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遗梦
早就有想写高原的冲动。
对高原的认识最早源于小学课本里的内容:我们的祖国地域广阔,西至帕米尔高原…当祖国的最东端已是旭
东升的时候,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处于繁星满天的黑夜。在我的印象中,高原是伟岸、神秘的象征,那里有着皑皑白雪,有着神秘雪莲,还有过着单调生活的哨兵。偶尔也会看到,路过的美女记者与驻地战士如昙花般的爱与恋。前不久,家乡走出的军旅作家凌仕江回来,谈起了西藏,谈起藏南看雪,林芝怀旧和尼洋河上的老艄公,还有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天天天蓝,与谁都有关的故事。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播他的《你知道西藏的天空有多蓝》时,我被他笔下蓝得一蹋糊涂的西藏的天空所震慑了,那种不到西藏心不死的愿望从此无比强烈。西藏甚远,于是追慕高原,追寻高原的云彩便成了我心头隐隐的痛。
2006年,我有机会去九寨、黄龙,算是第一次投入高原的怀抱。汽车沿着岷江而上,从都江堰到汶川,一路循山而上,又蜿蜒而下,在映秀稍作停留,以致于5。12地震发生的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记忆还定格在两年前。岷江自汶川之上,水
断断断续续,人们一次次地把江水拦
截断,又一次次地从它身上横跨现而过,咆哮的水显得温柔了几许;江的两边的山
着斑驳的岩石,在建高速公路的工地正从山体上掠过,伤痕累累。我有些失望了,自然的美止此凋闭,这是怎样的一种哀伤啊!直到汽车行过茂县,翻过“龙回头”,渐渐地有羌寨和凋楼,有轻柔的云朵飘过的时候,我才从这份忧伤的情愫中回过神来。高原的感觉扑面而来,车行在山顶上,云飘在车窗外,路延伸向天边,山在云雾里穿行,草地一大片一大片铺开,牦牛与羊群又如云朵般散落到人间…我疑心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堂,山用它雄浑的身躯承纳了世人所有的感伤,云又将一份份轻盈带到每个身边。到九寨的路上我们穿越了云朵羌巴,看过文成公主入藏的驿站,路过岷江源头,高原的神话延续着我的梦。我不得不称赞大自然的伟力,将一条大河的源头藏于高原的浅壑,如果不是人们树了一块“岷江源”的石碑于斯,没有人会相信这就是涛涛江水汇集第一滴雨
的地方。
八月的气候在川南是闷热无比的,蒸得人难于呼吸,而在高原,天高云淡,微风拂面,总让会忘却些什么,对,是现实。当一个人身在异域的时候,眼前的人和事都离现实远了,可以不将它们联系起来,于是就创造了“超脱”一词。在九寨的的童话世界里,有孔雀海的玲珑,长海的坦
,五花海的斑斓;有珍珠滩的喧嚣,诺
朗的壮观,也有树正沟小磨坊的静谧。穿梭其中,人如同行走在仙境,难怪有好多部关于神怪传说的影片都在这里取景。九寨原本就是一个高原神话,水在这里成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九寨归来不看水”,的确,这里的水只缘天上有,恰如西藏的天,天天天蓝,与每一位到过这里的人都有关——它给人以无比的瑕想和无以伦比的美好感觉;又与每一个人无关,没有人能带走些许它固有的灵气,摄影师镜头取走的仅是其中微不足道的点滴,真正的灵秀还在于那天地融合的自然之气。
于是,我在九寨醉了,青稞酒的度数很低,却在炉火旁显得格外有份量;酥油茶的香气不浓,但能给人以家的温暖,藏族人家特有的豪
——大碗喝酒,大口吃
,大声唱歌,在九寨略有寒意的夜晚,让人分外兴奋。也许是因为我们就住在高原的小溪旁,也许是
中还涌着九寨碧蓝的水和湛蓝的云;也许是学会了两个藏语词汇“
摸”和“诺
朗”,言之美女与帅哥。
于是我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写了对九寨一隅“长海”和感喟——《九寨长海颂》:
在九寨,你是海——轻柔、婉约,碧绿胜过蔚蓝。站在九寨的最高处,俯望你的兄弟姊妹,剑竹、孔雀、五花,他们在向你致敬。不曾有青藏错那的神秘,也没有青海湖水的浩渺,静静地守住自己的温柔风韵,在童话的世界里,枕着云雾,倘佯,
唱,一曲美丽的诺
朗。有一天,我从远方来到你的身旁,带着疲惫寂寥的情怀,向你述说,述说久违的心灵喧嚣,你听着,用一袭碧绿,承纳秋一般的哀伤。于是,我坐在你的近旁,享受着无尽的安详,你轻轻地伏在我的膝上,如泻的梦在我的身体里
淌,我轻轻的拨弄你的长发,理出一朵朵清晰的
花,如诗一样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