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二十七将帅
第706章二十七将帅
1940年7月26
,叶枫以总统和国家军委主席的身份签署发布了晋衔令和授于前线有功将士勋章令。
相比授勋令,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万众瞩目的晋衔令。
因为这次晋衔是阿拉斯加有史以来第二次晋升元帅和第三次晋升大将军衔,也是自1919年4月9
独立
后第一次晋升元帅和大将这样非大贡献与大战功不可晋升的荣誉军衔。同时也是第一次在战时授予如此高级的军衔。此前几次晋升元帅和大将衔几乎都是在大型战役完全结束之后方才授予,而这一次只能算是中途晋衔。
可以想像这次晋衔不是终点,但却很重要,因为现在是战时,那么战后,肯定还会有战功要赏,肯定还会有晋升,而将在这次荣升元帅的且不提,但元帅以下包括大将上将在内的大部分军官来说,这次如果占据一个好位置,就有可能在下一次授衔中再进一步。现在只是上将,但下一次也有可能直接成为元帅,就跟这一次的李明泽、习正保等人一样。
这次的晋衔涉及面很广,由叶枫亲自签发的晋衔令就有元帅十二人,大将十五人,上将三十七人。
其中最受人关注和热议的当然是十二个新元帅。这可是全阿拉斯加第二批元帅。
阿拉斯加在1919年4月9
晋升的十三名元帅和归入这一次晋衔但事实上是在1919年11月17
成为阿拉斯加元帅的高尔察克在内,共计十四人,这十四人当中如今已经大半退役,甚至不少人已经消失在了公众的眼中,还在现役的就只有蔡锷,蒋百里和吉姆。梅森三人,正坐镇阿美边境的宋智周和担任预备队司令部司令的马功成事实上也都已经退役,现在只是做为特殊情况在发挥余热罢了。
而这次晋衔,虽然蒋百里、蔡锷、吉姆。梅森功勋卓著,但再次晋衔军衔已经没有空间,所以他们得到的就是最高级的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自由勋章,这种勋章可是在独立战争后才颁发过一次,后来虽有颁发过独立勋章和自由勋章,但都是二、三极的,所以这个奖励也算够分量了。
不过这次一次晋升十二名元帅,让阿拉斯加的的现役元帅jī增到十五人,是阿拉斯加有史以来现役元帅最多的时候,倒也蔚为壮观。
十二名新元帅当中只有四个人是顺位晋升,这就是1919年的十大将当中剩下还在现役的四个,即尼尔。弗莱彻、朗。帕多、梁忠诚、严石,除他们四人之外,剩下的路远成、陈国清、吴鹤棋、刘颂亭、冯可齐、李明泽、邓远强、习正保八人全是由上将衔跳级晋升。
其中第一个晋升的现任总参谋长尼尔。弗莱彻大将完全是顺理成章,做为1919年的大将,数十年来立功无数,历任加拿大军区、中央军区司令等很多要职,现在更是高居总参谋长之职,这次对苏战争,能够势如破竹,他这个总参谋长的功绩根本不需多说。
这次排名第二的朗。帕多也是众望所归,他一直很受叶枫喜爱,也一直深受重用,这在阿拉斯加不是什么秘密,但他也从没有给叶枫丢过脸。
做为一名前加拿大自治领降将,他在阿拉斯加军队服役正好超过二十五年,二十五年里,他以前所立的战功都不用多说了,自1919年成为大将之后,他曾参加过攻打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战争,是第一次苏阿大战最高指挥官之一,有过阿尔泰山口大战的胜利,此后镇军贝加尔,北方军区。
在此次大战前他更是前往非洲担任过非洲最高司司令,指挥夺取了赤道几内亚、西北非、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几内亚比绍、加那利群岛等新殖民地的战斗,虽然这些战斗从难度上来说不算太强,但政治较量很多,夺取的这些新殖民地对阿拉斯加更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为环非岛链的建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次对苏战争,他指挥第一方面军在最艰苦的环境下作战,却屡立功勋,在北乌拉尔几成横扫之势,出è的完成了南北对进的战略,这些连普通人都耳
