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闻首告警惕顿生
自从余杭明尊信徒闹出了一场莫大的风波之后,似乎整个明尊教在明处的活动都消停了下来,就连初一十五的信徒集会也不再举行。不过,光明正大的活动固然可以取消,暗地的串联却仍然相当活络。就在朱八等人挨了板子后的第三
,便有人给他们送去了上好的伤药,口中还不遗余力地称赞他们侍奉明尊至诚,必能受到福荫。
然而,一帮神神鬼鬼的人刚走,朱八的家里便突然来了又一拨人,都是早先一起挨过
杖的。这些人一进来便把门关得严严实实,然后几个年长的先坐了,年轻的则站在后头。
“八哥,前几天的事情闹过之后,我们寻思着,这一次的事情恐怕是有人故意栽赃嫁祸!”最年长的一个汉子扫了一眼其他人,率先开口道“八哥,当初我们一时义愤去官府吵闹,如果碰到一个强硬的官儿,那天还能囫囵回来吗?那个赵大人明明白白地说了,官府没有派人砸祠堂,我们后来又特意去查过,来的那些家伙匪气很浓,确实不像官差。”
朱八在教中的地位比这些人更高一些,一来是因为他讲义气,在周遭人中间威望高,二来则是因为他的脑筋还算好使,因此别人想得到的事情,他自然不可能想不到,只是不敢往那个方向去想而已。
“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家也就别再瞎猜了。”他轻轻叹了一口气,指着
头的伤药说道“圣母和大尊知道我们的苦处,所以派人送来了药,大家好好养伤,再过几天也好去孔庙上工。以后孩子都大了,有了这一条脸上也有些光彩,说不定还能有些福报!”
见朱八不肯接口,众人不免都有些失望。其中一个性急的便突然
话道:“若是能抓着那些假扮官差的人,我非得好好揍他们一顿,然后押着他们重修了祠堂!说起来那赵大人真是个好官,虽然厉害了些,但毕竟不是以前那些吃人
啃人骨头的货
。听说如今杭州各县都在厘定田亩,似乎还传言要减税,要是真的如此,那我们可就真的有活路了!”
“这种事情还说不定呢!当官的一天一个章程。谁都说不准!熙宁年间那个王相公那么大地名声,最后的政令还不是比以前更苛严?要我说,指望朝廷没多大好处!”
“话也不能这么说,明尊再大,能大过朝廷去,能管过天子官家?我们就是天生受穷的命,明尊固然要信,指望能有个青天也不是什么坏事吧?要是赵大人能够真的爱民如子,也不是我们的福分么?”
见旁边的人七嘴八舌,朱八更是心
如麻。从这些杂七杂八的话中。他已经能够听出不少人已经有了异心。可是,这能怪他们么?明尊确实给穷苦人找了一条活路,只要是入教的人都能每月得到一些钱粮。但是,这都不是能够白白接受地。他们要做的一是发展更多的信徒,二是在能够维持温
的状况下向明尊献祭表示虔诚。这些做法平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有了比较,那么,人心自然是会变的。
是虚无飘渺的明尊实际,还是一个青天大老爷更实际,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这个答案无疑是异常简单的。数
之后。一个乡民便偷偷去了余杭县衙。
自从高俅那里有了回文之后,赵鼎便愈发忙碌了起来,原本无意见一个没什么大事的农户,但是,当听说对方的来历之后,他立刻便改了主意。在如今没有更多线索的时候,有人送上门来自然是最好不过地结局。
他没有在公堂上摆出架子接见,而是直接命人将其带到了一间宽敞僻静地屋子,然后便遣退了所有无关人等。这才朝来人点了点头。
“就是你要见本官?”
那乡民也是第一次独自见官,脸上自然是慌慌张张的,原本还站着的他在听到这句问话之后,竟然情不自
地跪了下来,磕了一个头才结结巴巴地道:“犬…大人,小人…小人张二狗,今…今天求见是…是因为…”太过紧张地他一下子卡了壳,不由激动得满脸通红。
“好了好了,这不是公堂,你用不着那么紧张!”赵鼎
出了一丝笑容,适意地摆了摆手“你起来说话吧,要是渴了,旁边有茶,不妨润润嗓子!”
