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 人心、贸易和战争
一听到老爹提起“国中人心不稳”,朱国雄忍不住就皱眉头“父皇,其实不是人心不稳,而是人心不足。”
“人心不足?”朱济世笑了起来“人心总是不知足…你我父子富有天下都不知足,下面的升斗小民,连块立锥之地都没有,又岂能知足?”
“豪门巨室广厦千间,升斗小民立锥无地”的说法在眼下的大明国内颇为流行,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社会
、民意
甚至是在野的资产阶级政
(青年
或东林
)都拿这话堵执掌朝政的当权派。
“父皇,升斗小民无立锥之地的说法过了。”朱国雄苦笑着摇摇头“我大明是有排屋提供给贫民的,每一对大明的夫妇都有资格在结婚的时候购买一次,现在最高的标准已经达到50平米(套内使用)了。”
“有50平米…倒是够立锥了。”朱济世呷了一口清茶“只是老百姓不知道这50平米有多么宝贵。”
朱济世说话的时候,心中有些感慨——50平米的套内面积在后世差不多能安排出一套2室一厅,在上海、北京、香港这样的大都会,这样的房子是普通工薪阶层一辈子努力奋斗都买不起的…而在眼下的大明,却是人人都有资格用2年半的平均工资买入一套,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要是让后世困于高房价的国人知道这个时空竟然有这么便宜的房子,真不知会做何感想?
“不过是间破房子…”朱国雄轻轻转着茶杯,说的话倒是轻描淡写。他是不敢相信类似的房产在另一个时空会价值两三百万。“而且也是百姓自己掏钱买的。算不得什么。”
朱济世点点头。“说的也是,有些东西只有想要而得不到才觉得宝贵,如果人人都唾手可得,谁也不会珍惜。”
朱国雄笑了笑“本就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是些钢铁、洋灰、砖石而已。”
看来不仅是唾手可得的人们不知道珍惜,连随手给出去的大明皇帝也不知道这些房子的真实价值…从开始实行排屋政策的1860年代开始后150年,在整个大中华帝国。一共有超过3亿套住宅或宅地,就被政府随随便便低价卖给或分配给了民众!数百万亿的财富打了水漂,似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似的。
虽然这个时空大中华的房地产业并没有因为朱济世和他那些儿子们妄图永远维持反动统治的私心而消失,在几个大都会还一度繁荣过,但是整个产业和另一个时空的繁荣发展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的确也不值什么钱。”朱济世也点着头。对于拿下半个地球分给儿子们的朱济世而言,钱早就不算什么事儿啦,甚至对于另外半个地球的兴趣也不大,如何安安稳稳的把江山社稷传下去,才是朱济世和他那些当皇帝当国王的儿子们最关心的事情——眼下可是国际gc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赤旗已经飘扬在大西洋两岸。而大中华诸国又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帝国、王国,并非是后世对工农运动完全免疫的人民共和国。当权者如何敢在这样的世界大环境下去和老百姓计较几个小钱…呃。就算把应天府的房子炒到几万华元一个平米,每年卖地赚上10万个亿,对于朱济世和他的儿子们而言,也不过是个数字。万一
出一场赤
革命,把自己送上断头台,可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只可惜光靠一间排屋已经买不来人心了!”朱国雄叹了一口气“这一二十年,大明的农业在东华、北华、南华农产品的冲击下总归有些萧条。每年都有好几百万破产农人涌入城市…这些人最容易被人蛊惑和利用了。”
和早些年涌入城市的贫苦农户不一样,现在三钱不值俩钱把乡下的土地卖掉进城来讨生活的,都是原本的中上农家。原本都是有二十亩、三十亩土地,有些还是书香门第,有些甚至是早年从龙举兵的“功臣”(都是小兵啦)之后,在上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日子过得还算逍遥。现在进城当了无产阶级,心理落差自然不小,就是满腹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被社会
、民意
一煽动就成了大明工人运动的主力军了!