能详的功绩自然足以支持他顺位晋升为元帅。甚至从表面的功绩来看,此次晋升的十二大元帅,他的功劳似乎是最显眼,最大的,最多的。若不是弗莱彻同样光芒万丈,他排名第一也不会有多少争议。
第三个晋升的梁忠诚说起来也有些意思,就跟以前的几乎每一次晋升一样,这一次他所任凭借最显眼的并非是直接的战功,而在于其牵制作用。高加索和黑海战区与乌拉尔及中亚战区是同时成立的,但乌拉尔和中亚打得如火如涂,在高加索,敌我双方却是百万雄兵遥遥对峙,梁忠诚似乎经常做这样的事情,以前在南洋,他的作用在于镇守威慑,在高加索还是这样,不过成功的牵制住苏军一百多万大军不敢动弹,加上他做为现役四大将之一,又屡镇边陲海疆,稳如泰山,所以晋升元帅并没有什么非议。不过当年的十大将排名,梁忠诚在朗。帕多之前,这一次却是被朗。帕多超过了,估计多少也是受了一点影响的。
第四个新晋元帅严石,严石1919年成为大将时,是从中将跳级晋升的,而且当年他也缺乏太多明显的大规模战役的战功可以宣扬,所以以前他所受到的非议不少,但这一次却有不少人为其鸣不平,做为中亚战区司令,在中亚战区差点遭受危险时,力挽狂澜,一场南哈萨克大战,不但扭转了阿雷斯湖大败后的危势,还引发了克孜勒奥尔达起义,最终启动了中亚民族运动的按钮,随后指挥一百多万联军在中亚大战连场,将苏联军队彻底全歼,结束了苏联在中亚的统治,而且这场大战中另一场堪称决定的战役伊尔吉兹大战虽然主要由第四方面军独立完成,但做为中亚战区所辖的部队,这场大胜,严石多多少少也是有一定功绩的。
可以说严石在中亚战区的作为,的确可称惊也一扫以前所有人对其的轻视,很多人都认为凭这次的功绩,严石不说超过弗莱彻和朗。帕多,至少也应该排在梁忠诚的前面。
第五个晋升的元帅路远成,总政治部长,虽然位高权重,甚至这次晋衔,最重要的意见就来自总政治部,但他自己却承受着最大的非议,八个跳级的元帅当中,他的排名最靠前,但论表面的功绩,显然他是最iǎ的最不显眼的,甚至看上去,他的工作跟战争能否胜利并没有太多的实际关联,排除他的职务,很多人都认为他能晋升大将就非常不错了。
好在他的晋升在叶枫颁布晋衔令时,按照新标准已经给予了解释,至少国防军内部的大多数人也是可以看出总政治部在军队当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那些高级将领更是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能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能够带领部队杀敌建功,总政治部的建议审核甚至任用极为关键,若不是总政治部有识人之能,现在带领部队的还不知道是谁,这场战争是否能够胜利也不知道。
所以非议多是来自不明真相的普通人,在军队内部特别是中高级将高当中倒是理得非常顺,并没有太多争议。
第六个晋升的后勤装备部长陈国清与路远成的情况有些相似,不是直接做指挥工作的,甚至他根本没有在部队一线工作过,他是从军科院一步步的走到后勤装备部长职位的,算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技术军官,跟直接的战功可以说搭不上太多的边。
不过与路远成不同的是,他的争议反而很iǎ,因为就算普通士兵也知道,这么一场庞大的战役,后勤工作的组织是否得利,是否顺畅是多么关键,而装备呢,这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是普通平民都知道,阿拉斯加的军事装备工作在全世界都是最为出è的,阿拉斯加军队之所以百战百胜,跟装备的不断更新进步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陈国清这个后勤装备部长晋升元帅比路远成似乎更让人信服。就算有少许非议,多半也是认为他的排名有些高了。
排名第七的是空军司令吴鹤棋,而他也是第二个出身空军的元帅,空军前后已经历三任司令,第一任司令谢缵泰号称空军之父,是阿拉斯加首批元帅,第二任司令白雄飞退役前是大将,吴鹤棋做为第三任司令,一举成为元帅,对空军来说也是一个鼓舞。
