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下章
三次预见预言
 总理是讲过自己不是帅才,邓大姐也这样说,我们听了不舒服;主席和小平再这样讲,我们曾感到委屈。现在回想起来,是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影响我们的结果。谁位高,谁就位尊德高;谁官大,谁就本事大、贡献大。中国过去就是这种观念,这个毛病。改变不容易。雷锋只是一个班长,说起他全国没人不知道,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他的军长、师长是谁?话又说回来,许多人还是想当军长不想当班长,所以说改变不容易。

 总理讲他做不到举重若轻,但同样的,主席和小平也做不到举轻若重。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我们的目的才能实现。

 年12月16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没多久,1950年的1月,忽然传来消息,说谈判不大顺利,叫周恩来总理立刻启程去莫斯科。

 那次,我作为随员跟总理一起出发,路经满洲里时,遇到了率团参加世界青年联节的萧华同志。

 萧华向总理汇报联节情况,总理望着他身后问:“怎么没见到维世啊?”

 孙维世是总理的干女儿,本是同萧华一道去参加联节。总理没见到干女儿,自然要关心。

 “我们路过莫斯科时,她被师哲扣下了。”萧华解释“师哲说她俄语好,叫她留下参加翻译组的工作。”

 总理关心中苏谈判:“主席跟斯大林谈得怎么样?”

 萧华摇摇头:“好象不大顺利,师哲只跟我简单讲了几句。”

 总理想了想,问:“主席现在做什么?”

 萧华说:“斯大林说要等你来了再谈,先安排主席参观和看节目,听说到列宁格勒参观去了。”’

 总理沉思着点点头,没有再问。当时在场的有伍修权、赖亚力和我,我是刚由副官改为行政秘书。

 赶到莫斯科时,我从师哲那里听到的情况,与萧华讲的差不多。

 总理一到就开始了紧张的谈判,主席就退到“二线”只管大的方向和原则。除了决策,具体怎么谈的他不管。

 我印象最深的是,主席在莫斯科没什么事,每天就是看书,看得废寝忘食。

 记得有次吃午饭,主席的目光总是朝我脸上瞟,看得我有些不自在了,不知自己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引得主席这样注意。我下意识地拿手去脸上、嘴巴周围擦,怕是沾上了食物,同时尽量注意吃饭的动作文明些。

 当我的目光再次和主席相遇时,他忽然笑了,指指我说:“我看你长得像拿破仑。”

 我不好意思了,尴尬地跟着笑,不知道拿破仑长什么样?哪一处跟我相像?

 泽东并不知道我的姓名和职务,但知道我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他转向周恩来说: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历史影片。看完了彼得大帝和拿破仑。”

 ‘说到这里,泽东拿起酒杯,朝我一举:“来,跟拿破仑干杯!”

 欢笑声中,我脸红红地跟泽东碰了杯…

 泽东朝想象中的“拿破仑”点一下头,喝了半杯。我这个“拿破仑”一饮而尽。

 从此,相当一段时间里,有人开玩笑叫我“拿破仑第二”至今我也不知道我什么地方长得像拿破仑?

 在泽东观看研究彼得大帝、拿破仑期间,周思来谈成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长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当然,这些谈判的大政方略及原则,都是泽东确定决策的。他当时有句著名的确定谈判目标的话,就是“想要点好看的,再要点好吃的。”“好看的”是“同盟条约”“好吃的”是“贷款协定”

 这次中苏谈判的情况,很能反映泽东与周恩来的关系及各自无法取代的作用。

 早在西柏坡时,联共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与周恩来交谈后,对师哲等人说:“周恩来将是中国新政府一位很好的总理。”

 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斯大林对中共代表团说:“你们将来一建国,现成就有个总理,周恩来。”

 年后,国际上许多政治家评论:“在半个多世纪里,中国是被置于泽东的头脑里,同时也被置于周恩来的手掌中。”

 是斯大林高明还是国际政治家们评论得深刻?我认为周恩来比他们都高明都深刻。

 我是1940年5月4来到周恩来身边当警卫,一星期后即随他由延安奔赴重庆,以后历任副官、秘书、卫士长。

 周恩来无疑是一位鞠躬尽瘁的实干家,但他首先给我的印象是伟大的思想家。

 从设计中国的四个现代化蓝图到国际关系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和霸权主义”这些天才思想已经早为国际国内所共知。

 我要讲的新内容是周恩来的三次预见预言,其中无疑闪烁着伟大思想家才能独具的智慧的光辉。

 第一次预见预言就发生在我刚到周恩来身边,随他奔赴重庆的路上。因为刚到首长身边,一切都新鲜激动,所以记忆非常深。

 像泽东和周恩来这样伟大的人物,与生俱来的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是“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泽东气山河地高歌:“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大雕。俱往矣,数风人物,还看今朝!”

 当泽东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至那位一代天骄统统踩于脚下时,周恩来又在想什么?干什么?

 他也不迷茫。他已经勇敢、自信、明智地选定了自己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上的位置,并且当仁不让地在这个位置上坚持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那天,我们100多名工作人员和警卫人员,跟随周恩来,分别爬上3辆卡车,开始了艰苦的旅程。

 经宝、凤县,卡车在崎顺的土石路上颠簸,午后驶入一道大山沟子。

 沿途景致在悄悄发生变化。陕北高原受雨水侵蚀,形成塬、峁、梁、沟如大海一样波状起伏的地貌。

 而这里,山间原有的自然风貌仍然存在;仰面眺望,干柯争翠,万木葱茏。5月的阳光下,在寂静的热气中花草的芬芳悄悄蒸腾,那些挡住视野的陡壁岩石不时地闪出青色白色的反光。

 拐过一道弯,卡车哼了一声,我听到有人嚷嚷:“苗台子镇!”

 前方轻烟缥缈,笼罩了一片建筑物。卡车停在了镇西。

 “都下来吧。”车门开了,传来招唤:“去看古迹!”

 我们100多人纷纷跳下车,心里不免纳闷:这一路多少古迹啊,从没说过看看。特别是在西安,住的时间长,名胜古迹又多,还不时有各方人士邀请,周副主席却一处末看。如今特意钻进这大山沟子来看什么古迹?不理解!

