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道天堂 下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 观气(下)
 范继元二年六月七

 按照传统,长治二十一年,方信登基,虽然早定元,但是要等到明年一月一才正式开始,因此这大范继元二年六月七,实际上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

 雨降临,人人欢喜,登基三年,并无大事,前不久,长治皇帝的三年国丧就结束了,想到此,正在散步的方信就轻轻一笑,转身问着:“安慈皇太后,与嘉喜皇太后,情况怎么样了?”

 “回皇上的话,二位太后娘娘,正在净宫中。”

 方信即位后,尊生母为安慈皇太后,原本长治的皇后为嘉喜皇太后。两宫太后相处,还算和睦,至于方信的弟弟李东德,也因此封仁亭郡王,但是却非是世袭,世袭位置由原太子的长子继承,是为文园郡王

 这处置合情合理,甚是让朝廷朝野满意

 “启禀皇上,内阁首相秦大人应旨求见。”就在这时,一个太监上前,说着。

 这三年来,方信并没有大动内阁,秦浩中仍旧为首相

 说实际的,十四岁的皇帝,就算是皇帝,只要内外勾结,一道太后的懿旨就可以废掉他,所以三年来,方信稳居帝座,学习着楚庄王的故事“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方信少年即位,面临朝野朝政错综复杂,为了稳住事态,把持神器,三年来,默默的看着,默默的听着,表面无为而治,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也不作,事实上,几种最根本的筹谋,再已经稳固下来。

 别的不说,就说高世明,高世明,原本是方信王府统领,六品官,现在也只晋了一品,为正五品武节将军,掌御营一卫

 按照皇帝亲军编制,除了帝京外三大营,内宫军是总共十二卫,每卫500人,高世明还算干地不错,把这营牢固掌握住

 为什么不索提拔为军统领呢?那是正三品的大员,一次提拔不好,再说,方信其实并不认为,高世明在这个位置就比别人忠心,现在这个位置正好

 而军之内,又有大内侍卫,这人数就不多了,也有500左右,也由方信府邸内老人掌控,现在差不多安全就获得了保证了

 楚庄王在位22年,知人善任,广揽人才,招揽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国家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使楚国成为秋五霸之一。

 既然要效法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其它方面当然未雨绸缪,只是现在不必多说,只见传令下去,不久,秦浩中就上来了

 严格的说,根据观察,秦浩中还算忠臣,这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呢?

 那就是为首相多年,掌握了内阁实权,但是用人方面,多懂得节制,特别是不染指军权和皇帝内宫兵权

 要见首相,方信回到了御书房

 秦浩中就上前见礼,笑的说着:“皇上,不知有何旨意。”

 三年来,皇帝一直对内阁很是客气,但是见得皇帝的脸色,他突然之间有些不安,把笑意收敛了

 果然,皇帝坐在龙椅上,赐秦浩中平身后,端杯喝茶,他突然之间发话说着:“秦先生,历代国寿多不过三百,大范现今已有二百六十年,你说,还有几多国寿啊?”

 受到这个一问,秦浩中心中猛的一震,直觉地跪在地上,冷汗一下子渗出:“皇上何出此言?陛下金口玉言,一言一举皆关气数,老臣惶恐,请皇上收回此言。

 ”

 方信不言,只是喝茶

 御书房中,静可听针,只有那细微的茶水声音

 跪在地上的秦浩中,额上都渗出一丝冷汗来,三年来,虽然他恭谨有加,但是心中实是有些居高临下,把皇帝当成小儿地,但是此时,就这个动作,跪在地上的他,就感觉到一种可怕的压力

 片刻之后,方信才说着:“起来罢,今天朕召秦先生到来,就是希望秦先生能与朕,来未雨绸缪,度过三百年之大关!”

 秦浩中打了一个冷颤:“是,皇上,老臣蒙长治皇帝简拔,又受陛下厚恩,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愿效驽马之力,为大范死而后已。”

 方信微笑,说着:“秦先生是朕大范的栋梁,卿就说说我大范地忧患罢!”

 说着,他放下茶杯,闭目养神

 “老臣自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

 秦浩中有些犹豫,见方信闭目不动,一咬牙,说着:“若说大范的忧患,首件当然是吏治,皇上无法管理地方,必须假手于他们,所以说,国家的兴衰,一半就在这官吏身上,陛下,大范到了这时,吏治的确要整顿一下了。”

 方信似笑非笑,说着:“千里做官,利大权重,光宗耀祖,先生要如何整顿吏治呢?”

