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之力挽狂澜 下章
节七十五:出师
 这天夜里,宫门悄悄打开,皇帝车撵只带少量随从,车马直趋武乡侯府,无需多言,刘谌知道父亲想干吗。

 武乡侯诸葛瞻,景耀元年,皇帝启用黄皓为近侍太监,其后两年,帝国老臣一个接一个的故去,至景耀二年,皇帝最终起用诸葛瞻为卫将军,时年三十五岁。可惜,这些年诸葛瞻一直告病在家,除了岁首大会和必要的国家聚会,连每次的旬会都是能不去就不去,一般都是由诸葛尚应付。

 上次傅佥的葬礼诸葛瞻父子齐去是冲着傅家两代忠贞的份上。

 即便是皇帝邀请入宫,都是称病拒绝。谁都知道诸葛瞻不想看黄皓的脸色,不想在黄皓面前跪下山呼万岁,皇帝虽然不快,可诸葛家族和一直依附其家族的势力那么庞大,因此也无可奈何。最后总是连累身为诸葛家族女首领的刘氏,向她父亲赔礼。

 不过这次是皇帝屈尊驾到,不是太监邀请,诸葛瞻吃惊之余,终于出门相,跪在御撵车旁高呼万岁。

 “贤婿免礼,”刘禅满堆起笑脸,搀扶起诸葛瞻,又继续说道:“朕今想来看看尚儿京儿,还有爱婿。”

 说罢就往里走,诸葛瞻一边引路一边招呼家中下人将正堂清出,供皇帝上座。

 刘禅忙摇手道:“不用不用,花厅就很好。”

 皇帝如是说,诸葛瞻也随皇帝心意。进门后没过多久,刘氏将爱子诸葛尚、诸葛京两兄弟自后花园空地领出给外公行礼,顷刻间其乐融融,好一派阖家欢乐。

 就在这当口儿,皇帝突然脸色一变,一脸哀切,抱拳向诸葛瞻作揖,这让诸葛瞻大吃一惊。

 “陛下,万万不可!”诸葛瞻忙拜倒在地不敢受礼,刘氏、诸葛尚、诸葛京也皆跪下,不敢抬头。

 “贤婿救我!还望贤婿看在我父亲和丞相薄面上搭救!”刘禅哀声哭诉。

 “陛下,您这是何意?”诸葛瞻实在不明白怎么皇帝说这种话“陛下,臣世受皇恩,怎敢不思报效?只是陛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说着说着,诸葛瞻、子刘氏和两个孩儿也被这稀里糊涂的场面搞得泪水盈眶。

 两下哭了好一阵,总算是收住泪水,刘禅向儿子看了一眼,示意儿子说。

 刘谌轻轻一叹,悲切道:“江油戍失守,魏军从那边突入我蜀汉腹心了。”

 “怎么会这样?”诸葛瞻一脸的不敢置信,呆呆望着刘谌的脸。

 刘谌将原委再说了一遍,诸葛瞻沉默片刻,轻轻摇头,叹息道:“皇天不佑,好在发现及时,我们…”可是说到这儿,诸葛瞻又是一声叹息:“可发现及时也没用,我诸葛家族人丁单薄,何况成都没兵啊!”“贤婿,你在那些家族中间威望很高,能否向他们借兵?”

 诸葛家族人丁稀料是事实,但那不重要,说来说去,其实亲自驾临武乡侯府就是冲着诸葛一门的号召力。

 刘禅打的主意就是冲着那些豪门大族的子弟兵。有这些兵作底,蜀国还有一战之力。

 这让诸葛瞻很是为难,打仗这东西哪有不死人的?可是动用诸葛家族花几十年积攒下的声望胁迫其他家族参加保卫战,到底合不合适呢?

 再说了,刘谌还提到了让一个亲兵去搬请姜维的部队,至于非得动用那些子弟兵么?子弟兵们善战不假,可是死掉一个都会对诸葛家族的未来产生很不妙的影响,谁吃得准全死的都是各家族那些妾室末枝的儿郎?要是嫡系死掉一两个,那这个家族以后肯定会衔恨,失去过多的支持,诸葛家的未来就很不妙了。

 况且姜维如果及时赶到,堵上漏,那么也不过是双方围绕涪水一线展开争夺战,那就不用死半个豪族子弟兵了,那多好?

