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战争需求
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以
列上下产生了一个极为清楚的认识,即站错阵营的话,下一次中东战争之后,以
列就不复存在了。
也就是说,以
列必须选择一个正确的阵营。
让以
列上下产生这个认识的原因很简单,即以
列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遭受的惨痛损失。
在这场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战争中,以
列总共进行了三次全国总动员。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以
列国防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一百二十八万,而当时以
列的人口总数不到五百万,既每四个以
列人中,就有一名军人。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期间,总计有二十万以
列军人阵亡与失踪。
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按照比例为准,那么就相当于中国在一场秩序一年的战争中损失了两千万人!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正是以
列在这场战争之中,没有获得一个超级大国的全力支持,与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情况截然相反。
要知道,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联合出兵,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击败了阿拉伯联军,保住了刚刚建立的以
列。在这场战争中,以
列总共只动员了不到二十万军人,伤亡还不到两万人。
显然,两场中东战争的反差,立即让聪明的犹太人认识到,依靠一个超级大国,才是以
列的立国之道。
问题是。依靠哪个超级大国呢?
在此之前,以
列主要依靠德意志第二帝国。
当然,以
列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走得更近,有很多原因。
比如,以
列的大部分国民都来自欧洲,而且很多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有关。第一批来到以
列的犹太人中,大部分都来自法国。而这些犹太人都是被德军解救的,因此非常感激德意志第二帝国。
又比如,犹太人的宗教与欧洲的基督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犹太人在宗教信仰上也更容易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产生共鸣。
再比如,犹太人的主要投资都在欧洲,与中国的关系算不上密切。
只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以
列在中东的战略地位,或者说投靠德意志第二帝国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这就是,在以
列建立之前,中国已经称霸中东。
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是中东的实际统治者,控制着从伊朗到苏伊士运河的整个中东地区,而德意志第二帝国仅控制着土耳其与利比亚。在犹太人看来,如果投靠中国,那么以
列最多只是中国在中东棋盘上一颗无足轻重的棋子。而投靠德意志第二帝国,以
列则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该地区唯一的棋子。
显然,与其做无足轻重的配角,还不如做唯一的主角。
事实上,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率先提出进行军事干预,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是主要出兵国。
问题是,第二次中东战争,把德意志第二帝国虚弱的一面暴
了出来。
虽然从大环境来看,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没有给予以
列支持,与民族dú lì运动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一九六一年的喀麦隆dú lì战争,即在镇
殖民地dú lì运动的行动中,德意志第二帝国消耗了大量国力,国际威望也严重受损,也就没有能力为以
列提供支持。在道义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有所顾虑,即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大部分都是刚获得dú lì的国家,也是不结盟运动成员,而德意志第二帝国为了与中国对抗,必须拉拢不结盟运动组织,获得新兴国家的支持,也就没有在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之后,明目张胆的支持以
列。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对以
列来说,这却关系到了国家存亡。
说白了,如果在下一次中东战争中,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无所作为,而中国也因为以
列的亲德立场而保持沉默,那么以
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凭借几百万人,对抗人口数量超过一亿的阿拉伯世界。
显然,以
列当局必须认真考虑其结盟关系了。
一九6sì年,以
列左翼政
联盟上台,宣告以
列开始奉行亲华政策。
当年七月,新当选的以
列总理拉宾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而且这也是拉宾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外
活动。
显然,拉宾的对华访问,明确宣告以
列需要中国的支持。
从此之后,中以关系改善。
更重要的是,在增进交流的时候,犹太人动用了其最为有力的武器,即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一九六七年,危地马拉战争爆发,中以关系
来黄金时期。
根据后来解密的资料,在危地马拉战争期间,犹太人财团一直是中国当局最有利的支持者,在整个战争期间,犹太人财团为中国当局提供了数千亿华元的战争融资,由力保证了华元在金融领域的地位。
甚至可以说,没有犹太人财团的支持,华元在战争结束之前就会甭盘。
更重要的是,中国与以
列在此期间签署了好几项军事合作协议。
从一九六八年开始,中国就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始改造以
列的国防力量,包括为以
列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比如,j-66b正式量产之后,以
列就是第一个获得这种新式战斗机的国家之一,而且还获得了生产线。要知道,j-66b是海军型的战斗机,以
列获得这种战斗机的时候,中国空军的j-66c还没有量产呢。又比如,在一九七二年之前,中国为以
列提供了足够组建三个装甲师的坦克与战车,还以援助的方式,帮助以
列建立起了自己的坦克工厂。
到一九七二年底,以
列国防军基本上全面时间了“中国化改造”
也就是说,当时以
列国防军几乎淘汰了所有由德意志第二帝国援助的武器装备,换上了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
从政治上讲,这足以表明,以
列正式成为了中国的非结盟盟国。
与军事合作同步进行的,还有双方的经济合作,而最关键的,依然是犹太人财团在金融领域上的支持。
说白了,中国此时最需要的就是犹太人财团在金融领域的支持。
原因很简单,华元与黄金挂钩的时代即将结束,而在创建新的金融货币体系的时候,中国绝对不能缺少犹太人财团的支持。也正是如此,中国才会放弃控制了全球主要石油供应的阿拉伯国家,转为与犹太人国家合作。
从战略上看,这无疑是一个风险十足的冒险。
要知道,中国早已不是石油出口国,而是石油进口国了。从一九六五年开始,中国就成为了石油的纯进口国,而且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与海湾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每年为中国提供了上亿吨石油。选择以
列,意味着与阿拉伯国家决裂,也就意味着将在进口石油的时候遇到麻烦。
所幸的是,这并不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在全世界范围内,出口石油的不止是阿拉伯国家,三个美国都是石油出口国,而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也发现了大型油田,文莱苏丹更是一个坐落在油田上的国家,此外非洲地区也发现了大型油田,连英国都在北海勘探到了大型油气田,至于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几个新兴国家,更是产油大国。
说白了,以
列只有一个,而石油产地却有很多个。
更重要的是,进行金融货币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综合这些因素,中国当局自然会选择以
列。
问题是,中国当局不可能不知道,支持以
列,就意味着第三次中东战争,而且很有可能是由以
列挑起的中东战争。
显然,这也是中国支持以
列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从本质上讲,以结束华元跟黄金挂钩为主的金融货币体系改革的
源是危地马拉战争,但是从政治角度来讲,中国当局必须尽量避免让世人产生这样的认识,即得尽可能的把金融货币改革与中国发动的战争划清关系。
也就是说,需要用另外一场战争来引发金融货币改革。
显然,第三次中东战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原因很简单,在得到中国的支持之后,以
列肯定会为第二次中东战争复仇,也就会在军事实力壮大之后,主动挑起第三次中东战争。即便以
列没有首先出手,阿拉伯国家为了防止以
列坐大,也会发起第三次中东战争。只要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支持以
列,阿拉伯国家就必败无疑,但是阿拉伯国家不会轻易认输,而会奋起抵抗。在军事手段难以达到目的的情况下,阿拉伯国家自然会以石油为武器,对中国、以及所有支持以
列的国家进行石油
运。哪怕这只是短暂的
运,也足够引发一场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了,而在经济危机期间进行金融货币改革,自然是水到渠成。
由此可见,引发第三次中东战争的不是犹太人、也不是阿拉伯人,而是中国人。(
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