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子夏易传 下章
巽下坎上
 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水人之資也,徳人之保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故從于水,而下入得水,上汲而施物,井之道也。好于徳而巽志修徳,充其徳而位于民,上咸賴其澤徳之施也。故井曰徳,巽志修徳,曰徳之地不可改而非其道也。酌之不竭,不資于外,无喪无得也。君子之徳,其虚中无改,施之不竭,于何而喪其厚徳也。必備莫究其極,又何能得井冽可食之。往來者,皆井,其井之用焉,則君子徳博而施,故往來者徳其徳焉。非剛中之徳不能至也,井可食矣。人近至之而未繘,无功不能汲。下君子雖至于徳,无其位不受其器,未伸其功也。羸其缾,凶繘之失道,用之非器,棄先之功而及其凶也。君子于器而立度,行權而合物,然后道可終也。夫道者,及物而成徳也。修其徳而不利濟,非其道也。有徳无其位,不建其功,其徳未行也。有其法當于權,然后能終之,故君子不可以不備徳,觀其井而古今之道可知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木上有水,上木而出,以潤于木,井徳之施也。勞也者,勉民之勞也。治之得冝,樂其勞而生財也。上讓下,敬父慈子,孝人之也。君子明之善,而勸也。非抑之制之,善為事者如之也。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无禽,時舎也。

 居于井下,井泥者也。舊井而无水者也,禽何食哉。窮下而質弱者矣,時何用哉,故舎也。

 九二,井谷鮒,甕敝漏。象曰:井谷鮒,无與也。

 井而與下谷之也。初微陰也,而注志焉。中之才无施,及以應不能上行,而集其下事也。有質而不得,務徳也。器自矣,誰不棄之。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象曰: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明受福也。

 剛治其位,修已而謀治也。在下之上,有徳者也。井以上為井也。未至上出不見食也。憂其行而心惻矣。上應也,可用汲矣。阻于王之疑也。若主明道通矣。得其賢人,王亦賴其治也。並受其福。

 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體上而下柔,以自處无外以他其徳,不弘學而已矣。修井之道,質弱止于无咎,不足以大濟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井之治者,寒泉也。冽其寒又甚焉。居于中正,為井之主,保井之徳,養而不窮者也。道之上行,人受其施,皆得食其井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井至上,收井之功也。應于下,引于五,博濟而不施,无幕覆之。為衆之信,大成而元吉。
上章 子夏易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