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上元节的噩耗
羡鸳鸯不羡仙。
对于如今正沉浸在新婚喜悦中的李贤而言,这无疑是真实写照。就算往日最最讨厌出席的大朝会,他如今也能端着一幅笑
的面孔去出席。那些个看惯了他惫懒嘴脸的朝臣们,对于他这突如其来的改变都有些发懵,结果还是大嘴巴李显的一句嘀咕释了他们心头疑惑。
“人逢喜事精神
,这娶
乃是大大的喜事,谁会不高兴,更何况六哥还是一次
娶了四个?哼,要我也有这样的好福气,我也会天天这么乐呵呵上朝。”
太子李弘这些天也同样很高兴,一来太子妃贤德,二来他多了个女儿,三来他这大婚固然是圆满结束,但李贤这雍州牧的职责却暂时卸不掉没法偷懒。至于雍州长史从实权官变成了属官,不知让多少人捶
顿足,他就管不着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得飞快,李敬业参加完了李贤的冠礼和婚礼,又匆匆忙忙上辽东前线去了,紧跟着也是捷报频传。转眼过了正月开
,又到了十五上元节,这个一年当中朝廷难得取消宵
的日子,自然满长安城都是彩灯高悬人声鼎沸,宫中也是大宴群臣宾客。
在命妇云集的麟德殿东配殿中,盛装的贺兰烟屈突申若和许嫣无疑显得分外显眼,把太子妃杨纹因也盖下去几分。对于自己亲自挑选的媳妇受到众命妇的恭维赞赏,武后自然是万分满意。紧跟着便说起预备再去亲蚕。
这亲蚕两个字一出,刚刚觥筹
错
声笑语不断的大殿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尤其是几个年长地命妇个个
出了古怪的面色。结果,还是临川长公主见势不妙赶紧恭维了几句皇后体察民心之类的赞语,这才稍稍解开了这尴尬的局面。
贺兰烟毕竟年轻,瞧见这幅光景便悄悄拉了拉屈突申若的袖子,低声问道:“申若姐,怎么她们听到亲蚕就反应那么大?”
这要说武事。屈突申若几乎是样样皆知。可问到这种事情。她自己也是一知半解,遂惟有去看再旁边的许嫣。此时,许嫣连忙解释道:“天子有亲耕,皇后有亲蚕,这本是古礼,只不过仪式实在是繁琐的很。斋戒就得五天,然后还得提前三天预设先蚕台。到了大典那一天,这内外命妇都要出动奉
皇后出宫,如果身体不好的,这一天之中累昏地也不是稀奇事。”
这话一出,贺兰烟和屈突申若不
面面相觑。她们还年轻又练过武,当然不会身体不好,可这么折腾一整天实在是有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李贤呆地时间长了。未免就沾染上了游手好闲地懒散毛病。一时间,两人竟是不约而同地思考起了是否有溜号的可能。
而在另一头,李贤这个雍王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挑战。唐人好诗文。李治又是那种对诗词歌赋非常上心的“文治君王”——尽管他打仗几乎不比太宗皇帝少。这驾幸要做诗,大宴要做诗,接待外国使节要做诗,新殿落成也要做诗,在李贤看来,这弘文馆学士集贤殿学士等等一堆人,留在朝中除了编撰典籍,大约就是派做诗这么一个用场。
当然,轮到做诗的时候,宰相也几乎是跑不掉的,为了起到领导的表率作用,通常是宰相先上其他人随意,于是,这不会做诗地宰相,在大唐绝对是绝迹品种。然而,这王公贵戚按照道理也是随意并不强求,可李贤每每会受到区别待遇被特别点名,这次也不例外。冥思苦想的当口,他恨不得此时此刻蹦出个人来,一解他的尴尬局面。
“哪怕来一场叛
也好…呸呸,错了,最好是太子妃怀孕之类的喜事…苍天啊,我都已经江郎才尽了,难道这回还要
白卷?”
坐在李贤上首的李弘只看到李贤在那里嘴
动念念有词,再看到他面前的那张卷子空空如也,不
哭笑不得。他才不信李贤真的什么都写不出来,心中只觉得这个六弟的懒劲无可救药,忍不住盘算着用什么办法能够将其纠正过来。
就在李贤坐如针毡地时候,他所盼望地救星终于来了。只见大殿门口忽然起了一阵
动,他凭借超卓的眼力,瞥见了某个身穿青色官服的官员正在门口和当值宦官争执。很快,王福顺便匆匆从旁边绕出去询问情况,不一会儿便脸色铁青地重返了回来,手中还拿着一个卷轴,临到御前上台阶地时候甚至差点跌了一跤。
出大事了!
