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核武皇帝 下章
第188章 渡江吧,决战
 很多年后,人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中辛亥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战的双方从最初之时就从未真正考虑过谈判,所有的一切都是冲着战争而去。

 对双方而言,这都还是一场雪之战。

 在过去的几天中,从本溪到鸭绿江沿线的辽阔山地之间的数十条山沟路都拥挤着大量的民夫,大量的军需物资在六十多万民夫、四十万马匹力和两条铁路线的输送下,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战场。

 这样的运输工作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只是在这一时期突然变得更为疯狂,也不再做任何的掩饰,从偏僻的各条山沟和山岭间冲涌而出的部队,以及从抚顺、辽、本溪、桓仁等地长途跋涉赶过来的部队多达十几万人。

 在这种大中,一直隐藏不出的东北第一炮军终于在宽甸聚集起来。

 在这场战争中,此前所有的谈判、通牒都是虚假的,从一开始,双方就只是想要开战而已,缺乏的都是合适的战争理由和军事上的各种准备,而在1911年的4月初,双方实际上都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一切只等开战。

 …

 战争,首先要确保自己不能犯错。

 东北军,或者说帝国zhōng yāng陆军表面上看似很强,其实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将官一级缺乏合乎要求的指挥能力,普遍上也缺乏经验。而军队的规模又过于庞大,这种情况一如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大量的苏联红军指挥官都过于年轻而缺乏经验。

 针对这一特点,宋彪继续采用托洛斯基和伏龙芝的策略将部队的指挥级别再次削减,由集团军总参谋部直接指挥非主力部队的团一级作战单位,并且尽可能采取火炮和陆军分开集中的策略,利用人数和火力的优势不顾伤亡的冲击对手。

 同时。他又尽可能的给予主力步兵师和炮兵部队**的指挥权,让主力部队在大规模战役中拥有更多的战场决断权,而这通常又是以大量牺牲非主力部队为代价的。

 虽然在过去的时间里。宋彪一直都留在京师,通过提前抵达前线的马尔托斯将军和陈其采,宋彪还是按照自己的构想和需要建立了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前线指挥体系。几乎将自己所最为重视的军官都派上了阵,特别是在各级部队的参谋军官的水平和数量上,以及完全不弱于俄军太多。

 东北巡防军的47个新编团的团长大体出身于第一届远东陆士进修班,军事理论上的素养可能差一些,但都参加过六年前的俄战争,常年蹲身基层,根基更为扎实,精神上更是绝对忠于帝国皇帝。

 巡防军的士兵大体都经历过为期一年至三年的训练,即便在士兵和团长之间缺乏足够数量的尉官,加之针对军事训练和演习的缺乏。整体作战水平相距主力部队较远,可在机和迫击炮的装备数量上并不低于主力部队太多。

 东北军的储备军官、参谋官和大量的巡防军士兵抽调到关内新军、北洋系的各镇中,同时改进装备水平,籍此快速整编的各镇新军也在理论上具备着更高的战斗力。

 当日本拥有萨摩号、安艺号两艘超级战列舰时,宋彪的东北军也拥有超过1。3万麦德森轻机和1。62万支波普宁冲锋。以及超过2450重机、1800门身管火炮、5500门迫击炮及掷弹筒,除了身管火炮和重机的数量存在较大差距外,其余比起一战时期的德军都要疯狂。

 这样的装备水平必然会导致东北军的弹药库存消耗极快,而宋彪也未打算和军打长期的消耗战。

 1911年4月5,凌晨5点10分。

 在中华帝国向日本帝国正式宣战的5个小时之后,双方隔着鸭绿江的炮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稀疏而零星的相互试探对手的炮兵阵地位置。

 东北军第三步兵师将作为主力部队在两个小时后的黎明时分正式发起渡江战役,从河口南下,东北第一炮军也将开启组建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炮袭作战,掩护第三步兵师在鸭绿江上搭设浮桥,届时将有十二个新编团、四个民兵团和军部直属的工兵旅投入到这个工作中,要在两个小时内确保第三步兵师渡过鸭绿江进攻朔州,而第一步兵师在九连城镇的渡江作战则会在同时拉开,由第二炮兵旅掩护作战,负责牵制驻守在义州和新义州的军第六师团。

