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帝国苍穹 下章
第68章 真正的对手
 沉沉夜幕下,从柏林延伸向斯德丁湾的高速公路仿佛一条摊开的皮尺,中间虽有弯曲,但总体上要比普通公路直得多。为了迟滞苏军进攻,德军已自行炸毁了这条公路上的桥梁,可这并不能阻止有备而来的苏联军队。显然是从早先占领德国期间的反游击作战中取了教训,高速突进的苏军机械化部队配备了大量工程车辆和架桥设备,在一条七八米宽的河上架设便桥只需要十几分钟时间,至于那些原本架设在沟壑、谷地上的旱桥就更不足为虑了,越野能力出色的苏军装甲车辆只需多费点功夫就能通过。若是没有意外情况出现的话,精锐的苏军北翼兵团很快就能进柏林城下。

 夏日的虫鸣赋予田野旺盛的生命力,茂密的植被循环净化着空气,而在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突袭战打响之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进攻方战车发出的低沉轰鸣声。帝国近卫军第1装甲集群的5个独立坦克连和9个满编装战连经过长途奔袭进抵万德利茨东北方约20公里的公路地带,官兵们顶着源自本能的重沉稳向前,直至在大概800米距离被苏军岗哨发现,他们才打破静默猛烈开火。炮照明弹如流星般飞过树林上空,瞬间绽放的白色光芒将公路连同在公路两侧临时宿营的苏军部队照得无处藏身,那些外形特征鲜明的T-54中型坦克简直就是进攻方炮火的铁石,只见这些尚未发动的钢铁战车一辆接着一辆被炮弹击中,有的外壳发生爆炸而内部情况不明,有的在遭受打击后冒起黑烟,还有的突然发生殉爆,炽烈的火球迸开来,刹那的光焰刺得人们不敢正视。

 各种光源的映衬下,借树林、灌木和长草隐遁身形的德军战车在缓慢有序地向公路推进,而身穿黄绿彩服的德军步兵们低着头、弯着。以突击步或反坦克火箭筒为武器,勇敢无畏地走在了己方坦克和装甲车之前。他们的这种举动可不是盲目陷阵,当苏军警戒部队的反击火力尚不足以构成致命威胁之时,他们大踏步向前推进。而当多数苏军官兵反应过来加入战斗,战场上的弹炮火变得密集而危险起来,他们便不再快速前行,而是展现出巧、熟练的战术配合,在距离公路三百至四百米的地带形成“隐蔽战线”为了摆被动挨打的困境,苏军摆出一贯的强硬姿态,坦克发动之后不是后撤或原地防御。而是正面朝向敌人发起反突击,并且格外重视车组之间的掩护配合。在这种情况下,遭到袭击但数量处于优势的苏军装甲部队逐渐扳转场面上的被动,在公路一侧闪动的炮口焰光渐渐多了起来,而且苏军T-54坦克装备的100毫米线膛炮本身就拥有火力上的明显优势,理论上完全可以过仍然使用75毫米炮的对手,但大炮的口径绝不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唯一标准。苏军投入反击的炮火固然凶猛,发的照明弹也不少。可他们的炮弹却没有真正击中对方几辆坦克战车,从此时的情形来看,德军坦克不携突袭之势迅速拉近战距离是经过深思虑的——T-54在技术上较以往的苏军坦克并没有划时代的跳跃。它的击精度依然乏善可陈,增加火炮口径后反而加大了装填手的负担,而且弹药和燃料的储存位置依然是一个致命缺陷,很容易引发二次爆炸,唯一值得苏联人骄傲的是它能优越的悬挂系统,使得这种看似笨重的钢铁战车能够毫不费力地翻山越岭。随着苏军反击的深入,T-54坦克不断远离公路。有那么一小段时间,在公路上方投放的照明弹造成了背光效果,使得德军一方的火炮命中率出现明显下降,而当苏军坦克正面相向时。豹式坦克的75毫米炮就显得有些乏力了,在500米以外发的穿甲弹很难从正面击穿T-54,尤其对它的铸造炮塔无可奈何,战斗距离的拉近反过来有利于苏军坦克提高火力精准度。不过,战场形势的发展却并不如苏军官兵期盼的那样,因为他们的坦克很快遇到了新的麻烦——那些突前至战场中央的德军步兵。坦克在大多数时候都堪称步兵的天敌。可有时候情况也会反转过来,手握“铁拳”的德军步兵正等着苏军坦克进入百米距离。他们此时所使用的是铁拳系列的第三代产品,依然是传统的目测观瞄、火箭推进、空心装药,其破甲深度达到220毫米,而且弹体的飞行速度和稳定有较大提升,这意味着技术熟练的操作手有更高的把握击中移动目标。