 周思来已经下车。他一面,我们这些警卫就本能地摸住间的德国20响快慢机,环绕着警卫在四周。

 我近在咫尺地看着他眺望着下车,眺望着立住脚,就那么保持眺望的姿态站了很久;双手环抱前,肩膀随着深呼吸起伏,一副久违了的神情,像游子终于回到故乡,带着静温无言的颤要寻回遥远的记忆…“周副主席来过?”当时的副官老钟小声问。

 周思来摇摇头,没作声。在他最突出的特征——两道浓浓的黑眉毛下,波光闪烁的两眼显得含情脉脉,神思悠悠。

 我是第一次见他这么动感情,印象太深了。此前他从来不曾这样,他属于那种善于驾驭感情的人。记得路经洛川时,国民一名军长来拜见他。这位军长是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教过的学生,见面那一刻,军长叫了声“老师!”整个脸孔、嘴和敬礼的手就都颤起来,感情无法抑制地奔过来用双手握周恩来伸出的手。周恩来不那么感情外;热情而不失常,亲切而不变态,关心而不形于;那种从容似,大度似海的风度直令我心灵震颤,立刻被住了。那时我还不明白这是人类文明的力量,我只感到他与我过去见过的所有人都有某些不同,虽然说不出不同在哪里?那一瞥目光,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一声问候、甚至举手投足都有着既生疏又一见如故的亲切感人的魅力。

 然而现在,面对一片自然山野,他却意满神动,柔情大发,用一种温和雅静的声音喃喃着:“留侯把荣誉利禄都抛在脑后,晚年就隐居在这里…”

 我顺他的目光望去,高处一片青绿中点缀着八九座红色的庙宇式的建筑。正感觉茫然,周恩来已经挥起右手。他的右臂断过不久,有人说是跟江青赛马摔断的,有人说是跑马时,路边窜出条大黄狗惊了马摔断的,3个月前刚从苏联治疗回来,胳膊仍然伸不直,习惯地弯在身前;挥动时,半侧身体和肩膀随着一动,好像全身用力,反而使他的动作凭添了一种分量和魅力。

 “走,看张良庙去!”周恩来率先朝山上走去。后来得知那儿叫紫柏山。他一向走得快,我们跟着常感吃力。

 张良这个名字我好像听说过,却又不甚明白。你不要笑,我是放牛娃出身,不像现在的孩子都有学上。

 我的家乡在四川,远僻在中国内地而控揽了一条长江。我祖祖辈辈的双脚都是深深于泥土中。在我12岁时,双臂已经像大人一样挥动起锄头。可是,军阀混战,更有帝国主义的炮舰和经济压力,沿着那滚滚长江溯深入到四川,于是,每年都有5万两以上的白银顺江出四川出中国。没有什么语言能够描绘出那社会的霉烂与五颜六的罪恶和苦难,中国的命运像游丝一样缥缈。于是,12岁的我便扔下锄头抓起长矛大刀,参加了红军。那是1933年,参加红军后我才开始学文化。

 怎么学文化?比如这次参观张良庙,我这里刚犯嘀咕,前边已经有人问出声:

 “周副主席,张良庙是谁呀?”

 “张良是古代一位英雄,帮助刘邦打天下,统一全中国,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汉王朝。”周恩来一边登山,一边用通俗的语言作解释:“后人为他修的庙就叫张良庙。”

 我明白一些,却另生纳闷:张良只是帮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周恩来怀古,为什么不看汉高祖也不看更早的秦始皇,偏偏要看张良呢?

 登上授书楼时,我终于忍不住问:“周副主席,为啥要给张良修庙呢?”

 周恩来望我一眼,还没说什么,另一名警卫已经跟着嘟囔:“我们那边关帝庙很多,关公是英雄。张良——?”

 周恩来忽然笑了,双手抱臂,把脸仰上天去笑出声:“哈哈,知道汉寿亭侯,不知道留侯。”他重新望住我们,‮腿双‬微微岔开,站住不动,冲我们轻轻点点头:“关公是英雄,张良也是英雄。张良其实比关公贡献大。那走廊过厅里的40多块碑都是对他的评价。”

 接着,周恩来便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了张良的许多故事。从博沙狙击秦始皇,到下邳起兵反秦;从鸿门宴救刘邦,到“四面楚歌”使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土崩瓦解,落得个“霸王别姬”

 最后,周恩来放低声音说:“汉王刘邦得天下,主要依靠三个人:韩信、萧何和张良。”

 我感到不足:“张良打过什么仗?”

 周恩来换上一种沉思的表情,深邃的两眼闪烁着严肃隽冷,缓缓说:“张良没有独自领兵打过仗,他不是帅才。但是他追随汉王左右,出谋划策,是最优秀的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懂吗?”

 我们似懂非懂,点点头又摇摇头。

 “嗯,”周思来略一沉,大约是考虑怎样对我们这些没有上学读书的同志解释清这个问题“这样打个比喻吧。师爷你们都知道吗?好,县衙门里都有一些读书人被县官聘去当师爷,在幕后替县官出主意。县官一般都要仰仗他们来办事。军师就有点像这个师爷,是军队里的师爷,替统帅出谋划策来打胜仗。比如汉王打了败仗,连父亲和老婆都被楚霸王俘虏走了,汉王一筹莫展。张良就给他分析形势,出主意: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猛将,但与楚霸王有矛盾;猛将彭越在梁地反楚;汉王你自己的将帅中只有韩信可以独挡一面,托付大事。如果你把关东的地方作赏地赏给这3个人,楚国就可以打败了。

 汉王听了张良的话,立刻从战略上由被动转主动,劣势变优势。项羽打了一百个胜仗,顶不住张良一个主意,优势变劣势,只好求和。以‘鸿沟’这条运河为界,想平分天下。

 汉王想就此回兵,张良又出主意:不能退兵。放走楚军这叫‘养虎为患’。汉王又听了他的话,追击项羽,不给他息机会,垓下一仗把项羽消灭了。这就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啊…”在峰下花亭竖的“英雄神仙”石碑前,我又问:“张良确实英雄,可为什么又叫英雄神仙?”