张二狗打出娘胎就从来没见人对他这么客气,当下便觉得受宠若惊。小心翼翼地爬起来之后,他哪敢去动旁边的茶盏,只是使劲
了一口唾沫便肃着手站了。
赵鼎鼓励似的点点头:“不用着急,慢慢说,本官决不会怪罪你!”
有了这句话,张二狗顿时多了几分底气,当下便详详细细地把自己信奉明尊教的经历讲述了一遍,末了才很有些畏缩地问道:“赵大人,小人回去之后仔细琢磨了您的话,不敢再信这
教了。只是这明尊教实在是势力大,当初小人的村里头也有毁谤明尊的,听说那人第二天便暴毙而死,灵验得很,所以村子里几乎没人不信。小人这一次出首,就怕回去之后遭了报应,这一条命不算什么,可小人家里还有
儿老小,实在是毗”
了解大概情况之后,赵鼎只觉得后背心都凉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明尊教居然已经在乡间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整个村子竟全都是信徒,要是其他村庄都是这样,也就是说,一旦有变,便可以造出巨大的声势。尽管心中惊骇,但是,当着张二狗的面,他却掩饰得滴水不漏,脸上地笑容依旧温和可亲:“你放心,你今天说的事,本官替你保密!你是个本分人,这一次孔庙修好之后,你要是愿意,本官还可以让你寻一点其他差事做。”
送走了感恩戴德的张二狗,赵鼎原本想再写信给高俅,但左思右想却有些不放心。这些民务上的事情向来有轻重缓急之分,要是高俅认为不重要而耽误了,那可就非同小可。想到这里,他连忙命人准备了马车,竟是亲自往杭州城内赶去。
得知赵鼎来见,高俅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直到赵鼎把事情始末来由一一说了,他这才明白了过来。”元镇,看来我果然没有看错人,要是别人,上书一次也就够了,想不到你还亲自跑这一趟。民政无小事,这点道理我还不至于不明白,你放心,一接到你上次的上书,我就移文各县以及两浙路和江南东路各州县,令他们严密注意明尊教的动静。”
“相公远见,下官不能及也。”赵鼎此时方才领悟到高俅早有准备,心中立刻松了一口气。不过,他想想还是补充了一番“不过,百姓信明尊只是为了生计,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同,所以不可一概而论。今后若是真的查实明尊教为
教,还是应该将普通百姓和真正的教众有所甄别,也可以避免存在冤情。”
“唔,元镇说地很有道理。”高俅赞赏地看了赵鼎一眼,心中暗自点头。二十岁出头便能稳重至此,足可证明赵鼎是可用之才。这样看来,若是此次明尊教一事真能处理得好,自己也该上书朝廷举荐。算起来,自从宗泽之后,自己似乎没有正儿八经地举荐一个人,横竖大宋朝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自己也不算违规。
正踌躇间,他突然想到了另一件事,犹豫片刻,最后还是决定对赵鼎
待两句:“元镇,既然明尊教的事是从你的地头上起的,那么有件事我便得嘱咐你。明尊教在东南一带传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我早已让小七去查证此事。据他所言,明尊教似乎并不只是意图不轨,很可能还有其他企图,其中甚至有外力干涉。所以,你倘若遇到这类事需要处理,不妨放长线钓大鱼,莫要为了立功而打草惊蛇,你明白么?”
赵鼎已是听得愣了,他原本以为自己是第一个注意到明尊教端倪的人,却想不到高俅早已派人在查,而且注意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等到他领会了这番话,方才醒悟到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刚刚高俅说查证此事的是燕青,那自己原本把他当作衙内岂不是大大地走眼?想到这里,他不由
出了几分尴尬,更是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高俅却不知道赵鼎和燕青之间还有一段隐情,只以为他是在懊恼:
“元镇,少年得志原本是好事,你在大事小事上也从未疏忽过,这一次的事我也不过白嘱咐几句罢了。民变是大事,但倘若涉及敌国更是大事,两边都马虎不得。好了,你是余杭县尉,一县的事都靠你打理,用了饭便赶紧回去吧,别让百姓找不到你这个父母官!”
听高俅这么说,赵鼎自然连连点头,只是却不肯留下用饭,直到高俅沉下了脸他才答应了下来,心中自然还是有些窃喜的。寻常宴请暂不必说,但这等随意留客之举,往往只是在极为亲密的亲友之间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