与谢缵泰不同的是,谢缵泰当初晋升为元帅在于他使空军奠定了技术优势,论战功,说实话,当初的阿拉斯加空军一家独大,就算换了其他人,也很容易建立功勋,而吴鹤棋这次晋升却是实打实的打出来的。
虽然在技术方面,他确保阿拉斯加空军的技术优势始终存在,但目前世界空军毕竟不像以前,英德美苏等国都已经有了相当发展,距离阿拉斯加的技术差距也不如以前那么遥远,所以这次对苏作战,阿空军全面压制苏联空军,固然有技术方面的优势,但如此全面彻底的压制,与空军整体战术、素质、训练、经验的优势也大有关系。
一场伊尔吉兹空战大胜就是最明显的例证。伊尔吉兹大战是一场决定的战略层面的大胜,而伊尔吉兹空战则是间接奠定了这场大胜的基础。正是后来依靠空中的全面压制,使得第四方面军在这场伊尔吉兹大战中,在双方基本实力对称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场辉煌胜利。
所以不管是作为大军种司令的职务地位还是战功,吴鹤棋晋升元帅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排名第八的刘颂亭这次晋升看上去有些意外,但事实上争议并不大。
首先,他是1919年的上将,而且排名靠前,资历比路远成、吴鹤棋等人都要高,而且虽为上将,但他担任大军区、联指司令的时间却已经长达近二十年,这一点,这次的十二元帅当中,只有排在前四的弗莱彻等此前的四大将可比。
第二,他跟梁忠诚一样,多年镇守边陲海疆,治军有方,可说无功也有劳,能确保边疆稳固安宁就是大功一件,何况他向来担任联指司令,从这方面来说,一个联指虽然所辖部队数量可能比不得大军区,但却包含海、陆、空各大军、兵种,担任联指司令向来考虑一个人的治军和协调指挥能力,他能一直担任这样的职务就足以证明他的本事。
第三,构建环非岛链,夺取西北非、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新殖民地和自治领等,他担任西非联指司令,当时朗。帕多是非洲最高司司令,而刘颂亭是副司令,并直接指挥了这些战斗。所以硬要说战功,不管有没有难度,开疆拓土就绝对是大战功。
排在刘颂亭之后的冯可齐与刘颂亭的情况几乎大同iǎ异,同样是1919年排名靠前的上将,同样是长达近二十多年的大军区、联指司令生涯,此前同样的没有多少直接大战绩可以宣扬,但也同样的在非洲有过开疆拓土之功。
不同的就是他在刘颂亭之前担任西非联指司令,在他任内,打通了东西非大通道,将卢旺达和布隆迪、北刚果、西撒哈拉等地控制在了阿拉斯加手里,虽然其中有些是拿钱买下的,但其中也多次展开军事行动。
当年同样在此事上有卓越贡献的东非联指司令朗多。查克大将已经退役,但冯可齐还是现役,这个功劳自然不能不记。何况冯可齐在这次对苏战争的后半段率领第一方面军加入了战斗,攻克过秋明,参与攻打叶卡捷琳堡,也是屡战屡胜,这样的资历和功绩加在一起,如果还不能成为元帅,那才真会有非议。
排名第十的就是在这次对苏战争中大出风头的李明泽(歧),就在去年底,当时习正保甚至德迈尔这些中将都上位大军区司令,但李明泽这个1919年的上将却仍然担任集团军司令时,曾让人以为李明泽失宠,但进入今年,似乎李明泽开始鸿运当头,先是以集团军司令之职超越习正保这个贝加尔军区司令成为第三方面军参谋长,然后在围歼苏军东南方面军时表现出降库利克,为此次对苏战争取得第一场大规模胜利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随后组建第四方面军,他又成为方面军总指挥,在联军经历阿雷斯之败后,率领第四方面军进入西哈萨克,虽前后分属乌拉尔和中亚战区管辖,但事实上除了在南哈萨克一战,占领阿斯塔纳、卡扎林斯克,参与阿雷斯围歼战外,第四方面军基本上独立作战,在西哈萨克苏军实力大增,与第四方面军实力基本对等,甚至整体情况还稍弱西哈萨克苏军的情况下,伊尔吉兹一战定乾坤,取得了这场决定的战略层面的辉煌大胜,然后席卷西哈萨克,不但完成了控制乌拉尔河的最重要任务,还纵马入欧洲,兵锋直指伏尔加,到现在仍然以六十万大军
得苏军伏尔加百万大军不敢动弹,可说风头一时无俩。