 周恩来说:刘邦得天下后,封赏功臣,让张良自己选择3万户封地,张良推辞了。

 他说我跟皇上最初是在留县相会,只把留县封给我就足够了。那时的县,又经战,大概不会超过一万户。他不贪。张良随汉高祖刘邦入函谷关后,刘邦当皇帝,张良就静居行气,不吃粮食,闭门不出,说:“我蒙皇帝信任,当军师,不过出了点主意就封万户侯;这已经是最高的待遇了,足够了。我只想离人间俗事,追随仙人赤松子去神游。”

 所以老百姓都传说他成了神仙。

 周恩来凝望石碑,慢条斯理地说:“张良是个明辨是非,通晓事理的人,完全知道神仙虚幻。他这样做正是他的聪明智慧所在。因为在那样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下,他明白,在功勋和名位之间,为人臣于是难于长久立足的。果然,打天下功劳最大的3个人,韩信被杀,萧何被拘,只有张良把荣誉利禄抛于脑后作了‘神仙’。他采取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是客观形势、环境等各种原因决定的…”

 望着周恩来深沉睿智的面孔,听着他低沉悠缓的讲述,我简直就像面对了悠久的中国历史,面对了古老的民族文化,感到神秘、深奥、博大,感到至圣至伟,可望不可即。

 比如“师爷”以我当时的文化水平怎么可能理解呢?直到几十年后,知道了、“无绍不成衙”才渐渐明白,那古老的民族文化中就包含了绍兴文化。

 周恩来的祖籍并非苏北淮安,尽管他出生在那座古城。他的祖籍原是浙江绍兴。在鲁迅逝世2周年的纪念会上,周恩来曾说:“在血统上我也或许是鲁迅先生的本家,因为都是出身浙江绍兴城的周家。”周家是一个世代聚居绍兴的著名的大家族。到了周恩来的祖父一辈时,他这一支家族才离开绍兴,迁居淮安。这次迁居便与绍兴文化有关;在绍兴,除体力劳动者外,中上层比较多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封建知识分子,一种是商人。当时知识分子的出路是应科举,绍兴的文化人却不然,很少去应科举,大批地去当师爷。师爷不是官职,在任何衙门里也不是一把手,不是二把手,但解决问题办事情还是靠他,他是事实上的二把手。他们明智干练,勤恳谨慎,审时度势,善于解决各种最复杂的矛盾。久而久之,绍兴人当师爷出了名,以致人们把师爷不叫师爷,叫“绍兴师爷”;县官一般都要仰仗绍兴师爷,便有了“无绍不成衙”的说法。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便是因为到淮安当师爷而举家迁移。周思来的外祖父万青选也是师爷出身。他们的精明、干练、谨慎、果敢乃至性格温和,待人诚挚,办事细心,对周恩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养,都是不无关系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留坝县苗台子镇参观张良庙时,我并不知道这些,也不真正理解周思来讲述张良。后来跟随他久了,多次听他讲“我不是帅才”在中央的会议上讲,下来也讲过,才使我联系起来想到了参观张良庙。他讲张良的故事,张良也不是帅才,他是最优秀的军师。

 从山上下来,又看了传说中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遗址。周恩来兴致地给我们讲了那段故事: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到南郑,许多人都逃跑了。韩信由于怀才不遇,不得志,也逃跑了。萧何听说之后,连夜去追。有人以为萧何是逃跑了,就报告刘邦。刘邦大发雷霆,像被人砍掉左膀右臂一样。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刘邦喜极怒极,问:

 “你为什么逃跑呀?”萧何说:“我哪敢逃跑呀?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刘邦问:

 “你追的人是谁?”萧何说:“韩信。”‘刘邦立刻拍桌子:“大将跑了几十个,没见你追,你说你追韩信;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萧何笑道:“那些大将很容易得到,天下多得是,而像韩信这样的人,失去这一个,天下就没有第二个了。大王你要是想一辈子蹲在汉中,那就用不着留韩信;你要是想争天下,那就非韩信不可,除他再没有第二个人能为你图谋这个大业了。”刘邦信任萧何,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军,统领全军,果然打败了项羽。

 周思来说:“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就是有,他也发现不了。发现了,也不肯用,留不住。所以他经不起失败。”

 这一次怀古,周恩来详细讲了张良、萧何辅助刘邦兴汉的历史,而后说:“张良、萧何都是有很大的本领,没有他们兴不了汉。他们知道这一点,刘邦也知道这一点。同时他们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过人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张良和萧何都不是帅才,张良给刘邦说太公兵法,刘邦一听就明,常用其策。张良给别人讲就不灵,所以张良说‘沛公殆天授’!跟着刘邦不走了。他就懂得,跟别人发挥不了他的才能智慧,只有跟着刘邦才能得到发挥,相辅相成,成就一番大事业。他作了一个手势,表示从古推至今:“中国的历史,总是少不了张良、萧何这样的英雄人物。今后也需要这样的人。”

 仿佛是证明这个说法,路经成都,我们在熙路成都旅馆住了3天。成都名胜古迹很多,周恩来只带我们去看了诸葛亮的武侯祠。他从“隆中对”讲到“出师表”说诸葛亮有思想,出山前就料定三分天下,并制订了兴复汉室,统一全国的计划,最可贵的是,他为此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看过词内的“三绝碑”来到殿外,仰望古柏葱郁,环顾青瓦红墙,又显出那种无限感慨的神情,念了句诗。很久以后我才知道那是杜甫的《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记得他讲了诸葛亮“和吴”——建立统一战线;“和夷”——、搞好民族团结;“明法”——实行法治;“治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但讲得最多最动感情的还是“正身”说诸葛亮一生虚心纳谏,清正廉明,不增殖私产。他上表公布财产,说明一家已经可以温,决不别作经营,增长私产一寸。并说明:“臣死以后,如查出有多余的财物;那就是对不起国家。”

 当时武侯里游人很多,拥挤得不便久留长谈,在嘈杂声中也无法谈话,周思来朝诸葛亮殿中的武侯贴金塑像投去最后的深深一瞥,带领我们近百人离开了。

 路上,他看看我们走在他身边的人,说:“这么多人来参观,说明了什么?诸葛亮死后,到处有人要求给他立庙,因为限于当时的礼制,不得允许。不立庙老百姓就在街巷家中为他私把。直到蜀汉灭亡那年,阿斗才允许给他在沔立庙,止其他私祀。可见诸葛亮是有益于人民,深得民心的。一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优秀政治家都能做到这一点,何况我们共产人呢?”这时,他的两眼亮起来,一闪一闪地,充满了一种自信和情:

 “我们现在要比他做得好,我们在全国执政后要做得更比他好。”

 周恩来逝世后,没留任何私产,他也确实没有,甚至连遗体也留言让医学解剖,然后火化,骨灰也不留。不许人们给他“立庙”——建纪念馆堂或保留故居。他确实方方面面都比诸葛亮做得好,何止高出百倍?所以人们要去人民英雄纪念碑悼念他,上街悼念他,回家也悼念他,亿万人民有口皆碑。

 国内外不断有人把周恩来比作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杰出最贤良的宰相。每逢看到这样的文章,我便想起了从延安到重庆那风尘仆仆,万里颠簸的一路。泽东感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周恩来不感怀。秦、汉、唐,历代盛朝的皇帝他不看,他只看了张良、萧何、诸葛亮。当时我们跟随他一路而行的3卡车100多人,谁也不可能真正理解这其中的无限含义,即便今天仍无法全部说清阐明。

 但其中一条简单的事实我是肯定的:周思来坚信革命的成功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预见,并且勇敢、自信、明智地为自己选定了位置。说这个话时,我不能不联想到5年后,就是1946年4月8王若飞同志遇难时的一幕。后面我在周思来的4次痛哭里将讲述那个过程。当“4.8”遇难的电报打来时,周思来为叶、王若飞、邓发、秦邦宪等烈士痛哭失声,曾讲:“…特别是若飞同志,我们在法国,朝夕相处,这个人,品质非常好,是难得的人才和朋友…我们配合得好,他要不牺牲,建国后当个常务副总理,可以为我分劳多少…”

 周恩来比斯大林、米高扬更早看出自己能够担任总理。

 我看到尼克松所著《领袖们》的中文版,里面写有这样一段文字:“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曾说,‘在泽东面前,周恩来好似一位笨拙的秘书,正在服侍一位出名的国会议员。’很难想象举止优雅的周思来会是笨手笨脚的样子…”

 尼克松难以赞同田中角荣的话,我们国内却有人赞同,甚至更夸大其词。什么原因呢?

 非“同志关系”的人这样讲不足为怪“同志”中有人这样讲,其中大约有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有些好心人,对总理感情深的人帮了倒忙。“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已是公认,于是,出于热爱便有人总想把总理摘出来。总理明明是接受了泽东搞“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决断,以为对和国家,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有好处的。但这些好心人找出各种似是而非的“根据”硬要把总理的深信和拥护说成违心,把赞同说成屈从,把尊重说成让步。这样做的结果,总理对“文化大革命”应负的责任,其实是摘不掉的,反而把总理歪曲成了缺乏原则和勇气的人,这就从人品上损害了总理。岂不是适得其反?

 凡是不尊重历史的人,最终都要弄巧成拙。“文化大革命”煽起个人迷信,把天下功劳都归于泽东,错了。此后功劳是大家,错误全推在泽东身上,又错了。为什么不是神就是鬼,就不能讲点实事求是的真话呢?“文化大革命”开始那段时间,没听说有几个人反对,包括很快被打倒的那些老干部。不少人被打倒了还真心喊万岁呢。各省市自治区的问题都是总理主持处理的,要说错了,总理如果活到今天,一定会首先站出来承担责任。生前全就一致公认,他是最富自我批评精神的一个,从不推责任。

 第二种情况是,一些政治上浅薄的“中才之人”清谈之士,喜欢自以为是地夸夸其谈。他们一件事也干不成,但没有一件事不会发议论。“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后,周恩来逐渐看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到后期,他对泽东为防止在中国出现修正主义所采取的步骤与措施产生了怀疑,越来越多地按照自己的意图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于是,这些“中才之士”虽然从未进过政治游涡,却在那里指手画脚,把总理的韬略说成不敢冒冲突的风险同泽东正面锋,把顾全大局埋怨为不敢像彭德怀那样摔帽子骂娘,把坚强的和服从组织决议说成缺少独立和个性。

 中国共产能夺得天下,靠的是组织的力量,而不是每个员的“独立”“个性”即便是错误,也必须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全服从中央。否则就不能保证正确时的全服从中央,就无法步调一致,就无法形成统:的力量。懂政治的人都不难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审查干部时,再大的错误,只要是执行组织决议而非另搞一套,你就不能把帐算到他个人头上而一子打死。否则后患无穷,将失去统一的意志和力量。

 千年的历史证明“上智”“下愚”都容易抱定信仰,很难改变思想。跟他们共事容易建功立业。打天下的共产人,或者是经天纬地的“上智”或者是大字不识的“老”“下愚”过去的八大军区司令没几个有文化,他们最容易有自知之明,容易团结奋斗,成就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唯有“中才之人”智慧不高却什么都知道一点,这种人难有自知之明,个个自我感觉良好;各有一套,互不服气;清谈起来一个比一个“见解”多,干起来只会抱怨不会克服,任何事都难于同他们合作完成,特别是在危难时刻。正所谓“秀才闹事10年不成”那是千古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第三种情况是,缺少一点理解。

 有位外国记者问周恩来:“当你信仰的东西与你民族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你首先选择什么?”周恩来毫不迟疑地回答:“我首先是个中国人。”正因为这样,当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时,周恩来能出面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把与国民蒋介石的血海深仇放一边,建立起抗的民族统一战线。

 周思来是一个意志坚如钢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一点不会有人怀疑,后面的几章也将谈及。但他首先是中国人。“四人帮”批儒,批周公,其实就是批周恩来,这一点不假。过去二千年,儒学是中国文化的基。周恩来自小就熏陶于温文尔雅、谦恭有礼的儒学的氛围中,他的矛盾的性格中,必然有温和、谦恭、礼义的一面。在他与泽东的关系上,也必然有顾全情义,有失锋锐;谦和有余,直言不足的一面。

 其实泽东说他“政治上弱点”就是指此而言,并非指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政治上的信仰。

 其实周恩来性格中的这一面,不仅是对泽东,对父母、亲友、同志都有表现。后面几章我将以事实证明。从大量的回忆文章可以看出,所有当事人都是歌颂怀念周恩来性格中的温和、谦恭、礼义的;为什么周恩来这一性格表现在与泽东的关系上时,我们就不能理解体谅了呢?这不公平不客观么!

