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登基
萧远为了登基的事四处借钱的消息也不知怎么的就捅到了报纸上,举国哗然,皇帝登基自己掏钱也就算了,竟然还私底下借钱,也简直就是前所未闻的一件事情,当下自治区的民众们可就不干了,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由几名相当知名的商人牵头,筹到了高达五十亿元的登基费用。
萧远早就知道民间很富有,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富到了这个份上,这才几天呐,前后不过十天的功夫,五十亿竟然说筹就筹到了。
对于这种钱,萧远是绝对不会收的,在报纸上再一次发表了自己的言论,表示登基不过就是一种形势,就算是不举行登基仪式,自己不该是皇帝还是皇帝吗?所以这种登基,只不过自己面子上的一点小事罢了,至于民间善款,应该用到他该用的地方去。
萧远接受了这笔善款,并且直接转交给了教会等部门,算做是民间捐赠,直接用于学生的教育还有民众的医疗补贴方面,至于萧远自己,萧远坦言,自己还是有办法在短时间还钱的,至于怎么弄来钱,萧远表示保密,在自己登基之后,将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向大众公布。
萧远登基影响是极为深重的,现在东方几乎全部由变成了中华人民帝国的一部分,没有属国,全部是自治区的国土,但是萧远仍然向俄罗斯、中东等国、还有欧洲各国送去了正式的公函表示邀请,当然,不会忘了那些为了自由和文明而奋斗的黑哥们。
在非洲,华路甚至亲自放下一切事务,顺路带着一千名黑人少年留学生,两百名随行人员,租用了十艘商船,带着大量的礼物直奔自治区,没有自治区的支持,就没有非洲南部地区步向文明的曙光,没有萧远的大度,就不会有黑人的自由,甚至在非洲,已经立起了超过一百座萧远的雕像,由于大量的自治区商人还有佣兵往来于非洲与自治区之间,使得黄种人渐渐的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同,渐渐的与当地融合着。
眼看着登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登基大典所需要的一切道具都由那些学生们紧张的制做着,至于礼仪,则是请了一位前朝的礼部的一位致仕的官员负责,虽然老头
倔的,但是这种新皇登基主持的荣耀,仍然无法拒绝。
而且对于前朝的官员来说,接受萧远这个皇帝不算困难,比接受满清鞑子登基要强得多了,他们反对的只是自治区的新政而已,只不过现在新政渐入人心,想反对也无力的,只能接受这个事实,萧远的登基,一下子就让原本还大事没有,小事不断的自治区变得平静了起来。
不过还有一件事情没有敲定,就是国歌,为首激励着所有的公民向前的国歌,有人提议用诗词,有人在诗经上选词,不过最后还是萧远亲自做词了一首国歌,命名为《东方》。
“太阳从这里升起,巨龙自这里腾飞,伟大的东方民族,博大的
怀
向世界…”
而全曲由磬、铮、笛等配曲,甚至还有编钟,极其具有东方特色的国歌,曲调沉重,而又充满了
昂。
随着登基大典的临近,西方的国家也派来了观礼之人,林林总总数百人之多,这些人都被安排在了外
客栈居住,而萧远还
空亲自接见了一下曾经自治区的机械方面的天才华路,华路一口流利的汉话比很多多本地人说得都顺溜,倒是相谈甚
,而萧远也对非洲的一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而那些西方使者有很多人都在向当地的官员打听着自治区对非洲的态度,毕竟非洲活跃着大量的东方佣兵,他们做战勇猛,让西方人吃足了苦头,甚至从非洲的南部,一直在向北部扩张着,精锐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五万余人,其中有一半是当地的黑人,黑人的势力正在急剧的扩张着,让欧洲人对非洲非已渐渐的失去了控制。
但是他们注定是打听不出来什么的,那些东方人都是佣兵,自治区,现在的中华人民帝国与非洲的关系仅限于商业往来,不过中华人民帝国还是对非洲黑人为了自由、尊严、文明而奋斗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这一年,将被称为帝国元年,六月初四,晴、有微风,这一天,注定要被记入东方,乃至世界的史册,因为就在这一天,萧远,中华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将在新区的中央公园举行登基仪式。
参与登基仪式的除了官员和民间代表之外,还有军方的四个师参与,其中卫戍独立团与特种部队负责安保工作,而第一步兵师,蒙古第一骑兵师、第一山地骑兵师还有西域骑兵各抽调了两个团参与了这次登基大典下午的阅兵仪式。
若是当真按着曾经的仪式,登基仪式麻烦得很,但是在现在,一切从简,萧远穿着一身明黄
的龙袍,头戴皇冠,在皇冠之上,还镶着一颗华路带来的,足足有鸡蛋那么大的一颗极品钻石。
本来这种登基仪式没有女人什么事的,但是在萧远的坚持之下,秀儿做为第一任皇后,生生的从实验室里拽了出来,涂脂抹粉,凤冠霞醅,华丽之极,而在萧远的身后,还有四名皇妃也各着盛装,至于孩子就算了吧。
学生们用了数月的时间,利用木料制成了一面巨大的登基台,背景是一面巨大的浮雕,有龙形浮雕,还有萧远带领第一批勇士在一片荒芜的新村与满清做战,还有海军扬帆远航,炮击八方的浮雕,当然也少不了陆军做战的英姿,几乎背影浮雕就是中华帝国自小小的新村开始,整个二十多年的历史。
在最中央的浮雕,是《大宪法》的全文,代表着中华帝国在未来,仍然是宪法至上,而不是皇权至上的原则。
这种登基仪式将完全是展现在公众的面前,省去了三呼万岁,萧远将带着皇后和皇妃们走过那道长长的红色地毯,向公众打招呼,然后一直走上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