有资历,有巨大战功支撑,李明泽上位元帅理所当然。
第十一位晋升的元帅为海军司令邓远强,严格来说,邓远强这次的晋升主要还在于他现在所担任的职务,做为大军种司令,邓远强成为元帅是合适的,要说战功,海军大战不像陆地战争那么多,也不是想立就立的,光是海军的建设就不是陆军可比的,阿拉斯加海军能越建越强,也是大功,而且夺取非洲的那几场仗,海军有参与,对芬兰的援助,海军有参与并确保航线安全,在法罗群岛海域力
英国海军、夺取格陵兰也都与海军有关,所以他晋升元帅虽有少许争议,但还是有说服力的,阿拉斯加现在强大的海上力量就是保存甚至延伸阿拉斯加海外影响力的保证。
十二位元帅当中最后一位是第三方面军司令习正保,习正保是十二大元帅当中最年经的,要说资历,习正保自然也是十二个元帅当中资历最低的一个,许多新晋大将甚至上将的资历都比他高,不过他能晋升元帅,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虽然他在1919年还只是一名校官,六年前才成为上将,去年底才上位贝加尔军区司令,以这个资历来说,国防军当中确实有不少人比他的资历要高,但那些资历高的却没有他现在这样高的战功和职务。
习正保跟李明泽一样,看上去这一年鸿运当头,自大战开始不久,他就开始独立率军作战,先是带领装甲集群突袭卡拉干达,奠定了覆灭苏军东南方面军的基础,不久后接替蔡锷担任第三方面军总指挥,历经阿克莫拉大战,科克切塔夫大战,奔袭库斯塔奈,到连克车里雅宾斯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奥尔斯克、奥伦堡,最后叶卡捷琳堡大战,围歼西岸方面军,可以说这次对苏战争中规模最大的几场战役,歼灭最多俘敌最多的几场战役,多是由第三方面军主导,最少也有他们参与。虽然其中少不了有其他将领的功劳,也有其他方面军部队的协同,但怎么说,这些辉煌的一次次胜利,与他这个方面军总指挥都大有关系,都足以证明他这个指挥官的能力。
若以这样的战功不能上位元帅,才真会让人不服气。
除了万众瞩目的十二元帅,这次新晋大将不像上一次只授予十人,比元帅还少。这次新晋大将达到了十五人,自然都是功勋卓著,声名显赫之辈。
这十五个大将分别祖文辉、布拉德。范迪、顾项鹏、刘敬文、赫马克、蒋清槐、司马文杰、韦哲元、谢苗诺夫、格拉德。利夫曼、德迈尔、巴斯图尔克、方恕忠、范。德维克、伍靖松。
列名首席的祖文辉跟李明泽一样,也曾是升迁较快的老资格上将,虽然在1919年时他只晋升中将,但1920年晋升为了上将,参加过攻占西伯利亚、远东的战役,也曾参加过第一次对苏战争,历任远东军区多个职务,直到参谋长和军区司令。这一次对苏战争,作为第二方面军中第一批渡河的部队,他这个方面军副总指挥带领第十四集团军参与过阿克莫拉、科克切塔夫等多个战役,从资历地位和功绩来看,成为大将当然没有问题,争议多是来自其排名。
排名第二的布拉德。范迪,这个曾在克卢恩演习时进入叶枫法眼的iǎ营长,眨眼二三十年过去,已经从的尉官登上了大将的宝座,做为装甲部队司令,这次阿拉斯加重装部队在各个战场逞威,与他自然也大有关系,且他后来加入第三方面军担任参谋长兼副总指挥,攻克鲁德内、库斯塔纳、铁路出口等,都有很出è的战绩,最后的叶卡捷琳堡大战,围歼西岸方面军也都有出è表现,这次晋升倒也不枉当年叶枫的一番刻意栽培了。
排名第三的顾项鹏这次晋升并且高居第三位,不得不说与叶枫解释的新标准大有关系,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虽然顾项鹏本人指挥的大战非常少,但有一点贡献的确不可否认,做为阿拉斯加装甲部队第三任最高指挥官,他主持装甲部队(包括装甲师)的时间是最长的,长达十几年时间,可以说阿拉斯加装甲部队能有现在的辉煌,固然与托马森和范迪等人大有关系,但最关键的发展时期还在于顾项鹏任职的时候。
总体来说他与刘颂亭、冯可齐等人的情况极为相似。是老资格的大军区、联指级的指挥官(兵种司令等同大军区司令),这一点这次的十五个大将当中无人可比。所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光论资历,他也足以当得起大将军衔了。
