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晓玲文集 下章
二探红楼(5)红楼梦中水溶和世荣考
 二探红楼(5):“红楼梦”中“水溶”和“世荣”考

 安 晓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快报】

 《新探红楼》文集共计93篇文章,发表完毕后,再发

 《二探红楼》的系列文章。后者的第5篇文章,今天

 提前公布,以求得新观点的发表权。

 一、“水溶”、“世荣”不是《红楼梦》版本真伪的判据

 陈林先生[1]提出:北静王名称叫“水溶”是狄葆贤先生搞出来的,在程本系统(程甲、程乙本以及后世据此翻印的120回小说刻本)中,北静王的姓名无一例外地都是写作“世荣”;在脂本系统(即所谓甲戌、己卯、庚辰、杨藏、列藏、戚序等80回小说抄本)中,北静王的姓名无一例外地都是写作“水溶”所以,由“北静王姓名”就可以判定“全部‘脂本’都是作伪,进而判定所谓“残脂本”“卞藏本”必定作伪。它成为判别《红楼梦》版本真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客观判断标准。

 通过查阅现存的《红楼梦》抄印本,发现陈先生的论断与实际不符。在第14、15、16、71、85、105等回目中,都提到北静王,但指出他的名字的只有第14和15回。《梦稿本》、《庚辰本》、《甲辰本》、《戚序本》、《舒序本》、《列藏本》、《蒙府本》等都是“水溶”

 只有《程甲本》的第14回,写出5个“世荣”;第15回出现一个“北静王世荣”和9个单独的“世荣”但是,《程乙本》并非陈先生所说,都叫“世荣”在第14回,连续5个都是“北静王”,与其它回目一样,未指出名字“世荣”;在第15回,也是7个单独的“北静王”,只是在回目之首写成:“北静王世荣”和一个单独的“世荣”下面的分析将指出,这两个“世荣”都是高鹗加上去的。

 由此可以看出:北静王的名字叫“水溶”不是狄葆贤胡编而成,而是由曹雪芹给北静王取的名字。高鹗在排印《程甲本》时,将《水溶》统统都改成“世荣”;其理由与目前多数人的看法相同,认为曹雪芹写的北静王指的是“怡亲王胤祥”,怎么也想不出为何叫他做“水溶”?因而采用拆字和谐音法,改名为“世荣”

 实际上,高鹗已经违背了曹家父子的意图。他们不想任何因素导致误会,影响他们销售《石头记》[9],因此在修改《程乙本》时,干脆把名字都去掉,一律称“北静王”第14回连续出现5个,在15回出现7个单独的“北静王”就是这么来的,与《程甲本》的写法完全不同。笔者由此推出:《程乙本》第15回回首的“北静王”之后,高鹗添加了一个“世荣”;接着把第一个单独的“北静王”,他也改成“世荣”;以后的7个单独的“北静王”,则未作变动。之所以说,《程乙本》中这两个“世荣”是高鹗改动的,是因为还有13个“北静王”仍然保持原状未变。

 同时,由这里再次看出:《程乙本》不同于《程甲本》,它不是目前红学界所认为的,它是由高鹗进一步修改《程甲本》后产生的。因为如果《程乙本》是高鹗的进一步修改本,他绝对不可能将他得意之作:新创立的北静王名字“世荣”舍弃掉,更换成13个单独的“北静王”;而且,他也没有大量删除“世荣”的理由。此外,既然要替换,为何又不都更换?。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程乙本》是按照新买到的一部《120回红楼梦》手抄本排印而成[10]“新手抄本”上面都是单独的“北静王”但排印《程乙本》时,高鹗在第15回上的第一个“北静王”的后面增加了一个“世荣”名字和把第二个“北静王”改成“世荣”

 笔者上述观点的铁证是:《列藏本》也都是“水溶”它的第14回写道:

 贾赦、贾政三人连忙上来,以国礼相见。水溶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称呼接待,并不自大。贾珍道:”犬妇之丧,累蒙郡驾下临,荫生辈何以克当。”水溶笑道:“世至谊,何出此言。”遂回头令长府官主祭代奠。贾赦等一旁还礼,复亲身来谢。水溶十分谦逊。因问贾政道:“那一位是衔玉而诞者?久一见为快,今一定在此,何不请来?”贾政忙退下来,命宝玉更衣,领他前来遇见。

 那宝玉素闻水溶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一面走,一面瞥见那水溶坐在轿内,好个仪表。

 第15回是:

 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郡王水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宝玉忙抢上来参见,水溶从轿内伸手搀住。水溶笑问:“衔的那宝贝在那里?”宝玉见问,连忙从衣内取出,递与水溶细细看了,又念了那上头的字,水溶一面极口称奇,一面理顺彩绦,亲自与宝玉带上。水溶见他语言清朗,谈吐有致。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此资质,想老太夫人自然钟爱。”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下来,递与宝玉道:“今初会,仓卒无敬贺之物,此系圣上所赐苓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宝玉连忙接了。水溶道:“逝者已登仙界,非你我碌碌尘寰中人。小王虽上叨天恩,虚邀郡袭,岂可越仙而进呢?”宝玉连忙接了,叩请回舆。水溶道:“逝者已登仙界,非你我碌碌尘寰中人。”将殡过完,方让水溶过去。