 为此诸葛瞻含糊其辞,就是不肯最终答应,只是说愿意为皇帝带兵死守涪城待援。

 事到如今还在扯皮,真个让人很是头疼,刘禅旁敲侧击就是不能打动诸葛瞻。

 “父亲,儿子愿意前往涪城,报效国家!”诸葛尚急了,嘴,大声说道。

 这让诸葛瞻大为恼怒:“你这混蛋小子,小小年纪说什么瞎话?你有什么才能,守城还需要你这么个小孩?”

 诸葛尚让老子骂得头臭,很是不甘心,嗫嚅道:“儿子,儿子都十九岁了,兴丰侯叔叔当年十五岁就参加陇西战役。叔叔十九岁都快要成为校尉了,儿子…”

 “他是他你是你,”诸葛瞻怒道“为父的自会报效国家,你就在家好好照顾兄弟姊妹和你母亲、姨娘,打仗这事,你且再等几年再说。”

 说罢,再度望着刘禅道:“陛下,尚儿被娇纵惯了,嘴上胡说八道,还望您看在怡儿的面上,宽宥这孩子不懂礼数。”

 怡儿指的是诸葛瞻正刘氏闺名,刘禅的女儿。

 刘禅自然说:“无妨,这孩子是一心报国,勇气可嘉,朕明白的。”

 可他心中还是一阵不安,他似乎觉着自己这个爱婿,很不看好这个国家,有意让诸葛尚战。

 接下去的时间,还是商量如何凑齐那根本没法凑齐的军队。

 成都城内在十几天前再度强行征兵,现在城内已经无兵可征了。

 刘谌甚至提出要向各豪门家族征集家奴,组织军队。

 “这倒是个主意,”诸葛尚再度嘴“我家就有九个男仆,要是整个成都城内全凑合起来,也有上千人呢。”

 加上军,倒是颇为可观。

 可是,若要凑够军队,还是非得让各大家族点头首肯,写下调令,非得有子弟兵不行。

 诸葛瞻还是一嘴的含糊,不肯去劝说。

 这下惹恼了刘谌,他大声说道:“侯爷,本来我一向都敬重侯爷您的睿智机敏,现在本王不得不说,我看错你了!您还不如您的侄孙儿呢!他尚肯为国效力,现在就在涪城指挥防守。像您这样处处盘算自家利益的人,本王瞧不起!”

 “你…”诸葛瞻大怒,刘禅马上给女婿赔礼,痛斥儿子胡言语。

 诸葛瞻气愤归气愤,不过他马上又望着刘谌道:“你见过显儿?”

 刘谌点头。

 “那显儿是不是把月华带在身边?”

 不说都快忘了,刘谌脸色一变,一脸肃穆的望着诸葛瞻道:“侯爷,这次您非的帮帮我们不可,月华她就在江油城内,江油城朝不保夕,若是城破,以月华的美貌,定会惨遭魏狗欺侮。”

 这会是诸葛家的辱,就像当年那两个长公主在长坂坡沦落曹魏,最终沦为曹纯妾室一样,都是奇大辱。

 或许作敌国将领妾室还算幸运的,更糟的情况,是军

 如果诸葛月华惨遭这等命运,那诸葛家族一世的英名可就全完了。

 “这个混蛋丫头!”诸葛瞻一阵低吼,一拳狠狠砸在地上,地面一阵轻微颤抖,诸葛瞻思索片刻方才再度抬头望着皇帝道:“陛下,您放心,臣自当为陛下孝犬马之劳。”回头望着儿子诸葛尚道:“你去让人备车,我要去下尹府。”

 说到底,还是诸葛家的尊严,最终让诸葛瞻下定决心帮助皇帝度过难关。

 这天的晚上,诸葛瞻四处奔波游说,说到最后嗓子都哑了,天明前,最终在成都城的北郊聚集起一支由两千三百七十三名各大家族子弟兵组织的队伍,此外还有一千三百九十名各大家族凑齐的家奴兵,最后是皇帝的四百六十人卫军,总兵力为四千两百二十三人。

 初冬的朔风萧瑟,这支队伍排成几个方阵,旌旗飘扬,诸葛瞻穿着卫将军铠甲,带领众将,在军中检阅。他身后诸将是前几回京述职的新任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以及北地王刘谌,爱子诸葛尚。