排在顾项鹏之后的刘敬文是总参的第一副总参谋长、年初还兼任了国防部长,光以这个身份来看,就可以肯定这次对苏战争,从作战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肯定少不了他的功绩,战争进行的越顺利,计划完成的越快越好,他的功劳就越大。晋升大将自然不存在什么争议。
不过排在刘敬文之后的赫马克的争议就比较大了,甚至可以说是这次所有的十二元帅、十五大将当中争议最多最大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赫马克从军资历是高,但前半段是在加拿大自治领军队(加拿大降兵降将的服役期计算包括加拿大军队时期),加入阿拉斯加军队后更从没有担任过团以上部队的一线指挥官,而是一直担任参谋职务,甚至都不带长的,从团参谋到师参谋,直到师参谋时才当过参谋长,然后先后在第三集团军、河东、中南、贝加尔三大军区担任作战参谋,又直到贝加尔军区时才担任副参谋长,最后在去年成为军区参谋长,不久后又成为预备队司令部的参谋长,第四方面军组建,又成为方面军参谋长,光从他的履历来看,就像争议中形容最多的,一个从头到尾都一直是在纸上谈兵的将领。
他能晋升大将,所有人都知道主要是因为第四方面军在伊尔吉兹大战和横扫西哈萨克时的出è表现,但这个胜利大多数人认为主要是李明泽这个指挥官的功绩,即便这次大胜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堪称推动了整个对苏战争第一阶段的进程,赫马克籍此可以成为大将勉强说的过去,但他的排名却实在太高了一些。
不说其他人,就说排在他后面的蒋清槐,赫马克还在加拿大军队服役时,出身炮兵的蒋清槐已经高居阿拉斯加集团军级别的指挥官了,科雷马河战役时就是第六集团军副司令,论资历比赫马克还要高得多,1919年就晋升上将,只是后来运气不大好,攻占远东,击败日本后,他随第六集团军长镇日本、朝鲜和台湾等地,很少有发挥的机会了,后来更是调入炮兵部队筹办霍林斯克(位于湖南省)炮兵学院,担任霍林斯克炮兵学院院长近十年,最后调入国防大学担任副校长,直到三年前才升任炮兵部队司令。可以说不论蒋清槐在阿拉斯加炮兵的发展和炮兵素质的培养上所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光说资历职务、就算是顺位接替也足以当得起大将,且对比资历比他只是稍高一线的顾项鹏的排名,那蒋清槐不说超过顾项鹏和刘敬文,但排在赫马克前面似乎没有问题。
当然表面看上去超过赫克马的不在少数,不只是蒋清槐,排在赫马克后面的人似乎都不比赫马克的竞争力弱。
排蒋清槐之后,列七位的司马文杰,资历也是高得吓人,虽然其职务很长时间都不怎么显赫,但说起来他却是谢缵泰时代阿拉斯加空军的另一个技术研发上的主要主持者,长期担任空军后勤装备部长、军科院副院长、军科院空军分院院长,虽然因为技术军官的身份,加上太高(独立战争后已经是中将,1919年已经成为上将),鲜少升迁的时候,但光是阿拉斯加空军能称霸全球这一点,司马文杰这个谢缵泰之后空军技术的第一主持人就足以可说是功勋卓著。
1929年后调后勤装备部担任副部长,去年升任后勤装备部第一副部长,更兼任陈国清留下的军科院院长职务,后勤装备部的一系列成绩自然都有他一份。不管资历、贡献、职务地位,成为大将对司马文杰来说实在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非议没有,为他的排名叫屈的倒是不少。
排名第八的韦哲元资历相对较低,一战时,还只是一名团级校官,不过后期升迁很快,任职过的部队也很多,参加过攻占西伯利亚、远东、击败日本的战役,参加过第一次苏阿战争,还参加过非洲的那几场不大不iǎ的战役,可以说一战后为数不多的或大或iǎ的历次战役几乎韦哲元都有份参与,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幸运,所以他后期的升迁较快,立的功劳很多,1933年晋升上将,担任过第十二集团军司令,第十一集团军司令,第五重装集团军也是在他手上完成建设的,后来担任西伯利亚军区副司令、去年升任参谋长,这次对苏战争,他是第二方面军的参谋长,职务还在副总指挥祖文辉之前。光从这一点来看,韦哲元晋升大将也是无可争议的。