 在第三步兵师和第十四步兵师冲过河口岛抵达朝鲜清城县后,其他步兵师和各新编团也将陆续渡江,分兵三路对驻守在朔州的军第五师团进行夹击,军驻守城和义州的两个师团上前救援。

 这是中辛亥战争的第一战。

 宋彪带领几名一等参谋官亲自前往河口岛察看情况。

 东北军这几天的渡江准备工作做得异常庞大,军不可能没有觉察,也在不断加固江堤的防御线,但江中心的河口岛一直在东北巡防军的控制中,从河口岛到对岸只有五百米的距离。

 在漫长的鸭绿江下游地段确实还有很多比这更窄的地方,从丹东到新义州的铁路桥也不过955米宽,目前双方各占据一半,围绕着这座铁路桥的很多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在过去的半年一直就未停止过,但双方都没有考虑过炸断这一桥梁的计划。

 从河口岛抢滩登陆的好处就是对岸是一片较为平坦的丘陵地区,而其他地方都是山地,要么是南岸属于山地,要么是北岸属于山地,比如说太平湾地区的北侧就是大片连绵的山地。使得军事集结变得非常困难。

 军对岸灯火辉煌,数盏大型的照灯不断扫过江面,防止东北军在夜间度过,同样的,军最初也有在这里强行登陆的设想,东北军这一侧也有照灯扫描。

 双方的炮弹零星的偶尔过来一发,彼此不断反击。这种势头似乎一直都不会停止,江岸两侧的士兵都在一种提心吊胆的状态中等待着大规模战役的突然爆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日本在东三省的情报工作是很慎密的。但东三省的情报保密工作同样也在这种环境被迫变得更为密。

 人生在世,纯靠演技。

 用宋彪在远东陆士教学中强调的那样——军事就是欺骗,东北军严格执行军事保密机制。大量的军队隐藏在各个军垦局中,加上保密局等情报机构的情报误导,军此前几年对东北军总兵力规模的估测和统计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差。

 正因为这种误差,日本陆军在此前几个月的部署中居然一直处于积极进攻的态势,在东北军积极进行渡江准备时,军实际上也很积极的做着同样的工作,直到近期的半个月,随着东北军各地暴的巡防军兵力规模远超出军最初估测的极限数量,军才紧张的加强沿江的工事防御。

 还是情报工作的问题。

 东北军在很多地方的故意暴兵力和组织渡江工事的准备,让日本满洲陆军也连续错估了东北军的强渡点。主要防范的地区是丹东和义州,直到一周前,军才意识到东北军最有可能的渡江点是河口岛。

 驻守朔州的第五师团在过去的几天中大量调动至河口岛对岸的沿江防线,以及在周边的高地驻防,重新建立炮兵阵地。

 负责在这里渡江的是第三步兵师和第十四步兵师。后续跟进的部队是第十五步兵师和七个新编团,同时有六个民兵团协助第一工兵旅负责搭建两条浮桥。

 因为军不能过早的暴炮兵阵地,从江堤到河口岛的四座沙袋桥早已搭建起来,在岛上修建的防线则设置了三十多个机堡垒,在渡江时可以对南江岸实施军火压制。

 渡江时间就在眼前,宋彪到河口岛上的时候。已经两个民兵团的六千多名民夫在工兵科尉官的带领下,协助工兵旅准备着修桥的材料,仅仅是沙袋就准备了十几万袋,足够在六百米宽的江面上搭建两千个临时桥墩,足以保证四个浮桥通道同时修建起来,而这样铺设的临时桥梁即便遭遇军炮袭也能快速修复。

 在江面上,一千多艘大小不一的木船和汽轮停泊在江边,正在等待最后的总攻时间。

 天空已渐渐显出灰白色的光华,晨光微熹,朦胧的光亮中,宋彪站在岛边的堡垒中用望远镜观察江侧的这些船只,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真正的大渡江战役,规模会超出军预估的几倍,而后续参与进攻的部队数量以及火力和装备水平,包括其他各个方面都会大幅度的超出军的预估。

 军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东北军,只用一个师团扼守朔州,如果是一种正确的战术部署,军在朔州只需要一个步兵联队,即便被进攻,也可以快速后缩,将主力聚集在中朝铁路的两侧,利用海军威慑东北军,沿海遏止东北军的强攻,并且逐步后缩整个防线,将主力集中在平壤地区决战,拉大东北军的补给线,因为军队的规模越大,补给越困难,补给线越长,被打败的概率就越大。