这年头的臣子都是察言观
的能手,一看王福顺这种失态的模样就知道大事不好。而这回就连原本盼望着发生点什么事,好替自己解决麻烦的李贤,也不免生出了一种不妙的预感。是东边战事不利,还是西边有哪个国家兴兵,抑或是什么夷族反叛,或者是发大水之类的天灾?
当他看见老爹侧耳倾听王福
,眉头一下子蹙成了一个结,旋即用颤抖的手展开那惊呼了一声时,他不觉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究竟是什么事?
这上元节麟德殿大宴不仅有文武百官,还有外国使节,而当着这么多人面前一失态,李大帝很快就醒悟了过来。这要缓转气氛很容易,奈何他如今根本没有那份精神,略显倦意地推说自己身体有些不适,他竟是早早退席,半点没有正旦大宴时的兴头。不但如此,临走前他竟是忘了吩咐剩下来的时间该怎么办。
“五哥,这边还有百多号人,你这个太子多照应,父皇那边大约有什么事,我追上去问问。”李贤窜到李弘身边关照了一句,自己立刻从大殿的侧门闪了出去。穿过一道回廊,他便看到前头的李治几乎要王福顺搀着才能行走,登时感到事情很可能比想象中更严重。
“父皇!”
李治已经是觉得脚下异常沉重,头更是一阵阵泛着晕眩,甚至有一种呕吐的冲动,因此,乍听得耳畔的那个叫声,他并没有多少反应,直到旁边的王福顺提醒了两声,他才反应过来,缓缓地转过身去。看见是李贤,他的瞳孔猛一阵收缩,紧跟着就叹息了一声。
“英国公李绩在率军东进途中,就在平壤城下忽然发病,如今尚昏
不醒…”
什么!这下子李贤也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连连后退两步一个踉跄险些摔倒。这年头打仗,等闲绝对不会出现主帅一人冲杀在前的情况——那是先锋干的事,不是主帅的责任——至于李贤上回是没地利没天时勉强只有人和,所以不得不冒险。总而言之,在战场上除非大败溃不成军,否则主帅几乎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更何况大唐此次东征军动员了足足十几万。
所以,听到李绩病倒不起的情况,李贤可谓是呆若木
——对于这个年纪的李绩来说,这比什么
矢坠马更可怕!
“这急报上到底怎么说的,师傅情况如何?”
李贤的反应和李治料想中差不多,所以,此时李大帝干脆便朝王福顺点头示意,令其把急报奏章拿给李贤。而李贤此时也顾不上是不是御前,一把抢过来从头看到尾,一颗心更是沉到了无底深渊。
李绩昏
三天,虽醒过一次,勉强尚能喂进米食,奈何随行军医诊治不出结果,正在从辽城州紧急征调大夫,右军中郎将李敬业正在
夜陪护。
看到这些事实,李贤那颗心顿时飞到了千里之外。老狐狸虽说是老狐狸,但对他却一直都尽到了作为师傅的责任,甚至真的将他当作了晚辈一般爱护,平时也没少出主意帮忙。他原以为这回征高句丽能够让李绩得到更大的功劳,回来之后便可舒舒服服养老,却忘了李绩已经年过八十高龄了。
虽说大唐此次征高句丽也算有些挫折,但总体来说是异常顺利的。李绩这一病固然谁都没有料到,但众将士基本上还能齐心合力,可在攻打平壤城的问题上仍有一定分歧,从这奏章上就能看出来。高歌猛进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最初目的在于搬救兵的泉男生泉献诚父子难免有什么别的想法,而新罗那边也在虎视眈眈,李绩这一病可谓是留下了巨大隐患。
“辽东不可一
无帅,李卿这一病…”
在军事上,李治比武后更热心,所以此时竟是一反常态地没有去征求武后的意见,而是仿佛随便抓人一般,忽然对着李贤问道:“你认为辽东谁可代理李卿担任主帅?”
虽说李贤和薛仁贵很
,但对于这种原则
问题,他却不好怠慢,仔细思考了一下就摇了摇头:“这要是从单个人的基础上来看,辽东那群都是悍将,谋略勇猛都是上上之选,谁作主将都没有问题。问题是原本他们乃是平级,倘若忽然拔擢某人为代理主帅,难免会引起争功或是不服等等不合。如今乃是李敬业代师傅发布之前的既定方针,但毕竟这只是临时之计,这平壤城一天都拖不得。”
“那么就得另择人…”李治低声叨咕了一句,顿时感到头更痛了。忽然再派一个主帅去辽东,这分明也是去抢既得功劳,同样也有个服众问题!
而一旁的李贤一面担心李绩的病,一面又开始考虑人家会不会趁火打劫,冷不丁冒出来一句:“父皇,不如由我打着劳军的旗号去辽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