排名第九的谢苗诺夫就有些意思了,论资历,他的资历无疑是最浅的,因为他是降将(沙俄降将的服役期计算只有当年的西伯利亚方面军即高尔察克军队才能把沙俄时期的服役经历计算一起,其他的都是从投降并加入阿拉斯加军队时算起),而且是目前阿拉斯加为数不多的身居高位的沙俄降将。
谢苗诺夫1919年在刘敬文说服下,在伊尔库茨克率领哥萨克骑兵旅投降,并残酷镇
了当时伊尔库茨克的社工
和孟什维克
员,随后他的部队改建为阿拉斯加的骑兵师,参加过第一次对苏战争,现在阿拉斯加的几大骑兵师都是从这个骑兵师衍生出来的,所以要说地位,谢苗诺夫甚至可以说是阿拉斯加现代骑兵之父了。
不过跟大多数降将一样(这一点加拿大降将要远好于沙俄降将),谢苗诺夫后来也少有担任一线指挥官了,第一次对苏战争结束后不久,谢苗诺夫被
进国防大学再教育,足足学了三年毕业,但没有再回骑兵师担任指挥官,而是进入总参,随后筹办骑兵学校,当过校长,此后担任过装甲部师副师长,加拿大军区副参谋长,贝加尔军区副参谋长,装甲部队副司令,五年前回到总参任副总参谋长。
而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主持扩建骑兵师,并参与装甲部队的相关作战计划制定,可以说这次他能晋升大将,除了副总参谋长这个职务外,扩建骑兵且骑兵在这次战争中表现不错是主要原因。当然,自高尔察克和帕达诺夫退役后,人口位居全国各民族第二位的俄罗斯族(含原属沙俄统治的各少数民族)需要一个新的在军事上的有分量代表也大有关系。谢苗诺夫是其中最符合晋升条件又不会引来太多争议的人选,所以他的晋升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后的幸运奖。
排名第十位的格拉德。利夫曼,又是一个资历高得吓人的大将,曾与蒋清槐同在第六集团军担任高级指挥官,当时蒋清槐是副司令,而利夫曼则是政治部主任,与路远成一样,他也是声名卓著的政治部的高级将领,而且同样的,他们作为资历高,从军时间长的政治军官,在早期,他们也曾担任过师长、参谋长等指挥参谋类职务的,相比现在大部分政治军官,他们虽非专业出身,但综合能力更为出
同样做为1919年的上将,利夫曼名气也不比路远成iǎ,而且利夫曼担任过很多个集团军和军区的政治部主任,在非洲打通东非通道和建立环非岛链时,他担任东非联指政治部主任,后来还担任非洲最高司的政治部主任,功绩是有不少的。
而支持他这次晋升大将的除了他的资历与在非洲的贡献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亚战区成立后,他是中亚战区五个最高级指挥官中除严石外的唯一一个阿拉斯加将官,担任战区政治部主任,中亚战区的一系列战功,他这个政治部主任自然也有份。而且中亚战区涉及的军队成份最为复杂,政治工作极多,他这个政治部主任显然比其他战区的政治主官更有用武之地,功绩也更为明显。所以他成为大将毫无争议,甚至是十五个大将当中最缺少争议的一个。不少人倒是认为他的排名还是太低了一些。
排在利夫曼之后列第十一位的是援芬志愿军司令德迈尔(正式职务是东太平洋联指司令),应该说德迈尔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去年才晋升上将并担任大军区、联指司令职务的,但他被选为担任援芬志愿军司令让他有了在这次大战中建功立业的机会,在芬兰战场,虽然战事远未结束,光芒也远不如乌拉尔和中亚
此眼球,甚至可以说在这个战场,敌多双方的战局僵持,并没有多少重大胜利,但毕竟这里的苏军几乎全是主力,更先后有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梅列茨科夫、科涅夫、崔可夫等几个经验较丰富的苏联将领指挥,且背靠苏联最发达地区,装备补给都很方便,而志愿军缺乏重装备,补给方面也远离本土,多有不便。所以综观这个战场双方的实力对比,德迈尔能够确立这种僵持,把八十余万苏军拖住就是重大胜利。