至于那些早年进城的贫下中农的后代,因为在大城市里面接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或者继承了父辈开创的大大小小的事业,许多都上升成了中产阶级甚至是资产阶级,就算还是在当工人的,也大多是收入较高的技术工人——现在可不是依靠自动化设备和简单劳动就能生产出廉价工业品的时代,技术工人远比后世吃香。
而且,大中华帝国的工业化是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末尾开始,完整的经历了整个二次产业革命,那些能够在
烈的竞争中
颖而出的工厂,那家不是把技术工人当个宝,将技术工人的培训当成事关工厂存亡的大事?因而那些技工都拥有不亚于白领的高工资,有些人甚至还拥有一丁点工厂股份,已经不算是苦哈哈的无产阶级了。
“过了这一关就好了。”朱济世顿了顿,又道“这是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口了,只要再熬个二三十年,一切就都安稳了…这些苦是必须要吃的。”
朱济世、朱国雄俩父子都没有提及实行农产品保护。因为现在冲击大明的农产品主要是来于东华、南华和北华。而这三国又是大明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大明工业,诸夏农业、矿业的产业布局,在大中华市场一体化的推动下,已经完全形成了。这不是用刺刀或是行政命令强制推动而来的,而是真正的市场选择的结果。
人口众多,各种工业资源也比较充足,大城市集中的大明汉地在完成了二次产业革命后所展现出来的生产力,是其余大中华诸国的工业很难对抗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余大中华诸国没有工业,而是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有一些拥有明显资源成本优势的产业。
譬如东华的军火、钢铁、石化、有
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行业依托资源或市场,才可以和大明本土的相关产业一较高低,至于其余的工业品,都是大明造的天下。
虽然在胡安的操纵下,东华政府一直很注重扶植工业。但是在大中华圈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下,工业资本总是会向成本最低而不是比较高的地方
动。无论胡安如何努力,他都没有办法和市场的力量竞争,除非把大中华市场给拆了。
而
止北美的农产品输入大明冲击大明市场就是拆台的方式——哪怕东华、北华不采取任何对抗的措施,也会因为无法通过农产品获取足够的华元而减少输入大明工业品的数量。当然,大明的农民会因为农产品价格提高而获得强的购买力,以填补东华、北华市场缩水给大明工业带来的损失。同样的,东华、北华的农产品失去市场后,农业生产也会大大下降,大量的农业人口就会进入城市变成廉价劳动力,从而降低北美工业生产的成本。
这样,北美和大明本土就会变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而失去了相互依存的统一市场后,北美和大明本土就会
渐离心。
朱国雄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水,慢慢的说道:“儿臣知道的,大中华必须要有统一的市场,否则早晚会分崩离析。”
他可不想让北华、东华发展出自己的工业体系。没有强大的工业,朱胡安再会用兵也不可能挑战大明。而且靠出售农产品和资源就能过上好日子的东华人、北华人也不会跟着胡安去对抗大明。
“知道就好。”朱济世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水,慢慢的问道“皇儿,我大中华大概还有2、30年才能大安,想来涅恰耶夫和左尔格之
不会给我们那么久吧?”
“还有德皇威廉二世,”朱国雄皱着眉头补充“威廉二世是不得不战了!”
“不得不战?”
“这几年德国的工业已经出现了过剩,波兰联合王国和瑞典联合王国的市场已经消化不了德国庞大的工业品产量了。而且俄国(斯拉夫联盟)的工业化初步完成,对德国工业品的需求也在减少。恩格斯先生生前设计的国际贸易规则,现在已经无法
足德国的需要了。而要改变德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只有发动战争!”
这个时代的国际贸易规则明面上是“易货贸易”,实际上则是几个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贸易平衡——大中华是一个,罗马和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再加上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小国是一个;德英波共君联盟、瑞典联合王国、丹麦和斯拉夫联盟算一个。另外,还有奥地利帝国、土耳其帝国、印度帝国这三个不大不小的独立市场,也都和三大自由贸易圈签订了易货贸易协定。
也就是说,各个自由贸易圈都是相对封闭而且自给自足的市场,圈外的商品很难进入…除非发动战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