儿。”

 “不哭了珊珊,不哭了,等你阿姨回来我们大伙帮你说说(情)。”

 可是谁都明白,珊珊是躲不过一顿好打了。

 这是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故事。“阿姨”者,珊珊的继母。

 珊珊才到这个家一年多。此前好久,就有个又高又肥的秃顶男人总来着那个“阿姨”说着,是因为总听见他们在吵架,一宿一宿地吵,吵得院子里的人都睡不好觉。可是,吵着吵着忽然又听说他们要结婚了。这男人就是珊珊的父亲。这男人,听说还是个什么长。这男人我不说他胖而说他肥,是因他实在并不太胖,但在夏夜,他摆两条赤腿在树下乘凉,粉白的颤呀颤的,小恒说“就像冻”你自然会想起肥。据说珊珊一年多前离开的,也是继母。离开继母的家,珊珊本来高兴,谁料又来到一个继母的家。我问:“她亲妈呢?”说:“小孩儿,甭打听。”“她亲妈死了吗?”“谁说?”“那她干嘛不去找她亲妈?”“你可不许去问珊珊,听见没?”“怎么了?”“要问,我打你。”我嘻皮笑脸,知道不会打。“你要是问,珊珊可就又得挨打了。”这一说管用,我想那可真是不能问了。我想珊珊的亲妈一定是死了,不然她干嘛不来找珊珊呢?

 草茉莉开了。夜来香也开了。满院子香风阵阵。下班的人陆续地回来了。炝锅声、炒菜声就像传染,一家挨一家地整个院子都热闹起来。这时有人想起了珊珊。“珊珊呢?”珊珊家烟火未动,门上一把锁。“也不添火也不做饭,这孩子哪儿去了?”“坏了,八成是怕挨打,跑了。”“跑了?她能上哪儿去呢?”“她跟谁说过什么没有?”众人议论纷纷。我看他们既有担心,又有一丝快意——给那个所谓“阿姨”点颜色看,让那个亲爹也上点心吧!

 跑回来问我:“珊珊上哪儿了你知道不?”

 “我看她是找她亲妈去了。”

 众人都来围着我问:“她跟你说了?”“她是这么跟你说的吗?”“她上哪儿去找她亲妈,她说了吗?”

 “要是我,我就去找我亲妈。”

 喊:“别瞎说!你倒是知不知道她上哪儿了?”

 我摇头。

 小恒说看见她买菜去了。

 “你怎么知道她是买菜去了?”

 “她天天都去买菜。”

 我说:“你都不懂!”

 众人纷纷叹气,又纷纷到院门外去张望,到菜站去问,在附近的胡同里喊。

 我也一条胡同一条胡同地去喊珊珊。走过老庙。走过小树林。走过轰轰隆隆的建筑工地。走过护城河,到了城墙边。没有珊珊,没有她的影子。我爬上城墙,喊她,我想这一下她总该听见了。但是晚霞淡下去,只有晚风从城墙外吹过来。不过,我心里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我下了城墙往回跑,我相信我这个想法一定不会错。我使劲跑,跑过护城河,跑过工地,跑过树林,跑过老庙,跑过一条又一条胡同,我知道珊珊会上哪儿,我相信没错她肯定在那儿。

 小学校。对了,她果然在那儿。

 操场上空空旷旷,操场旁一点雪白。珊珊坐在花坛边,抱着肩,蜷起腿,下巴搁在膝盖上,晚风吹动她的裙裾。

 “珊珊,”我叫她。

 珊珊毫无反应。也许她没听见?

 “珊珊,我猜你就在这儿。”

 我肯定她听见了。我离她远远地坐下来。

 四周有了星星点点的灯光。蝉鸣却是更加地热烈。

 我说:“珊珊,回家吧。”

 可我还是不敢走近她。我看这时候谁也不敢走近她。就连她的“阿姨”也不敢。就连她亲爹也不敢。我看只有她的亲妈能走近她。

 “珊珊,大伙都在找你哪。”

 在我的印象里,珊珊站起来,走到操场中央,摆一个姿势,翩翩起舞。

 四周已是万家灯火。四周的嘈杂围绕着操场上的寂静、空旷,还有昏暗,惟一缕白裙鲜明,忽东忽西,飞旋、飘舞…

 “珊珊回去吧。”“珊珊你跳得够好了。”“离开学还有好几天哪珊珊你就先回去吧。”我心里这样说着,但是我不敢打断她。

 月亮爬上来,照耀着白色的珊珊,照耀她不停歇的舞步;月光下的操场如同一个巨大的舞台。在我的愿望里,也许,珊珊你就这么尽情尽意地跳吧,别回去,永远也不回去,但你要跳得开心些,别这么伤感,别这么忧愁,也别害怕。你用不着害怕呀珊珊,因为,因为再过几天你就要上台去表演这个节目了,是正式的…

 但是结尾,是这个故事最为悲惨的地方:那夜珊珊回到家,仍没能躲过一顿暴打。而她不能不回去,不能不回到那个继母的家。因为她无处可去。

 因而在我永远的童年里,那个名叫珊珊的女孩一直都在跳舞。那件雪白的连衣裙已经熨好了,雪白的珊珊所以能够飘转进明亮,飘转进幽暗,飘转进遍地树影或是满天星光…这一段童年似乎永远都不会长大,因为不管何年何月,这世上总是有着无处可去的童年。
上章 记忆与印象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