 没有谁能否定自己性格中的矛盾、双重泽东也说他的性格是一半“虎气”一半“猴气”周恩来的性格当然也无例外地有着双重。对于周思来的不当一把手——“帅”不当二把手——“接班人”甘当三把手——“宰相”有人议论为“伟大的谦虚”有人议论为“明哲保身”或“处世精明”这些议论者为什么不想想,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7年,在这个位置上他可从来不曾表现什么“伟大的谦虚”或“明哲保身”即便“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狂风恶,他也不曾明哲保身地退出这个风口尖上的感位置;即便面对“四人帮”那样不可一世的来头,他也没有表现丝毫伟大的谦虚,让张桥或什么人去当总理或组阁。历史难道不是这样吗?

 联系“绍兴师爷”、“张良庙”、“武侯祠”想想,周恩来是主动、自信、坚定、执著地作出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自己不推委也无须谁去好心地帮助推。早在1940年他便预见预言到自己未来的位置,充分证明了他的自知知人之明,这种自知知人之明是建立在解我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令我至今回思不止并为之感慨无穷的周恩来的第二个预见预言,发生在抗战争胜利之时。

 从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我想先纠正两个说法。

 一种说法是:共产同国民坚决斗争,终于夺取了胜利。我认为不准确。我的体会是,在共产与国民两大政治力量的斗争中,人民选择了共产,历史选择了共产。说白了,是“天授”而非人力所能强求。

 第二种说法是关于“两种命运的大决战”现在好象说成了:要不就是黑暗的国民,要不就是光明的共产。但是我的所历所闻,似乎不是这样,至少是概括得太简单了,离开了历史的真实。

 作为副官,我跟随周恩来左右,经历了他代表中共同国民谈判的全过程。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和他代表的共产,首先争取的中国之第一种命运,既不是黑暗的国民,也不是光明的共产

 当时无论是内同志谈话还是与民主派及无派人士的谈话,共产争取的第一种命运都是和平民主建国。我们确定的建国方针并不是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是实行三民主义,并且明确以民国13年国民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宣言为标准。我们甚至明确表示“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但是,蒋介石国民必须承认各派的合法地位和平等地位。

 结果怎样呢?蒋介石国民既不允许共产平等,事实上也不允许其合法。天下只能是国民一家,蒋介石一人的。美国人现在骂我们中国共产“独裁”不搞西方式民主。那时他们可不骂蒋介石国民搞独裁,不搞西方式民主,相反要提供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大量援助来帮助其建立独裁统治。

 记得谈判争论的焦点是军队。有人说,你共产出军队,国民就会给你合法平等的地位。这话本身就是放。合法平等是相互的,不是“恩赐”的,一给另一合法平等地位,这能是,合法平等吗?“恩赐”是在不平等基础上才会有的产物。

 共产可以军队,但只能国家,不能国民蒋介石。所以谈判中,我们提出了“军队国家化”的办法。国民蒋介石自然也须把军队国家。那么,政治民主化就成为出军队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出军队就是交给了国民蒋介石,就是出了民主与平等。

 有人说,法国和意大利的共产不是出了军队吗?40万大军一,就取得了合法平等的地位。

 说这个话的人肯定不是中国种儿,最多是个杂种儿,他不懂中国。

 多列士和陶里亚蒂,他们在世界史上的地位远远无法同泽东比;在其各自民族史上的地位,更无法同泽东在其民族史上的地位比。这且不说。他们出军队,真也罢,假也罢,不说平等地位,总还有点合法地位,其领导人还当了几天副总理。中国共产如果出武装,结果将会如何?

 “四一二”和“七一五”的大屠杀就是回答。

 陈独秀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曾经出武装,换来的不是合法,更不是平等,而是几乎被杀绝,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错放一人”的空前残酷和独裁。

 泽东和周恩来决不是陈独秀。他们是从“四一二”和“七一五”的血泊里冲出来,所以才能讲出那千古绝句: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但是,中国共产争取的第一种命运,还是“大家民主建国”为了中国能有这样一个好命运,共产对国民一让再让,却越让越不合蒋介石心意。蒋介石希望的不是让步,而是找到进攻借口,以便彻底消灭共产;年2月26下午,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签署了《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就是通常所说的“整军方案”蒋介石明白,统编中共军队为国军,这个“国军”是国家军队之意,而非国民军队。这是他决不能容忍的。所以,签字归签字,对共产军队的进攻一刻也不松,全国各地的内战不断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军事3人小组开始视察各地对停战协定执行的情况并解决整编中的问题。

 军事三人小组,共产是周恩来,国民是张治中、美国方面是马歇尔,都是上将军衔。下设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是叶剑英,国民是郑介民,美方是白鲁德,都是中将军衔。

 月28,军事3人小组乘马歇尔的专机,由重庆飞北平,先后到张家口、集宁、济南、徐州、新乡、太原、归绥、延安、汉口等地视察。我和童小鹏、章文晋跟随周恩来一起行动。一个星期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张,白天黑夜地谈话听汇报。那时还没有什么大的争吵,主要是了解情况,宴会上也多是讲一些客气话。

 不过,对于形势的发展,每个人心里都有个预测,公开场合的发言同私下的交谈也不同。

 在归绥城里同傅作义将军谈话后,军事3人小组当天下午就飞往延安。在飞机上,沉思默想的周思来轻轻叫一声:“文白啊。”

 “呢?”闭目想心事的张治中将军睁开眼,侧脸望住周恩来。

 周恩来浓眉下那双极富魅力的眼睛盯着张治中,停有3秒,才缓缓咬清每一个字说:

 “你们不打,大家民主建国;你们打,你们就要失人心;失人心者失天下。”周恩来的目光移开,深深口气,声音始终平缓,因而更显得自信,有分量:“我们共产就会团结其他民主派建设新中国。那就与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今天回过头看,不难看出,周恩来在争取“大家民主建国”的第一种命运时,已经开始考虑无法回避的第二种命运的可能

 我看到张治中将军就那么痴痴地望着周恩来,大概是品味这番话的含义,片刻,他嘴动一下,什么也没说,隐隐从鼻腔里呼出一股气,便恢复了原来闭目养神的姿式。我相信他一定在想周恩来的话。

 飞到延安,军事3人小组住进王家坪八路军总部腾出的房子。马歇尔和张治中将军会见了泽东。晚上,先举行宴会,然后在延安礼堂开会。

 我记得很清楚,张治中将军在讲话中,朝泽东等中共领导望了一眼,忽然大声说:

 “我张治中三次到延安,将来你们共产写历史,不要忘了我张治中三次到延安。”

 泽东用他那高亢的湖南腔大声说:“当然忘不了你张治中。”

 顿时间,礼堂里哄堂大笑,并伴以热烈掌声。我却想:老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莫非张治中在飞机上想一路,想到“大家民主建国”的第一种命运难以实现?想到内战不可避免?内战一起,只能不是国民就是共产,想到共产会夺得天下?