 看着己方坦克一辆接一辆地遭到毁伤,那些距离稍远的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试图用炮清扫这些难的德军步兵,然而编成数十个反坦克战斗小组的德军步兵们分散在偌大一片区域内,战斗中不断灵活变换位置、躲避攻击,使得负责火力支援的苏军部队难有作为,而对于协同反击的苏军步兵,他们手中的武器更是毫不含糊,MG42用畅快的嘶鸣倾吐着长久以来的郁闷,MP44以轻快的节奏索取宿敌的旧债,长柄手榴弹亦在这样一个奇妙的时空延续战争使命。在德军严密有序的火力网面前,苏军坦克一次次无功而返,苏军步兵一**抛洒热血,战两个多小时,数量明显占优的一方成了这场战斗的苦主,公路往西的田野中遗落了四十多辆T-54残骸,另有二十余辆自行火炮和装甲战车遭到摧毁,苏军损失的运输车辆和遭击伤击毙的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以苏联的战争潜力,弥补这些损失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然而眼界缩小到战术层面,由于战场位置处于苏军近卫第11坦克军和第8机械化军的连接地带,前者的后卫部队又蒙受了噩梦般的挫折,近卫红旗喀尔巴阡-柏林坦克第11军的指挥员们感到十足的惊讶和紧张,他们意识到看似软弱无力的敌人正发动一场有预谋的攻势,而他们满载荣誉的部队俨然成了敌人的目标。以最基本的军事常识辅以理性分析,第11近卫坦克军指挥部迅速调遣麾下部队回援,并联络友军协同抗敌——在发生烈战斗的地段以北,苏军第8机械化军迅速派遣第49近卫坦克旅沿公路驰援友军。结果,这支身经百战、曾突破多层德军阵地攻入柏林市区的荣誉部队动身不久便在夜中遭到伏击。如若伏击者只是敌人的牵制部队,以T-34/85中型坦克为主要装备的第49近卫坦克旅大可以不顾一切地冲破阻碍,但他们出乎意料地遭到了大口径榴弹炮和火箭炮的密集炮击,炮火将一段长达两公里的路段变成火海,绕路而行的苏军装甲部队又因对手的反坦克地雷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只得放慢脚步扫清障碍,等他们调集兵循着炮击方位实施战斗反击,却发现对方已经消失得无影无终,可恨空中优势在这视线糟糕的夜晚又无从发挥,最终也只能眼睁睁地任时间溜走。

 视线转回到即将一夜成名的小城万德利茨,苏军第11近卫坦克军的第22坦克旅之前通过一场烈但缺乏悬念的战斗占领该地,官兵们原本准备在这里休整一晚,待天明之后再在空军的协助下追击溃敌,但己方后卫部队遭到袭击的消息让他们匆匆整备准备再度接敌。随着战斗的进行,己方后卫部队愈渐糟糕的处境让他们倍感意外,军指挥部的命令很快到来,旅长维利斯托夫上校亲率33辆T-54搭载百余步兵奔赴战场,其余部队连同辎重车辆留在万德利茨。在这位前挂满勋章的上校看来,只要己方后卫部队继续牵制住敌人,自己率领的突击部队便能够以闪电之势直敌人腹背,而即便这股敌人闻讯而逃,装备红外夜视仪的T-54也能够在遭遇战中大显神威。维利斯托夫万万没有想到,他的部队离开万德利茨还不到五公里就进入了敌人连夜布设的新雷场。在滚雷般的轰响声中,被炸断履带的T-54坦克就像是空有蛮力而无从施展的力士,只能趴在原地任敌人宰割,那些冒险下车进行抢修的苏军坦克兵几乎无一例外地遭到杀,敌人在夜战中的精准击不让一些苏军老兵想起五年前的遭遇。在寒冷的东线战场,无数同伴在夜袭中送命,倒在了通向胜利的最后一段路途…狭路相逢勇者胜,顽强的苏联人在前进与后退之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维利斯托夫寄希望于德军匆匆布设的雷场只能对自己的部队造成有限伤害,然而越是往前,中雷瘫痪的坦克越来越多,视线中仍在开动的T-54不断减少,此起彼伏的声让他烦躁不安。在他的咬牙坚持之下,剩余的坦克终于冲破了敌人的地雷封锁,他们距离战场越来越近,来自指挥部的无线电讯号和依稀可辨的炮声勾勒出人的战斗前景,正当维利斯托夫做好准备接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时,排头的T-54突然中弹爆炸,这在红外夜视仪中形成了极其壮观的景象——维利斯托夫连忙四向观察,可红外夜视仪并没有探测到敌方战斗车辆的活动踪迹,更让他感到不妙的是,夜视仪不断观察到己方坦克中弹爆炸的情景!
上章 帝国苍穹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