 **:《列藏本》在道光年间(1830年)入俄国,狄葆贤岂能跑到俄国去把这个“脂本”篡改成“水溶”?!这就清楚地表明:给北静王取名为“水溶”是曹雪芹所为,决非狄葆贤搞出来的。进而彻底地否定了:将“北静王”取名作为“判别《红楼梦》版本真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客观判断标准。”,它不符合与《红楼梦》的客观实际。

 二、北静王的人物原型

 由于《红楼梦》属于自传小说,因而其中主要人物通常都有文学原型。目前对北静郡王的生活原型,猜测有多种:

 1)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乾隆第13子怡亲王胤祥,生于1686~1730年[1~4];

 2)平郡王福彭,曹寅的外孙,生于1708~1737年[5、6];

 3)乾隆第六子质亲王永瑢,生于1743~1790年[8]。

 到底是谁?需考虑他们生存的年限与《红楼梦》故事发生的年代相近的程度。按照《红楼梦》第13回反映出的年代是:

 且说贾珍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意。可巧薛蟠来吊,因见贾珍寻

 好板,便说:“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说是铁网山上出的,作了棺材,万年不坏的。

 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的,原系忠义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用。

 这里的“忠义亲王老千岁”指导是康熙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处于1674-1725年;34岁(1708年时)时,他第一次被废;38岁(1712年)时,第二次被废;从此,他被软,直到死。

 薛蟠父亲经办的他的寿木,从而推出秦可卿去世的时间大约在1712~1725年前后。这个时间,对胤祥,太老;对永瑢,则太小;所以,比较接近的是平郡王福彭。加上他是曹寅的外孙,因此,他与曹家的关系自然比其他王爷更加亲密。同时,清朝皇族的爵级,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计10级;按照清朝的体制,亲王的儿子世袭时,如果没有显著的战功或政绩,必须降一级,只能封“郡王”[8]。

 北静王的儿子“水溶”只是郡王,比亲王低一级,故作为亲王的胤祥和永瑢同“水溶”也不对号。

 三、 “水溶”名称的由来

 为什么曹雪芹将北静郡王取名为“水溶”呢?这与曹雪芹对女儿的痴有密切的关系。在第二回写道:

 “女儿是水作的骨,男人是泥作的骨。我见了女儿,我便清,见了男子,便觉浊臭人。”

 在曹雪芹眼光里,女儿纯洁、文雅、高贵,令人清怡人;而男子则“浊臭人”不过,深究起来,曹雪芹并不是维护和赞赏所有女子,《红楼梦》中的宝玉“素常见了老婆子便很厌烦”(第94回)、素习最厌恶愚男蠢女的(第35回)、认为是女人出嫁后就成了“没有光彩宝,便是珠了;再老,更变的不是珠,竟是鱼眼睛”(第59回)、长相不好,就是“俗蠢拙物”(第44回)。可见,曹雪芹用水的清澈来比喻人的纯洁、文雅、高贵。只要年轻漂亮,他都爱慕和倾倒,不论是男是女。例如,对秦钟,“眉清目秀,粉面朱,身材俊俏,举止风,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那宝玉自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第7回);对蒋玉菡“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便紧紧的搭着他的手”(第28回)。

 北静王“年未弱冠,生得美秀异常…才貌双全,风潇洒”(第14回)“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第15回)。贾宝玉“巴不得常相见才好”(第85回)。由此可见,曹雪芹对这个人物非常欣赏和喜爱,所以在取名时,不仅用“水”相比,认为他也是“水作的骨”;而且,好得连整个人都可以“溶化”在水里,故此取名为“水溶”

 正是因为将北静郡王取名“水溶”,自从《庚辰本》和《甲辰本》在社会上流行之后,引起不少人往当时各王爷身上猜测。为了避免误会,甚至给曹家出售的小说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程乙本》定稿时,曹頫最后将第14和15回里的“水溶”都改成“北静王”

 四、结论

 1)“水溶”是曹雪芹给北静王取得名字,不是狄葆贤捏造出来的;

 2)北静王的姓名不能“成为判别《红楼梦》版本真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客观判断标准”,由此得出“全部脂本都是作伪”的结论不能成立;

 3)由于北静王不仅是“水作的骨头”,而且整个人都可以溶入水中,所以,曹雪芹将他取名为“水溶”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陈林:《红楼梦》中北静王世荣的原型胤祥画像,新网站,博客首页,2007-09-2214:00:00

 [2]道可道非常:《红楼梦》中北静王世荣的原型就是怡亲王胤祥,书话红楼,天涯社区,2007-9-25

 [3]水过无痕:“世荣”暗指“胤祥”“水溶”全是附会,百度贴吧,2008-9-20

 [4]康雍梦华:红楼梦和胤祥,稽古右文,www。ourjg。com,2006。9。25

 [5]北静王与福彭,隐石卢艺术网站,2006。7。22

 [6]齐斋:北静王与小王爷福彭,国学论坛,2006。7。22

 [7]清皇六子永瑢,新博客,2008-10-12

 [8]亲王,百度百科,2009

 [9]安晓玲:新探红楼(59):对《红楼梦》内容的分解和成书时间探讨

 [10]安晓玲:新探红楼(79):《程乙本》的手抄本是不是个残缺本?。
上章 安晓玲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