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后的三国 下章
第1174章 背后一刀
 第1174章 背后一刀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左右……………———————————上浮现出一丝的红润之,呵呵一笑道:“同喜,同喜。”

 拿下了虎牢关,陆抗是心情大好,只要迈过这道坎,剩下的就是一马平川了。从虎牢关向西,直到洛,再无任何的险要了,吴军便可以长驱直入,直取洛

 也难怪陆抗激动和兴奋,攻取洛,那可是吴国几辈人梦寐以求却又求之不得的梦想,但无论是周瑜做大都督的时候,还是陆逊做大都督的时候,这个梦想都是遥不可及的,别说是兵败洛城下,那怕就是跨过淮河汉水,那够踏足中原大地,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奢望。

 那时的洛,毕竟是曹魏的国都,攻取洛,那就等同于是要灭掉曹魏,以吴国的军力国力,充其量也就是想想而已,就算是有人提出来,估计也要被周围的人笑掉大牙。

 但现在,美梦就要成真了,尽管当初以洛为国都的曹魏早已不存在了,就连纂权夺位的司马晋也国破家亡,洛的主人如今换作了当初三国之中实力和地位最为羸弱的蜀国。就算蜀国现在野变成了凤凰,那也不了野的本质,也许陆抗对曹魏对司马晋会心生忌惮,但对于蜀国,他从心理上,还真没有发怵过,如今打下了虎牢关,陆抗更有理由相信,拿下洛,不过是弹指挥间的事。

 陈骞、石苞和马隆也对拿下虎牢关欣喜不已,给司马氏报不报仇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复辟晋国也不是他们现在的心中所想,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他们现在所控制的一亩三分地更重要的了,反攻洛,就是为了能巩固他们的领地,只要能拿下洛,那他们在关东的五州之地必将是安稳如山。

 陈骞和石苞都老了,都再没有了进取天下之心,马隆虽然年轻,但为人更加地务实,割据一方做一个诸侯,是最为现实不过了的,如果真有心思争霸天下的话,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关东三王他们的目标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只要没人再来争他们的领地,那就相安无事了,但季汉强势灭晋,占据洛,无疑让他们梗刺在喉,寝食难安。

 如果季汉军队向东而进的话,陈骞他们自然感觉到无力抵抗,但真要放弃他们已得到了领地和权力,却是一万个不甘心。陆抗反攻洛的计划让陈骞他们看到了一丝的曙光,蜀人刚刚进入洛就分崩离析,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反攻倒算,或许真有希望把蜀人逐出洛,逐过黄河,如此他们关东三王的地位,便是安稳如泰山了。

 连续攻打虎牢关十余不下,陆抗那边焦灼万分,陈骞他们也是着急不已,如果连虎牢关都攻不下来的话,那么他们这次的行动必将沦为天下人的笑柄,以后的处境则会更为地艰难。

 所以,在攻打虎牢关的时候,吴军和关东军都同样的卖力,并没有因为彼此属于不同的军系就各怀心思,保存实力,拿不下虎牢关的话,对谁都没有好处。

 陆抗和陈骞相偕入关。

 此刻虎牢关内一片零,关内的房舍大部分的被火给焚毁了,很显然季汉的军队在撤离的时候,纵火烧城,试图用火势来阻挡吴军的进攻。大火烧过之后,处处焦土,残垣断壁,一片狼籍。

 先期入城的朱琬正指挥部下的士兵扑灭残余的火源,打扫和清理着战场。由于汉军撤离地非常迅速,在城内阵亡的汉兵人数并不太多,反倒是吴军追击心切,不少人遭了汉军的冷箭和阻击,横死当场,这城中的尸体,十具倒有六七具是吴军的。

 朱琬牢满腹地道:“这些蜀狗也太滑了,先前还死守着虎牢关不放,这会儿刚刚破城,跑得比兔子还快,追都不追不上!”

 陆抗刚入城就听到了朱琬的牢,不微微一笑道:“城未失之时蜀人当然要死守,城一破,他们自知不敌,自然逃得要快了,难不成还能伸直了脖子让你去砍不成?”

 朱琬脸一红,讪讪地道:“还以为蜀人多有气节,也都不过是些贪生怕死之辈,还以为他们要与虎牢关共存亡,原来也不过如此。”

 陆抗道:“黄崇倒也是明智之人,明知不敌,自然不做无谓的挣扎,留下人马去守洛,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吴军此役歼敌并不多,总体下来,吴军的伤亡反倒是汉军的五六倍,不过陆抗显然是不在乎的,歼敌多少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自己二十多万的从军,就算是伤损几万,也无关紧要,关键之中的关键,是拿下了虎牢关,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虎牢关,吴军尚来不及进行任何的休整,陆抗就已经发布了新的命令,除了留下一部分的兵力来守虎牢关之外,二十万大军全部挥麾西进,直指洛

 虎牢关只是打开洛的门户而已,如果最终拿不下洛来,攻克虎牢关便变得毫无意义,只有攻克了洛,虎牢关战斗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所以陆抗才不敢有半点的懈怠,准备趁热打铁,进攻洛

 虎牢关距离洛,也只有百八十里的距离,如果战马跑得快的话,半天时间,已经足够往返一次了,就算是步兵行进的慢的话,两天之内,也足够吴军从容地抵达到洛城下了。

 最关键的是,从虎牢关到洛,再无任何的险要可御,这也是陆抗当初选择进攻虎牢关的重要一点,那就是虎牢关到洛一马平川,只要拿下虎牢关,洛几乎是唾手可得,如果从南线进攻洛的话,重关险隘,那才是真正头疼的事。

 接到命令的吴军,火速开拨,望着洛城就杀了过去。

上章 最后的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