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醒来时的一记阳光 下章
第十八章
 洛遥的反应倒真让他意外,他本以为她至少也会稍微心里不快一下,可是她没有,听得出来心情很好,最后还开他玩笑:“我干吗不开心啊?展泽诚,我觉得我中了*****哎!”

 他拿着电话也微微笑起了起来:“是么?”

 其实他听出来了,她是很开心,可不是因为这个。果然,下一秒,她就说:“我明天和老师一起去田野作业。”每次她去做田野调查,用展泽诚的话来说:“我看你怎么像是被关了几年,然后要被放生了?”

 他“哦”了一声,说了句:“那你小心。回来给我电话。”

 其实这些天他也忙,因为自己亲自主持的一项开发计划也进入了前期准备,是近期易钦的大手笔投资,绝对不容许有闪失。

 洛遥挂了电话,一边还在整理东西,王敏辰凑过来说:“哎,你们老师那个项目还没做完呢?”

 其实那也不算项目,就是出版社找了她,要出版一本书,收集寺庙的楹联。喻老师觉得是个好想法,可以保存很多珍贵的资料,于是答应了。其实经费真的不多,也不够干什么的,反倒是做书需要很多的资料,光是采集就很费功夫。

 关于这一点,王敏辰就感叹过:“你们老师真的很牛,我怎么觉得她什么都精通啊?”

 洛遥帮忙一起整理资料,自然知道那些资料,都非常珍贵。喻老师说是很早的时候,自己曾经跑了很多地方,除开那些楹联,书中对寺庙建筑的描述也是当而准确的。有时候她看出了学生的疑惑,就笑笑说:“我年轻的时候,对建筑美学很感兴趣,虽然不是自己的专业,可是也认识了一些好朋友,受益很多。”

 洛遥听出了老师似乎是有些伤感,眼角眉梢都淡淡的拢着时光流逝的叹息。老师的手边是一杯冻顶乌龙,她端过来看了一眼,却没有喝,又放下了。

 可这次不是为了那个项目。

 洛遥也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被老师带来西山小庙里了。以往他们常常坐着喝茶,因为都是上了岁数的人,随便扯了话题,譬如窗外的竹影,或是翻过的一册古卷,仿佛是说家常般亲切。至于禅宗常常说起的喝机锋,洛遥更是从来没有见过。就像老师说的,尘尘三昧,最世俗的人或事,才暗合禅味。

 老师父的身体不好,或者也只是因为天气的关系,她在一旁看着,总觉得有灰败之气。可是两个老人都是异常的激动,不知疲倦似的赶到了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又蜿蜒走了一些路,才终于看见了一座寺庙。

 云初寺并不是废弃的,因为小村落的村民过年过节,时常还是会去祭拜,就连那些佛像、罗汉像,都是经过好几次的重塑上彩。喻老师看了一眼正中的释迦牟尼像,皱眉说:“看样子是清代的彩漆。”

 洛遥跟着记录、拍照,却发现老师仰望着屋顶,站在大殿的一隅,似乎见到了不可思议的事物。老师父踱过去,微笑着说:“藻井,斗拱,柱础,我都仔细看过,似是晚唐的。”

 一说及这个,一旁带路的村民帮衬着说了一句:“这个庙修了很久很久了,我们村世世代代都到这里来拜菩萨。”

 老师父点点头,又对喻惠茹说:“若是景荣在就好了。”

 喻惠茹什么都没说,双手却轻微的在颤动:“你是怎么发现的?”

 “惠茹,你还是老脾气。”老师父微笑着看着她“我也是前两天才发现的,于是赶忙找你来看看。”

 彼此对视一眼,竟是前所未有的默契。仿佛一道回忆起那段时光。

 那真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那时还年轻,在美国留学,她常常旁听建筑系的课程。一次听见一个客座的日本教授一脸骄傲的说:“中国目前已经没有唐朝的木构建筑了。如果你们想要看,除了可以在画册上见到,也可以来日本。”

 木构建筑很难长时间的保存下来,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太悠长,因为这片华夏土地上承受了太多的灾祸和苦难。自然灾害、外来侵略,无不在慢慢的损毁五千年来沉淀下的种种辉煌。

 可是无论怎样,都轮不到那个岛国的民族来嘲笑。

 她还来不及自己的感情,却清楚的听到了一声嗤笑。于是回头看了一眼,是两个中国人,其中一个坐在窗边,眉目英俊,嘴角轻弯,毫不掩饰的蔑视和不甘。

 日本教授被打断了,有些不悦,于是问了句:“有什么好笑的?”