 此时的军即便想调整战略也来不及了。

 距离最后的炮袭和渡江只剩下二十分钟,宋彪在随行官兵的保护下离开了河口岛,回到前线临时指挥部的苏甸屯。

 军最初未能预估到东北军会在河口岛强渡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河口岛北岸的中国领土这一侧都是群山峻岭,只有苏甸屯这样一个小屯子被群山环绕。

 东北就是这样,有山就山沟子,有山沟子就有屯。

 从宽甸到苏甸,中间还有甸、永甸等几十个小屯子,几十里方圆都是这样山岭和山沟错之地,而东北军选择在这里强渡也是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隐藏军队。

 有编号的各个师是军情报关注的重点。自然不可能隐藏起来,但东北军真正兵力规模最大的巡防军各支队重编为zhōng yāng陆军的新编团后,长期在山林里训练、驻扎的这些部队可以很轻易的隐匿起来,让军难以觉察。

 在苏甸的指挥所里,通信员来往不断,超过二十台的无线电报机不断接收着来自京师和本溪指挥总部的各种新情报,在朝鲜秘密活动侦察的情报队、间谍也不时的发回情报。其他各分支部队则通过电话汇报最新的情况。

 军满洲陆军总司令官大岛义昌的水平相距大山岩和儿玉源太郎那样的人总是有差距的,如果不是因为黑木为帧和野津贯道的战亡,以及奥保巩是非长萨系出身的陆军大将。这个总司令官的位置真的轮不到他。

 大岛义昌完全被东北军的虚假情报和自己的判断混淆了思路,错误的判断了东北军的整个作战规划,以至于将第五师团孤零零的安置在朔州这种前线。表面上第三、第五、第六师团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相互支援态势,实际上因为山地延绵的问题,想要支援第五师团是比较困难的。

 宋彪的对策是将西线集团军分成两个集团军,同时做出强势的进攻态势,但在情报上,有意识的漏了进攻新义州,沿路夺取铁路的计划,重演俄战争的辽会战旧局,通过切断铁路,攻占定州。将驻守在朔州和城的第五、第六师团包围起来,切断这两个师团的退路,军主力大规模北上救援,而东北军则利用泰川郡、博川的丘陵地形和大宁江建立庞大的工事阻截军主力,在这一带重演一场辽会战。通过防御作战消灭军主力部队。

 这个情报和各种表面上异常真的部署简直就是非常之宋氏风格,让大岛义昌和军信以为真,迟迟未能调动第六师团北上支援第五师团,同时将满洲陆军第一军仅有的一个预备旅团派上新义州。

 实际上,这个方案是一半对,一半不对。

 总之。宋彪的战略布局将会极大超出军所能想象到的范围。

 天色渐亮。

 从长甸到永甸连绵二十里山岭间,各地隐藏着的火炮突然开始发力,超过1500门的身管火炮集中对沿江防御工事进行覆盖式的强攻打击,沿江对岸部署的加农炮也随之发力,甚至连河口岛上也不断发一些炮击炮弹。

 第五师团曾经是真正的钢军,在被灭一次之后,主力丧尽,军官大规模从其他后备师团抽调,实际作战力已经不如以前,此时由福田雅太郎中将担任第五师团的师团长,但福田雅太郎中将并不在防线上,负责镇守沿江防线的是第9旅团的旅团长山田隆之少将。

 突然迸发的大面积炮袭让正在指挥所附近的山岭上,用望远镜观察阵地的山田隆之少将吓了一惊,距离他只有几百米的沿江岸上在一瞬间就被一千余发炮弹所覆盖,四公里长的江岸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据守点都在打击范围。

 只是听声音,山田隆之都能确认敌军的火炮不仅多,威力还更大,程更远,口径差别较大,3英寸、4。8英寸和更大规模的150mm口径重炮都有,大约分散成十四个炮兵阵地进行强攻,在如此数量规模的火炮之前,本方的火炮是绝对不可开火的,因为一旦开火暴阵地就会被迅速压制,甚至是直接遭到毁灭式的反击。

 这样的情况山田隆之彻底的震惊了,他忽然觉得对手的实力简直高出第五师团和日本满洲陆军几倍,这仗根本就无法打下去。

 山田隆之急忙打电话给师部直属的第5野炮兵联队,让联队无论如何都不能直接予以还击,但就在他让牧达森一副官给师部发电的同时,东北炮军的炮火开始跟随口径的不同向阵地内侧延伸,迅速波及到了第5野炮兵联队的阵地,虽然位置不够精确,还是将第5野炮兵联队和山田隆之惊出一身冷汗