以这个功绩,他时隔几个月之后再次晋升,成为大将倒也不缺乏说服力。
值得注意的是,德迈尔晋升大将,使得他成为了这次晋升的全部二十七名元帅、大将中最年轻的一个,比仅次于他的方恕忠还要年轻四岁,今年的德迈尔才不过四十三岁,即便是现在全国所有的上将当中比他更年轻的也非常少。光是这点,德迈尔也值得骄傲了。
排名第十二位的巴斯图尔克也是一个幸运者,跟德迈尔一样,巴斯图尔克也是在去年才晋升上将并正位河东军区司令的,时隔不到一年又晋为大将,他靠的就是在第一方面军的战功,做为第一方面军的副司令和参谋长(参谋长职务后为冯可齐取代),其实他多半都在率军独立作战,其功绩自然也就相当明显,在汉特、谢罗夫、伊希姆等各大战场都少不了他和他的第三集团军。做为在最艰苦环境下作战的领军大将之一,所获得战功的含金量也会稍微加重,何况他的排名也不算靠前,所以他的晋升自然也不存在多少争议。
排在巴斯图尔克之后的方恕忠跟路远成、利夫曼一样属于政治军官,不过他要年轻许多,他与德迈尔是这次二十七名元帅大将中仅有的两个五十岁以下的将领。不过方恕忠可不简单,他虽然是出身专业的政治军官,但曾长期担任指挥及参谋工作。
从国防大学政治系毕业进入总政工作,后来下放南洋联指担任海军陆战队一师任师政治部副主任,后来临时兼任过师副参谋长,由此开始慢慢开始指挥工作。担任过一师参谋长,师长,南洋联指副参谋长,后来调东非联指,担任过第二集团军参谋长,直到五年前调任西伯利亚军区任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去年又突然转回老本行,任西伯利亚军区政治部主任,对苏战争爆发,他任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乌拉尔战区成立后不久,他接替转任参谋长的伍靖松任战区政治部主任,位高权重,又有一线部队指挥经验,乌拉尔战区的一系列大胜自然也有他的份,晋升大将排名也靠后,自然不存在什么争议。
排名第十四位的范。德维克又是一员资深老将了,做为海军参谋长,论年纪他是十五个大将中年纪最长的,就算把元帅也算进来,他也是二十七个新晋元帅大将中年纪排第二大的,仅次于年长他一岁的朗。帕多。严格来说,此前做为上将,62岁的他已经超期服役两年,本来明年就肯定会要退役的,不过他也算幸运,赶上这次晋衔,做为海军二号人物,在海军建设上他也是功不可没,最终在新标准的支撑下排上了这个大将名单。好在他的资历够深,在海军的地位也是有目共睹,这次排名他也算极为靠后,争议就算有,也不是很多。
十五个大将中排名垫底的伍靖松,争议之多可能是仅次于赫马克的,不过与赫马克不同的是,对他的争议却不是认为他不够资格,而是认为他的排名太低。
当然他的排名低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他是十五个大将中唯一一个由中将跳级晋升为大将的。不过为他叫屈的人也不是找不到理由。
因为伍靖松虽是中将跳级,但论资历,他也不算低,曾是布拉德。范迪的搭档,都曾受到叶枫的赏识栽培,而且在一战时他在纽芬兰,在科雷马河以东等战役中有过出è表现,担任过团、旅、师主官,有过出è的指挥参谋工作经历,在政治工作上更是一直有出è表现。
在1919年他已经晋升为中将了,只是因为此后他一直担任集团军或军区、联指的政治部主任,又没有参加过多少战役,导致他在中将的位置上一呆就是二十年。不过此前几年,在非洲他有一定贡献,这次对苏战争,他从非洲调到西伯利亚,从第十三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一跃成为第三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后来更成为乌拉尔战区政治部主任,直至转任参谋长,仍然表现极为出乌拉尔战区成立后的几场重要战役的作战计划,几乎都是由他主持制定的。所以严格来说,以他的资历、地位和功劳来说,就算是跳级晋升的,他的排名也可以高上几位,甚至以他战区参谋长的身份来说,排入前五都不会有太多争议。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