 那个男学生用低沉的声音说:“我在笑井底之蛙。中国地大物博,只要没被一些外来的强盗炸了个遍,总也会有一两处地方留下了建筑的。”

 日本的教授沉默了一会,仿佛没听见,继续上课。她也记住了那个师兄,展景荣。

 她亦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施学成的。彼时的他,和展景荣一起,是让人人的侧目的、才华横溢的两个中国学生。

 那时候亦是年轻,谁又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们真的找到了唐代的木构建筑,其中的一人已然皈依了佛门,面目祥和安定。而另外的两人,纵使曾经山盟海誓,余生却再不相见。

 喻老师的岁数已经不小了,或许是心态素来的宁静,看起来并不显老,总是约莫五十出头的样子。平常也总是极淡泊端庄的,就连做学问也是如此,总是不急不躁,并教导学生们也是如此。

 白洛遥算是她的关门弟子,因为马上就要退休,按照惯例,这几年这位女教授已经不带学生了。或许是缘分,复试面试的时候她本来只是考官,却给自己收了最小的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很好,对洛遥仿佛是长辈教导家中的小辈,尽心尽力,又一丝不苟。

 已经不算年轻的导师,在这次考证中,像是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不眠不休。实地勘察了很多次,反复的看那些拍下的照片,研究着墙上被香火熏黑的壁画,和建筑系和艺术系的教授们共同探讨。洛遥有时候也担心她的身体,因为她的心脏不好,总是要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最近则更甚,她常看见老师蹲在云初寺的某个柱础处,捂着口,脸色苍白,可是脸颊又有着病态的红,神情可见极度的激动。

 她忍不住劝她,可是导师总是在笑:“我身体没事,现在不干,等到老了干不动了,就只能后悔了。”

 山上的老和尚倒是渐渐的少来了,提起这个,导师就神情淡然,云淡风轻中有着怔忡:“他的身体也不好,我劝他不要下山走动了。”

 寒风肃起,将大片大片的秋叶吹落,万事万物,枯荣转瞬。

 那是洛遥最后一次见到了那个眉目祥和的老师父。

 他依然是在自己的屋子里坐着,轻轻拨动手里的念珠,然后细微的、几不可见的抬起眼,看了一眼进来的人,微笑。

 洛遥看见导师微微红了眼眶。任是谁,都知道这样一位病骨支离的老人,都知道再也撑不下去了。

 可是导师什么都不说,老师父也不说话,最后只是向洛遥招招手。

 她走过去,他便向她伸出手来,将一粒圆润的珠子放在她的手心里。大约是鸽子蛋的一半,又比寻常的珍珠稍微大上一圈,仿佛猫的眼睛,深邃美丽。洛遥见过的,在他不离手的念珠下端缀着,仅此一粒。

 他微笑着说:“小姑娘很好,心也很干净。”

 洛遥回头看了一眼,她的导师脸色苍白,终于叫了一声:“师兄。”

 她第一次知道,原来他们竟是师兄妹的关系。也终于知道了,这样一个宁静的生活在山间的老僧,曾经亦是在外留学,挥斥方遒,风云阅遍。只是在某个时候,幡然悟了,选择了另一条人生的道路。

 喻惠茹在向学生说起这个的时候,淡淡笑了笑:“师兄他…就是有些像弘一法师。”

 洛遥无声的点点头,手里攥着那粒珠子,她知道很珍贵,不仅是因为这是能避的宝石,更因为它随着大师一辈子,渗进了清淡平和的味道。

 第二老师父就圆寂了,喻老师却并没有洛遥想象的那么哀恸,只说:“我是学宗教的,他那时候学建筑,可是不管什么事,他却比我看得开。”

 感慨到最后,无非四个字:悲欣集。既为逝者的解觉着欣慰,却又因为离去而忍不住伤感。

 白洛遥看着老师坐在窗台前,神情宛如旧时的女子,秀长的眼睛有着难以描述的美丽。时光在她身上淌,她的身上有很多故事,可是她不开口,只是沉默着回想。
上章 醒来时的一记阳光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