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 下章
第三节、认同女性的男同性恋者
 第三节、认同女的男同恋者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确实有些男同恋者完全或部分地认同于女,这类同恋倾向的形成原因不同于认同男的男同恋者,我们把这些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原因是恋母情结,即俄底浦斯情结。俄底浦斯情结这一概念,是取希腊神话中俄底浦斯弑父母之意。前文提到弗洛伊德的一个观点,即认为同恋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恋母情结,我们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论断。虽然并非所有认同女的同恋者都有恋母情结,但这种情形确实存在。

 一位同恋说:“我五岁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经常打骂我,我那时小,也不知道反抗,高中以后,自己有主意了,才开始反抗父亲。我认为自己走上这条路和缺少母爱有关。”另一位调查对象说:“我父亲是个老工人,模范共产员,从来不顾家,整个家都由母亲来照顾。”第三位说:“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很母亲感情特别好。万一我(搞同恋)这事儿让母亲知道,她肯定受不了,我说什么也不能让她知道。”一位小小年级已走上这条路的少年说:“爸爸妈妈两个人我更喜欢妈妈,妈妈比爸爸强,处理问题能力强,可惜我母亲不得志…”还有一位中年同恋者说:“我妈是个善良的妇女,总受我叔叔们的欺负。我的性格更象妈妈。我对父亲反感。他对我们不负责任。我常想,他既然不爱我们,为什么要我们。”

 除了恋母憎父,有的同恋者因从小丧父而缺乏父爱。一位调查对象提到他的一个同恋伴侣在作爱时总管他叫“父亲”,原来是因为这个人自幼丧父,是跟舅舅长大的。另一位同恋者也碰到过这种情况,他作了这样的解释:“多数人愿意找年轻的,可也有些人喜欢找年岁大的,因为他们的父亲对他们不好,想找个父亲。”

 在我们回收的问卷中,对于“你与父母感情如何”这一问题,选择“更喜欢母亲”的人数多于选择“更喜欢父亲”的人数;在“父母对你感情如何”一问中,回答“母亲更喜欢我”的人数也大大超过“父亲更喜欢我”的人数。

 了解到有些同恋者具有恋母情结,还没有回答为什么恋母情结会导致同恋倾向这一问题。根据我们的观察分析,首先,对母亲的依恋使这些男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认同女,而没有认同男。所谓认同女是指他们会以女自居。有些男同恋者在言谈举止上不知不觉地出女姿态和气质,走路扭扭捏捏,说话细声细气,情柔顺胆怯,等等,这都是认同女角色的表现。其次,由于对母亲过分崇拜,其他的女都看不入眼,自觉不自觉地拿她们同自己的母亲相比,却总是觉得相差太远,因此很难被一般男中意的女吸引。再次,对母亲的依恋还可能使这些男子将周围的女当作母亲类的人来看待,而对母亲是只能有敬爱而不能有情爱的。有不少同恋者在工作单位可以同年龄较大的女同志相处得很好,亲热自然,对她们也很尊重,却不能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其原因就是他们把那些年纪稍大的女同志比照自己的母亲对待,而对于年轻女则不知道如何对待是好。还有些年轻的同恋者说,他们认为女很神圣,不好接近,对他们有敬畏的感觉。另外一些人则转而对女冷漠、反感。

 第二类成因是女化的教育。我们的调查发现,从小受到女化的教育是使男孩认同女的另一个原因。正如格兰姆斯所指出的那样:“同恋的个案史表明,许多男同恋是由于童年是母亲给他们穿女孩衣服、当女孩看待而成为同恋者的。”

 一位同恋者回忆道:“我小时候脾气急躁,我妈让我学女红磨子。我从小爱编织,上学时学过织衣。也学绣花。”他后常常帮同恋恋人织衣。这种女化的教育使青少年从小认同于女,放弃了男角色的学习。另一位说:“我父母文化很低,家里孩子多,父母怕孩子招事,就把孩子管教得象女孩那样,可以少招惹是非。困难时期,很多男孩和女孩一样,帮家里做补活。”有一位调查对象是舞蹈演员,他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表示过希望他是个女孩,他自己也有过愿作女孩的想法,他在问卷上写道:“我从小就希望自己是个女孩,想过作变手术。希望你们能帮助我,解决这份苦恼。每当我违心地和女孩们在一起时,我感觉好象在和她们搞同恋。除了器官不一样,我们的一举一动完全一样。”

 问卷调查发现,不少调查对象小时候曾穿过花衣服,做过针线活,学过编织,作过女孩的游戏,有过女孩气的小名,等等。

 调查中发现认同女的男同恋者之所以形成这一倾向的第三类原因是先天体质柔弱。他们由于体质柔弱,很小参加体育锻炼和男孩子的活动,总希望得到更强壮的人的庇护,有对强壮伴侣的依恋心理。

 一位同恋者这样说:“我生下来才两斤半重,先天体质太弱,小学和中学一直没有上过体育课,喜欢和女孩儿一起玩。”由于体质柔弱,这些男孩子离了早期社会化教育中最重要的群体--男玩伴群,这样就失去了在游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男角色教育的机会;又由于常和女孩一起玩,作女孩的游戏,反而会受到女孩游戏中的女角色教育的影响。另一位调查对象说:“我小时候体质一直比较弱,总想有健壮的、象老大哥一样的人,我能依附于他。自己缺乏独立果断和勇气。”一位同恋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了如下概括:“同恋者当中,很多人体魄较弱,性格内向,喜欢静不喜欢动,文弱,就象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里面写的那个男孩子。”

 我们访谈的一位体魄颇为强健的同恋者如此谈到他的第一位同恋伴侣:“我俩是中学同学,那时候他就显得单薄文弱,我总是象个大哥哥那样保护他,后来在26岁时,我到×市出差又碰上了他,那时他已经是个同恋者了。”

 一位同恋者指出,老幺和独生子里同恋者特别多的原因,就是因为从小养德骄,不爱参加男孩子的活动,象爬房、上树、游水、打土仗等等。“男子气就是敢冒险,又疯又野,从小在家里一人独处的男孩很难认同于其他男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特殊经历有可能对同恋取向的形成产生潜在的影响。例如有的同恋者在年幼时受到过女待,因而在潜意识中埋下了厌恶女的印象。有一位同恋者就有这样的记忆:“小学时我参加了舞蹈班,学跳新疆舞,那时男女分开练习,老师教得很严。那个老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少数民族妇女,样子长得很凶恶,满脸横,经常打我们股。我那时特别怕她。”

 以上就是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认同女的同恋倾向的各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认同女的男人并不一定是同恋者,而有可能是易癖者(transsexualism)和易装癖者(transvestism)。如前文提到的一位希望作变手术的男子,尽管他自我认定是同恋者,完全认同于女角色,但我们怀疑他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同恋者,因为他曾说过,和女孩亲热时“感觉象在搞同恋”,于是到处求治。这恰好证明他并没有认同同恋身份,从内心里对同恋是反感的。
上章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