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战略大转折(四)
古贺峰一顿时一惊,犹豫了一下道:“那我还是送他们去乡下吧,哪里没有什么设施,破旧的山村,一定不会被轰炸的。”
山本五十六点了点头,望着窗外高举花灯
庆胜利的民众,或许战争之中倒霉的永远不是什么权贵,最后知道真相痛哭
涕的还是老百姓,似乎这一点在任何国家都是通用的理论,比如现在,海军方面的高官们纷纷的将家属送往乡下,他们都不在相信自己能够保卫帝国的海空了,但是谎言还要持续下去,直到美国人的炸弹降临。
可以说在瓜岛作战期间日本海军方面强烈要求政府增加征用民船的数量,但这是关系到日本这个岛国的国力的根本所在,战争是一个必须要从全局着眼考虑的战略行为,而日本政府企划院认为,民船的数量有限,如果军方扩大征用的数量,必将影响到日本国内生产原料的运输,进而影响到军事工业生产,也就必将对整个战局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海军方面、陆军方面皆和政府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甚至负责民船征用调拨的政府代表陆军省军务局长佐藤贤了少将和军方代表大本营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田中新次郎中将,曾为此在参谋本部的会议上公开大打出手,即便如此,在东条英机的调解下,政府最终让步,即便如此,船只的数量最终仍未能
足军方的所谓最低需求,实际上这就是日本综合国力的真实体现,日本人已经将自己熬得是油尽灯枯了,远东、中国、东南亚、太平洋四大战场日本帝国的陆海军皆在拼命作战。
但是,似乎所有的战场
军都处于不利的地位,缺少弹药补给,缺少兵员补充,武器陈旧落后,战略上处于被动,战术上一直挨打就是大日本皇军的真实面貌了,即便如此,日本人的牛皮依然吹得惊天动地,难怪后世日本人没牛
可吃,连带其曾经占领的韩国也将吃牛
视为享受和奢侈之举,实际上与日本人吹牛皮将整牛吹成牛
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日本人在大肆庆祝瓜岛大捷,准备要一鼓作气吹平美国,登陆东海岸之际,高飞在感慨日本人**真好的同时,给李论所部下达了在山海关侧翼实施空降的命令,李国仁机械化军担负中路突击,黄俊杰新编第一军担负左路突击,张灵甫新编第二军担负右路突击,以新编第三军李刚部、新编四军戴安澜部、新编第五军胡琏部,与青年军突击集群司令部直属部队,在突破山海关
军防御之后,急袭锦州,大有一战定乾坤的架势。
新编第六军林敬盛所部也从龙陵归国,开始向华北
进,驻守缅甸的原
致远新编第二十师、李凯国新编第十师整编成为新编第七军,李凯国任军长,
致远则调任新编第八军任军长,所部与新编第七军在昆明接收装备补充后,赴南京进行整编补训,一方面是拱卫京畿重点,另外一方面最高军事委员会在京沪杭地域集结起了二十八个军的兵力,准备收复上海。
有美国大老板撑
,蒋介石也财
气大了起来,拟定调沈英雄中国驻印军的八个师回国进行整编,在印度之留两栖陆战二个师与伞兵三个师,沈英雄的青年军所部将组成快速集群,接收美援物资中的五个轻型装甲师,蒋介石清楚斯大林一向是说了不算,算了不说之人,想收复东北和远东苏联承诺的失地,就必须自己下大本钱,为了祖先的基业和开疆之功,在蒋介石看来他无疑将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为浓墨淡彩之人,为此留多少血都是值得的,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尽快出兵东北夹击日本关东军,会师远东,拿回祖宗的应许之地。
为此,蒋介石不惜余力的将第七十四军、第五军、第八军、第十军、第一百军进行整编,将青年军所部悉数抽调回国内增援高飞,因为仅仅靠着高飞的三十万青年军主力去啃一百五十余万的关东军确实困难了些,跟在高飞身后的又都是不成器之辈,所以蒋介石就只能亲自站出来为高飞摇旗呐喊,并且将陈纳德的中美联合空军中的大部分悉数拨给了高飞。
蒋介石的用意非常的简单,希望高飞能迅速的
进东北并且达成出兵远东的目的,形成既成事实,加上中苏开罗宣言为政治保证,而且还要应对未来苏联人发起的挑衅和摩擦,并且随时应对大规模的中苏
战和武装冲突,可以说能够想到的蒋介石都想到了,给予高飞一切所需要的支援,毕竟
军在山海关构筑了坚固的工事防御体系,而且中美联合空军在锦州附近的空中侦察显示
军在以锦州为核心构筑第二道防线。
日本人显然要在锦州继续顽抗,蒋介石自然心急如焚,这可是蒋介石第一次如此卖力的作战,因为蒋介石可以稳坐钓鱼台不假,但是斯大林却真的撑不住了,历史上斯大林从远东抽调了红旗方面军的部队才抵挡住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与莫斯科的猛攻,而如今不但不能抽调兵力,还要组织七十万的部队节节抵抗日本人疯狂的进攻,如果不是西伯利亚的严寒时间长,
军如同疾风暴雨一般的猛攻还真让苏军无法抵挡。
德两国的两面夹击已经让苏联失去的所谓稳定的大后方,最让斯大林愤怒的是日本人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竟然实施的是灭绝
的屠杀,日本人想得非常简单,在他们看来如何才能更好更快的占领一块土地?那么捷径就莫过于杀光所有的原住民,否则还要浪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皇道教育。
与其如此浪费人力、物力的行径,不如一次
杀光,就如同俄国人当年杀光这片土地上居住了近千年的中国人一般,日本人的强盗逻辑非常难得的合理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