 我相信,对于周恩来的预测,他至少是默认了有可能,否则为什么会讲“你们共产写历史”?

 停战谈判进展真艰难。那期间我一直跟随在周恩来身边,因为我已被提拔为他的副官。

 感受最强烈的是,周恩来明知蒋介石下了决心要打,和平无望,但他仍然为和平奔跑,不放弃民主建国的哪怕是一线的希望。国民还都南京,国共谈判的中心也从重庆转向南京。离开重庆前,周恩来在曾家岩50号举行向文化界人士的话别茶会,当时心情很沉重。

 “重庆真是一个谈判的城市!”周恩来深深叹了一口气,眉宇间皱出两道纹。“差不多10年了,我一直为团结而奔走渝、延之间。谈判耗去了我现有生命的五分之一,我已经谈老了。”他的目光扫过会场,提高了声音。他总是这样,当感情自然时,总能及时把握住,振作着转向昂:“民主事业的进程是多么艰难啊!我虽然将近五十之年了,但不敢自馁,我们一定要走完这最后而又最艰苦的一段路!”

 周恩来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了。坚持到国民攻占张家口,坚持到国民召开了一的伪国大。“该让的我都让了”周恩来曾这样对马歇尔说。我看到他当时的表情很冷静,那是决心下定之后的冷静。就连马歇尔也承认,伪国大的召开标志谈判破裂的大局已定,不得不表示他将为中共人员撤回延安提供交通工具。

 在我侧面的接触和观察中,马歇尔要比司徒雷登好一些。他虽然偏向国民,但也做了一点调停工作。比如蒋介石派30万大军将我中原军区的6万部队分割包围成品字形,意在歼灭。周恩来心急火燎,由重庆一飞到南京,立刻带我们去找马歇尔,要求军事人小组马上去宣化店进行调停。马歇尔同意了,国民就不好再反驳。

 我对马歇尔有一点点儿好感,主要还在于他最后一次讲话。他总的来说是支持国民,反对共产,但他对周恩来个人的印象非常好,显出一种由衷的钦佩。记得1946年月1J6,也就是伪国大召开的第二天上午,周恩来走访马歇尔,实际上就是告辞。

 马歇尔表示愿为我们提供撤回延安的交通工具。出于礼节,他也和我们工作人员道别。

 这时,他用一种真诚的表情说:“谈判破裂我很遗憾。国民所有高级将领,包括蒋介石,都不是周恩来的谈判对手。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我认为国民找不出像周这样精明,这样学识渊博,这么坚韧强硬的人来。”

 当天下午,周恩来在梅园新村举行了告别的记者招待会;17下午又接受了《新民报》总编辑曹仲英和采访部主任浦熙修的访问。

 周恩来回答记者提问时,讲过“有朝一国民打不下去了,极可能提出再谈判。

 但那时形势变了,谈判的形式和内容也将变,将不同于过去了。”“政治协商的对象和联合政府的组织形式与内容,也必然将有所变化。”

 这种公开场合上讲的含蓄的话,我一下子还不可能全部理解。

 飞返延安的前一天,撤离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我去向周恩来报告。

 他坐在办公室里,左手在腋下,右手扶着额头。这些天他昼夜工作,六七十个小时,其间只是偶尔这样坐着打个盹。我屏住呼吸,悄悄往出退。

 “何树英,”周恩来头也不抬地叫住我“有事吗?”

 “没有。东西和文件都收拾完了,明天走没问题。”我小声说“周副主席,你就睡一会儿吧。”

 周恩来缓缓放下手,望住我;眼里网了红丝,却仍然炯炯地光彩照人。

 “谈判破裂,全面内战开始。”周恩来问:“小何,说说你对形势是怎么看的?”

 “有主席领导,我们肯定可以打败蒋该死!”

 周恩来轻轻点头,带了沉思的表情:“大革命失败后,1931年我离开上海,那时心里一片茫然,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这一次不同了,我相信,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战场上就会有个分晓。”

 我用力点头:“他是找死!”

 周恩来笑了:“见分晓,还不等于消灭他。我估计,彻底消灭他还要三到五年。不过,他的失败是肯定的。”这时,周恩来的神情起了变化;凝重庄严,又含了一丝讥嘲:

 “蒋介石看错了形势哟!这一错,历史就变了。他不打,大家可以民主建国。他这一打,就没有他的份了。”

 我想起几乎每个记者都问过的问题:“以后还会谈判吗?”

 “会谈判。”周思来肯定地说,神色变得冷峻“但那时的谈判同现在就完全不同了,不是我们一让再让,而是要求他们照我们的条件办。一切反动派和封建法西斯分子,政治协商的对象不会再有他们,联合政府也不会有他们,他们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

 第二天,也就是1946年11月19,我们跟随周恩来,乘美军专机飞返延安。两年后,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中国共产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再不是我们一让再让,而是要求他们照我们的条件办。其中,第八项条件是: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全面内战开始,不是国民就是共产,这才是通常人们所讲的“两种命运”的大决战。而我们共产所争取的“两种命运”又不同。首先争取的第一种“命运”是“大家民主建国”历史证明走不通。于是有了第二种命运,就是建立起以中国共产为首,联合其他民主派,对反动派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说,这是历史的选择。