 张遵是自愿代表张氏一门参军,随着张遵的加入,一部分支持张氏家族的旁系家族同意将子弟兵出。黄崇是代表阆中黄氏一族参战,也是得到蜀中各大家族支持的一直,其中包括梓潼尹家、梓潼杜家、巴西王家等一干家族。而北地王代表的正是刘氏皇族,此外,刘谌还顺便将死牢中的姚陨先邀请回王府养伤,华神医为其治疗,算是对姚陨无辜受罚的亏欠,华典也跟随大军开拔,以便军中诸人受伤不备。至于诸葛尚,诸葛瞻全力说服那些跟随诸葛家族的下属家族献出子弟兵,总得做出表率,因此,身为嫡长子的诸葛尚只能带在身边以示公平。

 这些子弟兵都是各大家族的精锐,武艺个个出众,已经几乎可以与魏国陇西兵相提并论,再加上鲜亮衣甲,锋利兵器,一个个如狼似虎。

 看着这些让人心动的精锐部队,诸葛瞻心中的血迅速变热。

 谁不是男儿大丈夫?小的时候,他也是做梦都想上战场,想在战场上体会一下父亲当年金戈铁马的生涯,父亲指挥若定的表情,是他儿时的梦想。可惜,他太小了,父亲过世时他才八岁,此后几十年间,身为诸葛家族的首领,他的生命已经不在是他一个人的,将近三十年,他做过什么?全都呆在京城,直到今天,方才如愿。只可惜,帝国薄西山,他的机会才到来,到底是迟了些。

 “父帅,皇帝陛下在城楼上向您挥手呢!”身边的诸葛尚提醒诸葛瞻。

 诸葛瞻回身,走到军阵最前,最靠近城墙位置地方,单膝跪下,望着皇帝行礼,对着身边的儿子低声道:“你代我叩谢皇恩。”他昨天劝慰了好多家族首领,这才终于说服了几个为首的大家族,肯出兵支持,嗓子很累,发不出声来。

 诸葛尚代替父亲望着城上大声叩谢,山呼万岁,全军雷动。

 至此,大军正式开往绵竹,目标直指涪城。

 (笔者按:在下文中指的梓潼尹家,实质指的就是梓潼清人尹默家族,尹默生前官拜太中大夫,就是外官头子、外部长,很重要的职位,263年时已死,但其子尹宗,当时官职为博士。梓潼杜家,指的是梓潼涪人杜微,官拜谏议大夫兼五官中郎将,也已死去。阆中王家,指的就是王平家族。易中天老先生所说的关于什么巴蜀内部集团、什么东州集团、什么本土集团,在下以为不妥,须知三国志上可没这么说,蜀书卷十一霍王向张杨费,只有王连、向朗是外来的,其余全是本土人。蜀书卷十二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只有许慈、来敏、郤正是外来人,其余都是本土人士。的确,卷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清一是外人,但是卷九的董和,卷八的秦宓,整个卷十三,卷十五的张翼以及卷十五最后的一大段赞词,那段赞词中提及的本土人士就更多了,都是本土人士。本土人士在蜀书中所占比例已经相当高了,更何况那些外来人士官位虽普遍比本土要高,但后期出现的,都是蜀地土生土长的。蜀汉立国凡四十有二年,要知道四十二年是什么样的概念?康熙皇帝登基之前中国南部还在为了削发闹矛盾,但是在康熙四十多年时,南方已经大致平定,不都削了发么?诚然,易中天先生所说的集团,是有一定道理,但未免是哗众取宠,四十多年足够融消那些当初的矛盾,也足够将一个外来政权本土化,合理化,正常化。而且三国志中关于诸葛亮的评述很有意味,他一方面说明诸葛亮在政治上的才干,也说明了当时蜀中各家族对诸葛亮是敬而爱之畏之、服之,建兴年间,蜀中当时的矛盾正在逐步化解,各大家族也正在适应新的外来家族的存在,就像当年他们适应刘焉刘璋父子一样,适应一个家族用不了多久时间,不然你看看关于刘循的记载,他可是领导着那些蜀中军民抵抗了刘备的伐蜀战争长达一年,而刘焉买官入蜀作州牧才多久啊?你如果还不信没,你就看看我们伟大的祖国,到现在也才不过五十多岁而已,而且,那些讲述主题材的老电影,可不都是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么?再往下面的话我就不说的,大家自己思考。)

 此外,这就是燃烧之章的结尾,我在前面说过的,现有的要大改,所以,这章的结束,邓艾没死,哼哼…
上章 三国之力挽狂澜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