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包裹差生
“差生”这一概念在素质教育的领域中是不允许存在的,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是习惯把那些在思想方面、学习方面、行为方面存在缺陷的学生称之为“差生”这些学生很难得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表扬和赏识,因为这些学生不仅增加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增加了班主任的管理难度。从人
趋善向上的本质来看,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赏识“差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尊重和赏识“差生”,关键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并且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不论他们的学习怎么样,教师都要给予关怀和爱护。也就是说对待“差生”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不要一味地推却、抛弃或冷漠,更不要冷言相对,而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宽容和鼓励,相信他们有能力改正缺点和错误,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和争取人生的辉煌。
一、用爱的目光关注“差生”的点滴进步
在学习上“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学习基础差、缺乏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持之以恒的自制力,常常表现出学习被动、思维单一、缺乏探索精神。作为教师,应当宽容他们的不合时宜的表现。“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而是能够从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摸清他们犯错的原因和动机,耐心帮助和期待他们的反思和进步。要看到这些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应该尽量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和情境,根据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回答问题、上台演排、完成演示实验等等。他们的回答和表现可能会偏离教学内容,影响教学进度,影响教学设计,影响教学气氛,但教师一定要克制。不要冷言相对,甚至还可以就他们的疑难和错误之处进行有针对
的讲解。对于他们回答和表现中的闪光点,不但要及时给予肯定,还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面对他们学习方面出现的反复,这些“差生”一旦遇到困难。多数都不会主动解决问题,而是采取回避或听之任之的方式。教师不但要及时的发现问题,还要及时善意地指出问题,教给他们克服困难、改正错误、解决困难的方法。或者是在批改作业时,用评语的方式给予指点鼓励。让他们能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赏识。这些赏识
的评语不仅可以让“差生”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也能明白应该怎样改正,从而自觉地配合老师改的错误。
二、用爱的目光关注“差生”的闪光点
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你说他好,他就好了”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关爱对学生发展的重要
。实际上,许多“差生”都非常聪明,他们大都喜欢幻想,喜欢自己的想法和动机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认可和赏识,一旦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或老师的想法有出入的时候,他们大多不会深刻反省和检查自己,通常是用比较冲动和出格的方式针对同学和老师。这时,教师如果不能发现和及时帮助的话,这些学生会一犯再犯,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做出更出格的事情。作为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往往会因年龄差异和所处地位因素的影响,与“差生”产生思想上的代沟。思想上代沟的产生会导致师生感情破裂,个性强的学生还可能会用一些消极的方式对抗班级管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克服思想上代沟的产生。要从内心深处设身处地地了解和理解这些学生,和他们真诚相处,以心换心。在实习了学生的一切后,班主任也许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才可能不由自主地去赏识自己的学生。集体活动是发现“差生”闪光点的最好途径,这些学生也许学习基础不太好,成绩不突出,纪律也比较散漫,但他们可能因为身体素质出众、音乐天赋好、动手能力强等其他人没有的特长,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班级争得荣誉。这时班主任不能视而不见,不能因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而否定他们,应该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他们的表现、和他们的努力,增强他们参与班集体活动的自信心,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除此之外,这些“差生”在平时也有闪光的表现:例如值
时积极打扫卫生;上课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捡到东西能主动上缴;看到
扔
丢的纸屑果皮能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放学时主动关好教室门窗…班主任对他们的这些闪光点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中,用团结向上、勤奋学习的集体氛围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形成良好的品格。
在教育教学中,赏识“差生”不仅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毛病,也可以教育其他学生“赏识自我”、“赏识别人”“赏识大家”的方法认识自己的班集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拼搏奋进、互帮互助的班风和学风,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提供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赏识不是盲目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养成孤芳自赏、惟我独尊的自负心理,而是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信任和宽容,自觉把自己培养成会学习、会生存、会创造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