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帝内经 下章
经别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

 歧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

 足少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之正,绕髀入际,合于厥,别者入季胁之间,循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颌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于外眦也。

 足厥之正,别跗上,上至际,合于少,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牌,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颅,还系目系,合于明也。足太之正,上至髀,合于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足太之正,上至髀,合于明,与别俱行,上结于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手少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手少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中也。

 手心主之正,别入渊腋三寸,入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明之正,从手循膺,别于肩□,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明也。

 手太之正,别入渊腋少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明,此六合也。

译文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人身都与自然界的现象相适应,内有属的五脏分别相应着五音、五、五时、五味、五方;外有属的六腑以应六律。六律有以应诸经,合于时令的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辰、十二经脉。这就是五脏六腑和自然界现象相适应的情况。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人体的生存、疾病的发生,以及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痊愈,都与经脉的作用有关。初学医者必须学习这些经脉理论,即使是高明的医生也要留心经脉。庸医认为经脉易学,而高明的医生却认为难以学。请问经脉在人体内离合出入的道路是怎样的?

 岐伯稽首再拜回答说:问得很高明。这些经脉离合出入道理是一般庸医往往忽略过去的,只有高明的医生才留心研究它。我详细地说一下吧!

 足太阳膀胱经的正经,别行入于膝腘窝中,其中有一道至尻下五寸处,别行上入门,内行腹中,属于膀胱本腑,再散行至肾脏,沿脊内上行,当心脏的部位入内而散;其直行的,从脊上出于项部,再入属于足太阳本经经脉。这就是足太阳本经之外别行的一经。足少肾经的正经,行到膝腘窝中,别行与足太阳经相会合,上行至肾脏,当十四椎处,外出属于带脉;其直行的经脉,系于舌,又出于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这是足太阳与足少表里相配的第一合。但这一合并不是经脉的旁通会,而是正经自相出入离合,成为相成的循环道路。

 足少胆经的正经,上行绕大腿入于中,与足厥肝经相合。其别行的一脉,入于季肋之间,沿着里,入属于胆本腑,散行上至肝脏,通过心部,上行挟咽喉的两旁,出于腮部与下巴的中间,散布于面部,系于目系,与足少本经会合于眼外角处。足厥肝经的正经,自足背上别行,上至中,与足少胆经相合,与胆经的正经偕行。这就是足少与足厥表里相配的第二合。

 足明胃经的正经,上行至髀部,进入腹里,属于胃本腑。散行至脾脏,上通于心,沿咽部出于口,上行鼻头鼻梁,还绕目系,合于足明胃经脉。足太经的正经,上行至髀部,合于足明胃经,与足明别行的正经向上偕行,上络于咽部,贯串于舌。这就是足明和足太表里配合的第三合。

 手太阳小肠经的正经,是自上而下的,从肩胛关节处别行入于腋下,走入心脏,系于小肠本腑。手少心经的正经,别行入于腋下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主,上走喉咙,出于面部,与手太阳经的支脉会合于内眼角。这是手太阳和手少表里相配的第四合。

 手少三焦经的正经,是自上而下的,从头顶而下,入于缺盆,下走三焦本腑,散行于中。手厥心包络经的正经,别行于渊腋下三寸处,入于中,别走属于三焦,上沿喉咙,出于耳后,与手少三焦会合于完骨之下。这是手少和手厥表里相配的第五合。

 手明大肠经的正经,从手上行沿侧部之间,别行出于肩髃处,入于柱骨,下走至大肠本腑,上属于肺脏,再向上沿喉咙,入于缺盆,与手明经相合。手太肺经的正经,别行入于渊腋手少经的前方,入走肺脏,散行至于大肠,上出于缺盆,沿喉咙,再与手明大肠经相合。这是手明与手太表里相配的第六合。
上章 黄帝内经 下章