 在连续十几轮的炮袭之后,东北第一炮军的火炮攻击逐渐从最初的攻坚、覆盖扩大到纵深攻击,对整个沿江防线工事和山地防线进行毁灭式的压制。而东北军就在军的眼皮之下大规模渡江,同时派出几万名民兵和一个工兵旅修建浮桥。

 山田隆之是那种绝对不怕危险的将领,他就冒着风险站在指挥所附近的山坡上观测局势,透过蔡司公司的望远镜,他所能看到的这种大阵势让他无比惊悚。

 东北军同时修建四条浮桥的架势实在是太猖獗和疯狂,而第九旅团根本无法阻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东北军冲过来。

 只是几分钟而已。山田隆之就彻底死心了,他知道自己今天恐怕是要横着回到神社了。

 他回到几十步开外的指挥所里,给上级福田雅太郎中将打电话。

 接通之后。山田隆之少将简明扼要的将情报汇报一番后,和福田雅太郎师团长禀告道:“师团长阁下,很遗憾的要和您死在不同的地方了。也许在您派兵支援之前,我部就将全旅一起覆灭了,所以请您尽快放弃死守朔州的打算,将部队收缩回城同第六师团汇合,务必守住城,支那军的作战规划必定是以为突破口,一路进攻定州。”

 “这种事可不要你来教训,山田君,请务必竭尽所能,天皇会庇佑皇军和国运的。”

 福田雅太郎中将显得有那么些冷淡。确实觉得山田隆之说的太多了,现在可不是显示自己是事后诸葛亮的时候,没有听到1500门火炮同时鸣响的他,实在有点不能理解山田隆之此刻的绝望。

 强大的火炮部队让整个渡江战役显得异常顺利,第5野炮兵联队被迫的几次反击都被东北炮军迅速压制。不管是精度、程还是威力上,第5野炮兵联队的38年式75mm山炮实在不是三英寸野炮和122mm施耐德野炮的对手,很快就被不知道从哪里打来的密集炮弹压制住。

 看着对岸向蚂蚁一样不断涌来船只和民兵,将四条浮桥都同时向前推进,而自己的前沿阵地则根本无法动弹,一丁点的火力压制都难以做到。山田隆之就只会感觉到更深的悲壮。

 他不是为自己难过,而是觉得他们真是太蠢了,居然会挑起这样的战争,此前一直就不知道东北军有这么多的身管火炮。

 战争就是这样,强横的实力总是能够倒一切。

 战争中的事情,很多时候也都不以意志为转移,强就是强,弱就是弱,强十倍就是强十倍,根本不是靠某个人的意志就能扭转的。

 很有前途的山田隆之君已经失去了任何有可能的应对之策,虽然他并不是秋山好古、儿玉源太郎那种异常聪明的人,但也知道日本陆军又一次的要完蛋了。

 陆军这种东西,从来都是火炮决定一切的家伙们。

 对手的火炮不仅多出几倍,火炮的质量和口径也有着绝对的优势,甚至连炮兵的训练和指挥水平也是第一的,至少超过了山田隆之所认知的军水平。

 这真是完蛋了。

 在山田隆之君心灰意冷之时,东北军第三步兵师的全体将士们却像是打了血一般的兴奋,在第十四步兵师的掩护之下冲上了岸,攻入清城,沿岸向东横扫。

 一旦让第三步兵师上岸,就等于是让老虎进入了山林,让猎豹狂奔了起来,军第9步兵旅团在两侧高地和中间的防线上所修建的沟壕防线根本无法阻挡他们的进攻。

 相对于日本海军,日本陆军简直是不思进取的典型,而这一点的很多原因也要归罪于日本海军在军费上所占据的惊人比例,不是只有海军需要高额的军费,没有充裕的军费,陆军也无法将新的战争理论落实于实践行动中,甚至连支撑新战争理论的新式装备也无法引入。

 理论决定实践,如果连普法战争时代的军事理论都还没有吃透,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新陆军时代,任何国家的军队都会被时代迅速的抛弃。