 当张治中将军率国民政府和谈代表团到达北京,周恩来设宴招待他们时,看到国民代表一个个心事重重,沮丧尴尬的样子,我耳畔便又响起了周恩来的声音:“他不打,大家可以民主建国。他这一打,就没有他的份了…”也就是说,必然导致人民民主专政。

 这才是真正英明的预见预言。绝非欺人欺世的占卜势,也非耸人听闻的特异功能,甚至也不同于“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地球最终要毁灭”这类有着非凡魄力、非凡想象力的虽然正确但充满理性的遥远而末得证实的预见预言。周恩来的预见预言是真正闪烁着伟大思想家的智慧的光芒。

 人的一生都少不了说几句“预见预言”哪怕是为了表达某种信念或诅咒。比如撤离南京时,多数人都郑重讲过:“我们一定还会回来的!”电影里也是这样演的,但是没有谁像周恩来那样具体、细致、准确地预见其过程和结果。

 周恩来的预见预言是建立在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是掌握了大量事实之后,通过科学智慧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

 年12月13,周恩来在《新华报》上发表文章,预言:“太平洋战争将是长期的。初期还会有若干挫败,也许会丧失若干岛屿、某些土地以及某些交通线…解决日本以海军为主,空军陆军只能为辅;英美今天还不能,且不宜对立即采取攻势,而须先巩固南太平洋圈内要的守卫。必须以持久的消耗战和太平洋上联合的力量打击他,才能制他于最后的死命。必须记着,生产能力是决定现代战争的主要因素。”

 这是周思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5天后所写的文章。此后战争的整个进程完全如周恩来预言的那样一步一步地展开。70年代我看日本拍摄的影本“啊,海军”其反映的太平洋战争的过程,也完全与周思来的预见相吻合!若没有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地理、历史等几乎所有方面的丰富知识,是不可能作出这样的预言的。

 年,周思来检查开国大典的准备工作时,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鸟瞰当时成十字形的“广场”对北京市的负责同志们预言:“我们这么大个国家,天安门城楼这么雄伟,将来一定要配上个大广场;周围的规划要从长计议。我看东面可以建一座历史博物馆,西面可以建个大剧场,作为人民聚会议政的地方…”

 年后,经人大代表及专家们讨论、研究、设计、建设的天安门广场完全与周恩来建国时的设想不谋而合,只不过这个“大剧场”的名称叫了“人民大会堂”

 有时,周恩来的预见颇有些“神”若被算命先生拿去肯定要大作文章。话虽如此,这些预见确实证明了周恩来观察事物之细,知火之深,深诺事物发展的规律。

 那是1957年末,苏联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来华访问,程包括游览杭州。周恩来提前一天到杭州,准备接。

 早晨起来,我们工作人员陪他散步,走到一座寺庙前。周恩来朝着庙顶注目片刻,忽发一声感慨:“再过几年就不会有人来签了。”

 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从我个人跟随周恩来十几年的体会,他不信神,不信命,并且竭力在领导全民族走向科学。但是,在他破除迷信时,不能不遇到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几干年来都是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既要破除迷信又要保护民族文化,既要同宗教的反科学作斗争又要保护宗教信仰自由,这里就有一个矛盾,在把握和处理上,政策是很强的。1957年末是处于一个微妙的时刻,富有政治生活经验又处于权力最高层的周恩来当然很清楚地感觉到那风暴到来之前的动。他一边感慨一边侧过脸,望住站他旁边的外事秘书马列,问:“你有什么心愿没有?”

 马列挠挠头,说:“今年我的大孩子要考中学,我希望他能考上个重点中学。”

 周恩来目光一扫,天还很早、四周围人迹渺渺。他忽然发笑,朝庙里指指:“那你进去个签看看。”

 马列也笑了,只当是开玩笑,果真进了庙。工夫不大,拿着签符出来了,是半尺来长的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卦词,嘟哝着:“这写的什么东西啊?看不懂。”

 周恩来刚接过签符,就轻轻“哎呀”一声,说:“糟糕,是下下签。”

 马列皱着眉头抱怨:“老和尚刚睡醒,离迷糊,见我不烧香不拜佛,上去就摇卦签,他不高兴,准是咒我呢。”

 周思来一句句地解释那4句卦词:“这是说你办事不顺,万事难如意,还要倒个大霉。”接着摇摇头,笑道:“马列,你要遇上不吉祥的事呢。”

 大家哄笑一番,并没放在心上。

 结果,马列的大孩子如他所愿考上了重点中学北京8中。他高兴得很,那个卦签简直是胡扯淡。可是,没等他笑够,他的爱人林颖就被打成了右派,从行政12级降成14级,开除籍,调离纺织部,下放到保定化纤厂去工作。

 这种一连串的倒霉事叫贺老总一说就简单了。

 贺龙曾对廖汉生等将军说:“运气这个东西就是怪,你们说有没有?我看是有点。

 运气来了,牌坊也挡不住;运气要是走了,牛也拖不回来。”

 其实,贺龙所讲的“运气”是指一种客观规律,而规律这个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周思来听说林颖被打成右派,并没立即找马列谈话,也决没因此“株连”马列。只是后来聊天时,随便说几句:“都是工作上的事,不要背包袱。其实林颖同志就是娇骄二字,是个人,有啥说啥,心里不藏事。”

 周恩来这个评价与组织部对林颖的结论相距甚远,这是因为周思来讲的都是实话,而非政治上的风头话。

 林颖确实是冤枉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是错划了。她不过就是坦直率,敢讲真话而已。周恩来了解这种同志,是“人”不是面人。

 我个人常想,卦签的事周恩来也许是说签巧合,但也不排除他知人知形势的一种预感。

 当时中国共产内,要求反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许多中央的领导同志甚至讲,不研究反右的问题不参加会。在这种形势下,周思来料定反右运动势在必行,运动一旦起来,不可能四平八稳,历史的经验没有不误伤人的,特别是那些“人”容易受到伤害。

 周恩来的组织纪律观念在内可说是最强的。他不可能去手一级组织的工作为林颖解,但也绝不因此对马列有成见,在生活上,比过去更关心马列,常问候一下他爱人和家中的情况。这实际上就是在表明他的态度。