 秦浩中心中一动,他掌政多年,深知其中的弊病,静默了片刻:准备进行一场天下考成查黄册,明权责,考政绩。

 “哦,这本是内阁的责任,那先生既然有心,就去作罢!”方信不咸不淡的说着,顿了一顿,又问着:“这是政事,除此之外,先生还有其它嘛?”

 秦浩中听着,品着,觉得皇帝口气不对,他迟的说着:“除此之外,天下已平,各地虽有些小动,却不成气候。”

 一场大规模起义失败,失败的人,死者千万,天下当然要安康几年了

 “财政上呢?”方信终于开口问着

 “回皇上,土地赋税万银圆,历年来增加不多。”

 方信当年,下达了“摊丁入亩,官民爵一体纳粮制”经过了屠杀才执行下去,所以有这个规模。

 “朝廷盐铁专营50银圆!”

 “每年收入商税收入500万银圆!”

 “以上年终,官员俸禄,包括养廉银,支出3500万银圆,军费开支500万银圆,每年户部总要拨下宗室养爵银万银圆,以及大小工程和治河水利地款子,还有各地仓库必要的积累,如此,户部还余万银圆,每年奉皇家内库万银圆!”

 说到这里,秦浩中渐渐有了底气,说着:“皇上,朝廷年年赢利,地方上又有积蓄,社稷安稳,皇上不必担忧,依老臣看,百年之内毫无问题!”

 的确,各项开支,是年年赢利,就算是宗室,也不是问题

 太祖定天下,分封诸王,赠其爵位,给其俸禄,但是规定每代只有一个铁帽子王,其它皇子,都以郡王开始,嫡子(皇后所生),那是一代减一等,非皇后所生的皇子,一代减二等,子爵以下,就可进仕

 因此,虽然宗室人口繁衍,但是都各立门户,经商地经商,种田的种田,进仕的进仕,真正吃朝廷俸禄的,也没有多少,铁帽子郡王到现在只有十七家

 和明朝末年,全国2000个王,上百万人要国家抚养,那是完全不同。

 以上种种,按照传统的官员来看,社稷虽然有许多麻烦,但是还没有枯竭之像,也难怪秦浩中不以为然

 闻弦歌而知雅意,方信却是一笑

 在地球上,康熙年间,清朝收入是3000万两,可是经过了洋务运动,清朝在911年,财政收入白银,而开支只有2银,年赢利亿两白银

 要知道,银圆虽然对外是相当于一两银子,但是实际上用银只有八分,也是说,营利起码有亿千万银圆,可是就是这样,清朝还是完了

 这社会到了变革的时候,可不是单看财政收入来决定地,而要看社会力量的对比,因此他就说着:“秦先生说地不错,果是老诚谋国,来人啊,赏先生一卷论语。”

 秦浩中是一传统士子出身,原本家里有二百亩地,自幼聪慧,有神童之称。

 考中秀才,5岁中举,21岁考取了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以后任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又任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最后入阁,为内阁大学士(阁员地职称),对于四书五经,自然是透了

 皇帝突然其来,赏一本论语,又有何意?

 当时不及思考,只得跪下谢恩:“谢皇上赏!”

 方信又随口说着:“那些举子处置怎么样了?”

 方信说地事,就是今年,孙宝雅率上千名上京赶考的举人,联名上书皇帝,提出了“论时政变法疏”据方信地调查,这是有着时代背景地人

 这些人已经或多或少,接受了一些穿越者潜移默化的进步思想

 这和地球上当年康有为,又何其相似

 不过,方信的决断,也是雷霆,上书之后,方信立刻召见内阁,凡是上书的人,全部派员呵斥,若是再结,必削除当年会试的资格云云,并且要内阁作进一步的处置

 这时,秦浩中回答的说着:“回皇上,孙宝雅串连结,妄议朝政,革其功名,其它为首的十六人,也同以此罪。”

 “孙宝雅其罪不赦,以后永不录用,其它十六人嘛,念其读书不易,功名不易,呵斥一下,六年不许再进考,也就是了。”方信平淡的说着。

 如果把这核心全部贬下去,他们反而结了,但是只问罪孙宝雅,其它十六人都免了,就可使这个核心夭折在萌芽中了

 “是,这是皇上地仁德,他们必会铭记在心,以后就不敢如此大胆。”这是小事,秦浩中就随口应着。

 见皇上没有什么要说的,秦浩中取了这本薄薄的印刷品论语,大概只值半个银圆,他怀着满腹的问,说着:“老臣告退!”

 秦浩中缓缓退出御书房,从那一刻起,他再也不敢把皇帝当小孩看了,皇帝赏下这,里面肯定有皇帝要说的话,这就需要他仔细揣摩了。

 方信目送秦浩中离去,看着他的身影,浮现出一丝笑意
上章 人道天堂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