 双方在作战理论上的差距几乎在第一瞬间就被暴出来,东北军所贯彻的炮步协同作战理论已经极其深入部队的各项作战细则,被每一名士尉官所熟悉和掌握。

 炮火向前延伸,各排的迫击炮班提供点式强攻和支援。正面是机的压制,两侧是用波普宁冲锋的突击和侧翼包夹,战术从小的地方渗透,就像是肥皂水渗透到海绵里,每一点点滴滴的渗透和突进就形成了整个步兵师的多个主力团的推进,以及军第9步兵旅团的节节败退和失守。

 双方在理论和装备上的差距被急剧的扩大化,以至于第9步兵旅团六千多人的部队在两个小时里就被消灭殆尽。而第21步兵旅团和一个预备步兵联队的救援则被快速入的第108步兵团挡住,随即,第十四步兵师绕道攻击第21步兵旅团的侧翼。并且在122mm榴弹炮的远程支援和纵深式打击下,不断将第21步兵旅团和预备步兵联队就切割成三个部分。

 日本陆军和东北军的差距,简直就像是中国海军和日本海军之间的差距一般大。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第五师团遭遇到的毕竟是东北军最为精锐的第三整编步兵师,而第十四步兵师的前身则是北洋系的第四镇和州巡防军的两个主力支队。

 战争之残酷从不因为对手而变,也不会因为战双方的差距而变,战争只要一旦开启,那就永远都是残酷的。

 几千门火炮在山岭和平地之间连绵推过,一层层的向后纵深发展,狂轰滥炸,只有军在山岭高地上组织的防御阵地可以抵挡这种进攻,但也挡不住榴弹筒和迫击炮的攻势。轻重机和冲锋叉压制,让军痛苦不堪。

 在军第41步兵联队的驻守的泥岭高地,第三步兵师遭遇了最顽固的抵抗,双方的火力压制和反压制一直持续到了晚上,最后被迫调用了两门37Mm速机关炮和多名神手才将藏在坚固堡垒中的对手压制住。

 在高地上的防守永远是占优势的。只需要几不缺子弹的机就能疯狂压制一个步兵营的进攻。

 在包围泥岭高地的同时,超过七万人的部队像水一般涌上,将整个第五师团包围在朔州实施围歼和分割,第六师团被迫提前救援,被同样从后排上的第十五步兵师阻挡在大馆岭周边地区。

 双方在作战理论和装备水平、人员规模上的差距都过于庞大,身为日本满洲陆军的总司令官大岛义昌陆军大将完全没有应对如此大规模东北军的准备。在东北军集中主力围攻第五师团展开渡江攻势后,第五师团、第六师团都被迅速的牵制住,在日本满洲陆军第三军从平壤增援过来之前,在太平湾西侧渡口的第二次强行渡江的大攻势又被拉开,在缺乏其他部队支援的情况下,抵守义州和新义州的军第三师团几乎不能分兵阻截这一大规模的渡江攻势。

 在第三步兵师占领了泥岭高地之后,宋彪亲自抵达前线视察。

 战场上狼烟燎燎,数以千计的伤员被紧急救送到沿江岸边和河口岛上的战地医院中,军的俘虏则被押成一排又一排,押回在何家沟一带的俘虏集中营。

 劳动力总是很重要的资源。

 在最初的计划中,所有的俘虏都会被关押在宽甸一带从事体力劳动,负责开山修路,运送石子和石料,利用这个机会在河口岛修建一个永久的铁路桥梁和石桥,将宽甸和朔州连起来。

 东北军之所以要修这样的桥梁,原因和军一定要在朔州驻防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占据朝鲜朔州郡到泰川郡之间的这一片大金矿区,按照远东矿业总公司的勘探估测,这一片金矿区至少蕴藏着超过一千吨的黄金。

 不管是对日本,还是对中国来说,这都是不可能放弃的资产,而日本之所以冒险要打这一仗,很大程度上的直接理由也是为了占据这片金矿区。

 宋彪在山路上驻足旁观,冷冷的看着几百名军战俘和伤员相互搀扶着,在民兵队的押送之下一路向南而去。

 战争是多么悲剧的事情。

 不管是输是赢,是死是伤,士兵们其实连半点金子都得不到。

 如果说东北军的将士们是为了保卫领土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光复而战,那么,军的将士们是为了什么而战?

 为了侵略和欺中国人民吗?

 多么丑陋的民族啊!

 s
上章 核武皇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