 讲这些小事上的预见预言,是为了引出我要讲的周恩来的第三个预见预言。这个预见预言已经完全被今天的事实所证明。

 那还是吃“精神食粮”的年代,社会风气好,群众热情高,但吃面要面票,吃票,吃蛋要蛋票,广大农村还为温问题发愁。

 不过,还有比我们更愁的。比如“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反对修正主义最烈,国家也最穷;过去依赖苏联吃饭,这时依赖中国吃饭。

 阿尔巴尼亚共产中央书记处书记科列加又来访问了,说白了就是要援助。当时要援助要得最厉害的就是越南和阿尔巴尼亚,而且给少了不行,动不动就闹“脾气”惯出毛病了。

 那几天周恩来心情很不好。老百姓只知道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知上面有争吵。双方谈得不好,阿尔巴尼亚不理解我们也很困难。后来,总理决定带科列加去大寨参观,意思是叫他们看看我们的农民是怎样一种精神,怎样一种奋斗。科列加去看了,说了许多赞誉的话,但东西一样不少要。

 送走科列加后,周恩来心情沉重。当时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和全国计划工作会议等场合,接连讲过几次:我们当前一切的考虑都围绕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发展生产力,二是如何坚持马列主义,顺利地过渡到共产主义。

 周恩来对此是赞同的。他在送走科列加后说:“搞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有两条路线的斗争,在经济上同样存在着两条路线。阿尔巴尼亚在经济上只会依赖我们,他这样的社会主义是搞不成的。迟早是要垮的。

 赫鲁晓夫下台后,周恩来曾寄希望于新领导班子。到莫斯科去了一趟,失望了。回国后,他作过一次形势报告,对阿尔巴尼亚、东欧乃至苏联今后的发展作了具体详细的预测预言。

 早在苏共22大召开时,泽东曾在一次小范围会议上讲:“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至此已经登峰造极,恶贯满盈,从此要往下走,走向他的反面。”这个预见被证实了,不到三年赫鲁晓夫下台。

 年10月19上午,周恩来在国务院礼堂作报告,讲赫鲁晓夫下台,不讲垮台。

 他说:“娃娃们议论纷纷,垮台跟下台有什么区别?”周恩来解释了区别。一个赫鲁晓夫下台了,但其思想、路线、政策并没变。最后变不变还要看。所以讲下台不讲垮台。

 去过莫斯科,证实赫鲁晓夫是下台,而非垮台。周恩来在分析赫鲁晓夫的假马克思主义时,有段话给我印象很深。许多人都作了笔记:“(他们)连资本主义也不如。阿朱别依(赫鲁晓夫女婿)去访问西德,据说他访美访法访西德,主席团不同意时,赫就让他当《消息报》主编,一步登天。赫鲁晓夫任人唯亲,搞封建家族主义,连蒋介石都不如。

 蒋介石培养蒋经国,花30年功夫,还要照顾部下,照顾影响,赫鲁晓夫什么也不顾。阿朱别依在美国替赫鲁晓夫开道,到法国道没开好,又到西德。甚至连乌布利希有癌症都说出来。西德来访华的人跟我们讲,阿朱别依在西德说:西德打中国,我们让道,让我们共同防止黄祸…”

 周恩来接下来进一步预言东欧各国及苏联。他的预言并非出于某种信念而预言一个结局,而是具体地预言出了他们的演变过程。当时国内外不少人预言“坚持社会主义的重担最终将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的肩上”“苏联帝国最终将瓦解”但没有谁像周恩来这样以其惊人的知识、阅历、对规律的深刻认识而作出如此具体、鲜明、准确的预见和预言。按一些老同志当时所作记录,话大致是这样讲的:

 赫鲁晓夫下台以后,我们曾寄希望于苏联的新领导,现在看来不行。他们仍然坚持赫鲁晓夫主义,政策没有变…仍然是“两霸合作”仍然是“美苏合作,主宰世界”

 但这只是苏联的一厢情愿,美国能同意存在两霸吗?…他们搞的和平过渡,不革命,本质是和平演变。莫斯科的美国生活比美国人的美国生活更加美国化。演原子战争的影片美国怕引起国内恐慌,不让在国内演;苏联不仅演自己的,还演美国的,瓦解自己。苏联是精神上先垮了,毫无中国人的敢于承担责任的这个英雄气概。麦克纳马拉都明白地讲:“炸了中国的原子基地,炸不了中国科学家的知识;炸了中国的物质,炸不了中国科学家的精神…”

 苏联讲和平竞赛,其实是使美国和平垄断。他们伸手向美国要贷款,美国想从中控制,就要看苏联投降不投降。美国人手里拿着钱讲条件,引你一步一步照他说的办,可是苏联还答复可以试一试…美国对东欧实行和平演变,苏联跟着要东欧资产阶级化。先骨地出卖西柏林,能出卖西柏林就可以出卖东德,进而出卖整个东欧,最终必然是出卖苏联的所有革命成果…一切谈判,无条件是鬼话,谈来谈去就是出卖,最多谈出个出卖条件…搞经济要争取外援,但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阿尔巴尼亚是依赖经济,我们总劝他自力更生,他总想靠在中国身上。在经济方面,也有两条路线的国家。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斗争决不仅是政治上的,更是经济上的。政治经济都有斗争。象阿尔巴尼亚这样,经济上不行,政治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苏联的经济很僵化,停滞不前,民族矛盾复杂…最终是要出大子。

 当然,总理在分析和作出预言时,讲的话不可能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色。

 但他抓住了经济和精神这两条;抓住了从柏林问题到东德到整个东欧这个过程;抓住了苏联存在的复杂的民族矛盾问题,所以基本与后来发生的变化相吻合。

 泽东和当时我们的中央也看到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弊病,想探索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把优先发展重工业改为农轻重的顺序;又树了两个榜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但最终没有解决问题。可以说是失败的。

 是邓小平解决了这个问题。从60年代初提出“我们当前一切的考虑都围绕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发展生产力,二是如何坚持马列主义,顺利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到改革开放,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使中国的经济终于开始腾飞。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下,在“6·4”事件前后,人民和历史能够再次选择中国共产和社会主义制度,首先要归功于邓小平。如果只是清谈马列主义教条,是无法避免发生苏联和阿尔巴尼亚那样的后果。

 邓小平是继泽东之后,又一个改变中国命运,改变中国历史的巨人。我相信,这是全民族的共识。
上章 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