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
其实作者自己也犯了个错“华山
”其实应为“华
”不过现在依旧保留原文,不加修改。
第二段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
也①。【华山
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
窈然②,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③,——谓之后
。【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
幽暗深远,走进
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⑤愈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
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怠而
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⑥。【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
来。】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⑦,然视其左右,来而⑧记之者已少。【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
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⑨。【大概
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方是时⑩,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⑾。【正当决定从
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既其出⑿,则或咎其
出者⒀,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⒁。【我们已经出
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享受尽那游览的乐趣。】
【文言现象】
①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
壁上题诗文留念。②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幽深的样子。③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虽:即使。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④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⑤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⑥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⑦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十一:十分之一的简称。⑧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⑨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⑩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
中退出的时候。⑾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⑿既:已经,…以后。其:助词。⒀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⒁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享受尽。夫:这,那,指示代词。
【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
的经过。
先略述前
和后
的概况,突出前
与后
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
之易与游后
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
然后详记游后
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
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
随着入
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
至此结束。
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
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第三段
于是余有叹焉①。【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③。【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④。【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⑤,而人之所罕至焉⑥,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志矣,不随以止也⑦,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⑧,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⑨,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
的地方,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然力足以至焉⑩,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⑿【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此余之所得⒀也!【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文言现象】
①于是:对于这种情况。焉:句末语气词。②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
,可不译。得:心得,收获。动词作名词③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④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⑤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⑥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⑦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⑧怠:懈怠。⑨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
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昏惑:
。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⑩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⑾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⑿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⒀得:心得,收获。
【内容分析】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
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以下以游
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
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
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
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
,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
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
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
,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四段
余于①仆碑,又以②悲夫古书之不存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④,何可胜道也哉⑤!【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
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⑥。【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文言现象】
①于:对于。②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③悲:感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
,以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④后世:后代的人,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
,以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弄错。其:指“古书”传:动词活用作名词,
传的文字。而:因而。莫:否定
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没有任何人。名:动词,说出,说明,指识其本名。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⑤何可胜道:那能说得完。胜:尽。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的固定格式,在这里表示原因。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学者:做学问的人。现在说“学者”是指学有专长的人,古今不同。慎取:谨慎地采取。
【内容分析】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第五段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①,长乐王回深父②,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③。【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
,临川王某记④。【至和元年七月某
,临川人王某记。】
【文言现象】
①庐陵:现在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②长乐:现在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同。③
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④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现在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内容分析】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
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
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
和后
概况从略,记游后
经过颇详。记前
和后
概况,又前
略,后
详;记游后
,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
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
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
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优点
不是纯客观描绘山水,在刻画奇景同时 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寄托于游山探奇的感受中 使自然之景与人生之理巧妙地熔于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